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指出要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近年来,基尼系数超过警戒线,收入行业之间不合理,已经成为中国近年来经  相似文献   

2.
合理的收八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_因此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蚤糕”做大,而且还要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把这个“蛋糕”分好。现实中,中国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红线,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有所加九分配格局失衡导致部分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收入差距已经超过基尼系数标志的警戒“红线”,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严峻问题。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国际金融论坛(IFF)2012全球年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就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及其改革的相关问题,如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趋势、影响收入分配公平性的因素、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收入差距主要包含城乡收入差距、行业间收入差距、所有制下收入差距和地区间收入差距,本文将从上述四个维度度对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联度进行计算、分析。从我国整体收入差距来看,2010年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达到了0.438。从城乡收入差距来看,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达到了2.73:1,而国际上的最高标准为2。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将作用于收入分配制度同时也受到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增大,抑制总消费,导致内需严重不足。我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分别是消费需求、投资、出口,而消费需求占据主导位置,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本文将从城乡收入差距、地区收入差距、所有制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等角度分析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如何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并解释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收入差距并存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采用《中国城市(镇)生活与价格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来测算分析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的不平等性。测算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中财产性收入的基尼系数最高,经营性净收入的基尼系数增长幅度最大。为了在"十二五"期间有效地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应在优化现有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基础上,配套其他制度设计协同推进。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收入分配失衡已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是: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突破体制性障碍;加快城乡统筹;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逐步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障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7.
许煦 《财政监督》2006,(4):69-71
一、我国各项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Gini Index)是反映出一国国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大小的指数。  相似文献   

8.
“基尼系数”质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什么是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的计算公式、方法与种类及其包括的内容。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当前基尼系数的质疑。区分正常、合理、合法收入与非正常、不合理、违法收入是计算基尼系数的关键。正常、合理、合法收入所造成的收入差距 ,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竞争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李戌华 《吉林财税》2003,(12):21-21
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经过2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已经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也出现了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一些人感到困惑,甚至心理不平衡。那么应如何正确看待当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差距呢?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各项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Gini Index)是反映出一国国民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大小的指数。基尼系数可在0和1之间取任何值。如果基尼系数为0,表示一国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基尼系数为1,表示一国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由于基尼系数给出了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是衡量贫富差距的较为可行的方法,所以,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和普遍采用。目前国际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营造和谐金融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来自国内外一些报告和媒体的报道中时常出现“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迈入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行列”、“贫富差距的加速扩大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亟待破解的难题”等声音,来自各界要求改革收入分配制度的呼声也不绝于耳。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座谈会,听取关于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的意见,国家发改委也拟启动新一轮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将于年底正式出台。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调整取得积极成效,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然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经济发展、引发社会矛盾的重点问题。为此,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问题必须着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具有重要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在很多国家社会保障都是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最重要的手段。本文对陕西省宝鸡市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缩小了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使城乡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下降了4.5%,其中城镇居民基尼系数下降22.8%,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下降1.82%。但由于农村居民获得的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远远低于城镇居民,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上升23.17%。为抑制收入分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应重视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尤其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尽快扭转社会保障对城乡收入差距的逆向调节。  相似文献   

14.
笔者首先估算了云南省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得出结论: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最近十年.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检验了收入分配差距和低、中、高三个阶层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得出结论:收入分配差距主要由低和高两个收入阶层决定,增加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遏制高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可以减小基尼系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使用1989-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分析全国社会保险水平与行业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行业收入差距关于社会保险水平的短期弹性并不显著,ECM对行业收入差距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处于中等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是,社会保险制度没有行业收入再分配的作用,这与社会保险制度的设计有关,调节行业收入差距需要从分配制度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16.
现今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收入差距过大。限制了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活力与动力。因此,启动并推进收入分配制改革,对刺激消费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度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85-2007年各行业人员平均收入和各年人均GDP数据,根据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计算并度量了行业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并由计算的基尼系数和我国实际人均GDP的变动特征建立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且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取决于行业收入差距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行业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阻滞作用。研究进一步估计和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表明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对短期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并提出缩小行业收入差距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英 《时代金融》2013,(11):58-59
收入分配问题在中国经济改革过程中始终是被关注的重点,其中的不平等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且基尼系数的高与低几乎成了衡量收入分配差距大与小的通用标准。但本文将从代际收入流动这个角度来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进而揭示由机会不平等所造成的子女收入差距过大现象,由此剖析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差存在的原因,并相应给予政策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沈玉瑞 《云南金融》2011,(9X):151-151
工资收入的分配制度历来是国民收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分配制度是职工生活的保障,更为企业良好的发展扫除障碍。目前,我国经济类型包括公有制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民营和私营企业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20.
工资收入的分配制度历来是国民收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分配制度是职工生活的保障,更为企业良好的发展扫除障碍。目前,我国经济类型包括公有制经济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等,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经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虽然在收入分配制度上的改革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但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些民营和私营企业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