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审计界一直在关注审计风险问题,但关注较多的是社会审计风险,对政府审计风险,讨论得不多。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府审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被审计单位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政府审计的目标从查处问题到对被审计单位整体财务状况的真实性进行评价,以及被审计单位的舞弊问题.政府审计的审计风险将不容忽视,而且无法回避。[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建设银行内部审计准则第9号:追踪审计》第9条规定:审计人员应当评估审计项目或审计事项的剩余风险、以确定对被审计单位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的接受程度。并进一步解释说,剩余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采取纠正措施后,审计机构或审计组对特定审计项目或审计事项评估的风险。评估剩条风险是实施追踪审计的一个重要步骤,是审计细对被审计单位所采取纠正措施及其效果的接受程度的评价基础和依据。随着建设银行内部审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开展迫踪审计已成为现场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起相对量化、操作性强的剩余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是内部审计从业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确立审计权威性、发挥内部审计建设职能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3.
审计经过了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发展成为现代的风险导向审计。所谓风险导向审计,是指以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为基础,综合分析和评审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因素,并根据量化的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重点,进而进行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首先确定一个预期风险水平值,然后通过对固有风险(碾)和控制风险(CR)的确认和评估,据以确定检查风险(DR),并根据检查风险确定实质陛审查的范围和重点。  相似文献   

4.
一、风险导向审计及兴起的原因。(一)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风险导向审计是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量化风险水平,据此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控制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国际大会计师事务所面临大量的诉讼的威胁下开发的,以审计风险的评价为中心的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内部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6.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内控导向审计等传统审计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全面风险评估,量化风险,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领域,使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法。本文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就在农业银行高管人员责任审计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的迫切性展开分析,着重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高管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了为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创造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审计风险由三部分组成,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是被审计单位自身会计、统计和业务核算中存在错弊的可能性。可见,固有风险的产生取决于被审计单位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业务性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品德等,固有风险与审计人员的工作无关。审计人员无法通过自己的工作来降低固有风险,审计人员只能通过必要的审计程序来分析和判断固有风险水平;控制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对其存在的固有风险不能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加以防范、发现和纠正的可能性。控制风险与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水平有关。被审计单位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主要是防止差错和舞弊。结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要的缺陷或不能有效地工作,那么差错和舞弊就会进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系统,由此产生了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   

8.
葛文平 《金融纵横》2007,(11):61-61
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  相似文献   

9.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优点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海燕 《金融会计》2006,(11):35-38
一、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原理及优点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  相似文献   

10.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内控导向审计等传统审计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全面风险评估,量化风险,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领域,使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一种审计方法。本文介绍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征,就农业银行高管人员责任审计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技术的迫切性展开分析,着重探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高管责任审计中的应用方法,并提出了为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创造条件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方敏 《会计师》2014,(15):44-45
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立足于整体的系统观念和战略观念,及时地评估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因为难以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而产生审计风险的弊端,它不仅是对审计理念的变革和发展,也是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技术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2.
方敏 《会计师》2014,(8):44-45
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立足于整体的系统观念和战略观念,及时地评估分析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型审计能够有效克服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因为难以进行全面整体的分析而产生审计风险的弊端,它不仅是对审计理念的变革和发展,也是审计程序以及审计技术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在综合分析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各种因素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估的量化风险水平,确定实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进而开展实质性审查的一种审计方法。本文对风险导向审计在人民银行内部审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内部审计风险,是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审计后发表的不恰当的审计结论,由此造成被审计单位和与之相关方面遭受损失或损害,并由此引起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对此承担责任的风险。内部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并普遍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审计人员的任何一点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或增加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一、风险导向审计的含义风险导向审计,是在账项导向审计和制度导向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审计模式,是指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开展的所有经济活动和内控机制建设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16.
陈伟 《金融纵横》2001,(9):39-40
风险基础审计是以风险评估为基础,依据量化的风险水平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的一种审计模式。风险基础审计不仅要评估内控制度,还要评估控制环境和经营管理风险,以此来选择审计项目,确定审计重点。并直接对被审计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提出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17.
防范审计风险是一种以风险评价为中心的审计模式,审计风险问题成为审计关注的焦点。评价防范审计风险的过程是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使审计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过程。审计风险意识的应用,要求将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看作是减少审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评价审计风险作为一种审计基本方法,已经在理论与实务中表现了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采用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新准则下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评价重大错报风险.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涉及被审计单位宏观、微观等各方面的因素,对后续审计程序有很大的影响,这向注册会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陈阳  刘志耕 《财会学习》2009,(12):47-49
由于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体系庞大、内涵精深、实施复杂,常规年报审计项目要完整和规范的执行好新准则,不仅是高难度、高要求、高成本,而且还可能因受到客观条件的约束而影响实施效果。所以,许多CPA就想方设法简化对新准则的执行,特别在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中。笔者为此从三个方面对小型被审计单位审计的简化问题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李思远 《金卡工程》2009,13(6):185-186
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新审计准则体系全面贯彻了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这一全新的审计模式之下,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到目前为止,对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研究我国尚处于一个初步的阶段,仍然没有一套严密的关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风险评估体系.而且,在审计实务中,对于注册会计师应采用何种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评估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本文在分析影响企业战略经营风险的内外部因素基础之上,提出了从被审计单位的外部环境、性质、会计政策、目标和战略、财务业绩以及内部控制六个方面入手,构建评价企业战略经营风险的指标体系;然后,将模糊数学理论与综合评判方法相结合,建立模型对企业战略经营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