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李庭辉 《新金融》2010,(1):45-49
积极审慎推进混业经营,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需要。浦东稚行金融混业经营,从国家的政策、法律到现有的金融体制、规模、资源、手段、环境都具备了可能性和现实性。浦东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可借鉴美国经验,从金融控股集团开始,通过政府推动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实行纯粹性控股集团的模式。可供选择的方案:一、从银行控股过渡到金融控股;二、以银行为平台,引进战略投资者;三、新设金融控股公司。混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道德风险、利益冲突风险、资本重复计算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垄断风险以及风险传染等问题。防范风险首先要完善金融控股公司治理结构;其次要加强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再次要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加强金融控股公司外部监管,监管重点是市场准八、资本充足率、内那关联交易及风险集中监管。  相似文献   

2.
近期,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向银行放开券商牌照的消息让金融混业经营的话题再次变得热闹非凡。毫无疑问,金融机构的经营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从金融分业到金融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可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混业经营也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金融混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自身  相似文献   

3.
声音     
金融混业经营应积极慎重地推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表示,金融混业经营是我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但目前还不完全具备实现混业经营的条件,金融混业应积极、慎重地推进。成思危说,当前业界对混业经营的主要顾虑,一是从风险监管能力上看,分业监管可能比较容易管住风险;二是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分业监管制度的针对性可能更  相似文献   

4.
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庆康  陈华龙 《新金融》2004,(11):18-20
短期内中国仍坚持分业经营,但长期内无法避免混业经营的趋势。在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带来规模经济、分散风险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同时,也伴生着由于金融内部交易而产生的经营不确定性、风险传递、虚假信息披露和违规经营等问题。从金融监管的角度讲、有可能面临监管重复、监管不到位、各监管机构和部门协调不当、监管组织体系设计陈旧等新的挑战,必须未雨绸缪,做好监管方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协同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风险和监管模式进行了重新审视,认为当前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面临系统外风险、内部子系统之间的风险和系统内风险,风险发生的机理关键是看金融系统与实体经济、监管与混业经营以及金融创新与监管之间能否做到有效的协同。在综合审视这些风险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强调监管协同机制的一套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6.
混业经营冲动下的中国保险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保险业从目前的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大势所趋,然而受我国经济金融大环境的制约,实现混业经营需要在法律政策、监管、安全及风险等问题上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7.
金融混业经营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从分业到混业的转变会带来金融创新、规模经济、分散风险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由于金融内部交易而产生的信息不透明从而加大监管难度的问题。而现今的金融监管是难以适应这种金融混业经营的,所以监管当局应未雨绸缪,做好准备以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8.
近期,证监会表示正在研究向银行放开券商牌照的消息让金融混业经营的话题再次变得热闹非凡.毫无疑问,金融机构的经营边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从金融分业到金融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发展的趋势.可作为一把“双刃剑”,金融混业经营也对金融机构的内控和风险管理、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以及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在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冲击下,金融业传统经营模式被打破混业经营成为各国的共同认识,金融控股公司(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以其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并有利于竞争能力的增强,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但也出现了许多跨行业经营的机会和"变相"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基于对美英德等国金融混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和我国金融混业的现状,提出金融控股公司是适合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从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金融监管、风险传导等多视角进行考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今国际金融行业的主流是混业经营,而国内依然实行分业经营。面对国际化金融的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创新的要求,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国内金融行业也部分地进行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金融经营模式的变迁历程、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及混业经营的模式等进行了分析,认为混业经营在具有天然优势的同时,其风险更趋复杂,风险易于传递和扩散,风险叠加与累积等因素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性,并对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提出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我国目前若仍坚持分业经营原则,势必难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混业经营下的银行展开竞争。本文通过分析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从中找出其发展的合理性,并从我国商业银行提高市场效率和强化风险控制以提高国际竞争力角度,阐述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必然性。同时,阐述了我国商业银行选择在分业监管下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原因,并就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93年以前,中国的金融体制是混业经营,但由于监管无法跟上混业经营的实际要求,导致当时乱拆借、乱集资和乱放款的“三乱”问题十分严重,最终不得不从混业经营改为分业经营。现在,要求实行混业经营的呼声日益强大,面对风险,中国准备好了吗?且看平安如何试水中国金融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3.
混业经营是各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一大趋势,而我国的金融经营体制则是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分业经营。从各国金融经营体制发展的经验来看,是否选择混业经营体制,关键是看该国是否具备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如金融市场化程度、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与风险管理水平、证券市场监管能力以及法治环境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金融》2014,(12):32-34
西方金融体系经历了从混业到分业又到混业的金融模式,我国混业金融发展趋势也逐渐形成,但由于法律、监管制度以及网络技术安全水平等问题,我国混业金融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分析互联网金融和混业金融的的特点,讨论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混业发展模式和风险。  相似文献   

15.
在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如何创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的制度安排,以便加强对企业年金委托—代理链条上的风险点的监管,克服市场失灵,防止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降低国家社会保障的系统风险?笔者利用制度经济学等理论分析了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在反思美国金融混业背景下的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的基础上,从制度框架和监管机制两个方面提出创新中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安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历史、指出选择实行混业经营必然性的同时,对次贷危机影响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审慎推进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模式建设、完善金融混业经营及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继续推进金融机构公司化改革、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即时风险控制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博览》2015,(4):8
金融混业经营近来又是市场一大热点话题,这个话题,曾在1999年,因标志美国混业经营开始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出台而在国内外理论界热闹一时,但那时国内市场上真正有动力做混业的金融机构并不多。今时已不同往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化,金融机构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叠业务,分业监管带来的套利机会以及跨界经营伴随的更高收益,都使当今市场从内里燃起了对混业经营的真正渴望。市场在追求效率与收益、监管在探索风险与安全,混业风潮新起之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为保障金融业稳健经营 ,依据金融法规 ,采取合规监管、风险监管等方式 ,加强金融监管与服务 ,提高金融机构抗风险的能力。经济全球化和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趋势 ,促使各国改革监管体制和方式 ,以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对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思考,在金融业趋向混业经营的背景下,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分立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和不断发展的金融体系。为及时有效地控制和疏导混业经营过程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对旧有分业监管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拟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现状出发,通过  相似文献   

20.
当今国际金融行业的主流是混业经营,而国内依然实行分业经营。面对国际化金融的竞争压力以及金融创新的要求,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将是大势所趋,国内金融行业也部分地进行了实质上的混业经营。混业经营具有天然的优势,其风险更趋复杂,风险易于传递和扩散,容易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性。本文对国内外金融经营模式的变迁历程、金融混业经营的优势及混业经营的模式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风险控制与防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