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刚 《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14-16
自从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CPI一直以较高百分比增长,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文章从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的两个因素即外汇占款和倒逼机制进行分析说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形成的过程,进而提出释放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
超额货币、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基于1979~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健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25(2)
在考虑制度变量的滞后性前提下,运用货币滞存法对中国1979~2007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量,随后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得出了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超额货币冲击的响应是正向的,长期而言是负向响应并趋于稳定;通货膨胀率对超额货币程度随机误差项冲击的响应短期达到正向响应的峰值,其后逐步衰减。 相似文献
3.
货币超发是中国通货膨胀的根源吗?——基于DSGE模型不确定均衡解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构建了一个充分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结构和体制特征的DSGE模型,并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我们发现,中国宏观经济存在非确定均衡解,自我实现的通胀预期对中国通货膨胀和产出波动有显著的影响,逆向供给冲击是近年来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通过反事实模拟方法,我们发现近年来我国央行实施的实际货币政策基本符合最优货币政策,我们还估算中国货币增长长期目标的适度水平为18%左右,过高或过低的货币增长率都会加大消费和通货膨胀的波动,并降低社会的长期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对货币需求与通货膨胀福利成本影响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并以此在考虑新的交易技术的情况下来模拟货币需求,同时探讨了此条件下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的计算。结论是,如果储蓄是有息的,则通货膨胀的福利成本将独立于储蓄需求。 相似文献
5.
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为标志 ,有效需求不足成为了世界性经济问题 ,是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我国目前也面临这个问题 ,有必要深入研究 ,并寻求解决之道。作者指出凯恩斯找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病症———有效需求不足 ,但是未能准确找出病源 ,开出的药方只能治表或者说短期有效 ,不能治本 ,长期无效 ,甚至带来负作用。凯恩斯提出的三大心理规律并不是引发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 ,只是有效需求不足的表现或结果。文章分析了对有效需求不足定义、成因及对策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7.
8.
我国在2009年底推出的经济政策导致房价和物价不断攀升,央行虽然采取紧缩措施进行应对,但物价和房价仍处高位。对我国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及房地产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给增加能引起物价和房价上涨;房价上涨能引起物价上涨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物价波动,货币政策需关注资产价格,同时应谨慎使用货币政策应对资产泡沫,并密切注意货币流动结构,维持货币供给流向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10.
货币增长是否导致了通货膨胀?——基于因果关系的动态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构造GF统计量检验了我国2001年以来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动态因果关系,并通过设计"格兰杰-F"检验和"格兰杰-F"统计量考察了经济增长在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传导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货币增长并非总是通货膨胀的格兰杰原因;2008年以后,货币增长逐渐成为影响物价水平的主因,但经济增长是实现这一因果关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由于货币因素所导致的物价水平上涨能够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12.
电子货币的快速发展已经给传统金融理论带来了挑战,特别是对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产生了明显的冲击。文章以电子货币发展为视角,尝试性地引入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分析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旨在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巨额外汇储备使得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结合2006年至2013年季度数据,基于VAR模型运用协整方法探讨我国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及银行信贷规模的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予以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三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外汇储备的增长促进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又进一步推动了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跨境电子收付报告能够为货币跨境流动的反洗钱监管提供理想的解决方案。跨境电子收付报告的类型化分析和差异性分析,能够满足金融监管部门对货币跨境流动的反洗钱监管需求,也可以为司法部门打击跨境经济犯罪提供高效的侦查、取证方式。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构建跨境电子收付报告制度的最大阻力来自于成本因素,但是可以通过实行批量文件处理、坚持最小信息量原则以及设立触发机制来解决,从而有效提高我国货币跨境流动的反洗钱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John R. M. Hand 《European Finance Review》2001,5(3):295-314
In this paper I assess the degree of similarity in the cross-sectionalpricing of Internet and non-Internet stocks during the tumultuousyear of 2000. Despite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ir economic fundamentals, I find that the equity market values of Internetfirms with immaterial web traffic, firms that a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firms that went public atthe same time as Internet firms are similarly related to analysts' forecasts of earnings in 2001 andthe long-term rate of growth in earnings. This is not the case for firms with intensive web traffic.I also find that at the peak of Internet prices in March 2000 the market rewarded losses ofweb-traffic-intensive firms but did not reward profits, while after the peak the market reversed itsview, rewarding profits but not losses. Beyond earnings, web traffic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priced both at and after the Internet peak. However, I find no evidence that two proxies forsupply and demand forces – the degree of public float and short interest – are value-relevantfor Internet firms. Overall, I argue that there are enough similarities in the cross-sectional pricingof Internet and non-Internet firms to make it unlikely that the pricing of Internet stocks during2000 was entirely irrational. Moreover, any irrationality in the prices of Internet stockscannot be linked to public float and short interest.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预测理论,结合我国历年能源消费的相关数据,分别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灰色预测、指数模型方法建立我国能源需求的单项预测模型,并对各单项模型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和检验,然后采用误差平方和最小法进行权重分配,建立了我国未来能源需求量的组合预测模型,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我国未来10年的能源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组合预测的精度要远远优于单项预测;我国未来10年的能源需求仍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蒙代尔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后,就引起了学术界广泛关注。他指出,最优货币区的经济单位是区域,而不是主权。最优货币区可以跨国界,也可以在一国以内。本文创新地把聚类分析方法用于对中国最优货币区的分类问题,说明在中国内部确实存在几个最优货币区,且指出每个区域的地区构成。最后,提出由于中国内部存在多个货币区域,统一的货币政策必然带来区域效应,中国必须加快最优货币区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最优货币区视角下的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浩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9,24(1):27-34,127
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中国还不是最优货币区.按照外贸依存度和人均CDP把中国经济区域分为A、B、C三个区域,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定量检验得出,中国确实存在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角度来看,汇率渠道是产生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主要原因,利率渠道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解释力不强.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在全球经济失衡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失衡状况越加显著。理论分析扣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我国金融结构失衡对国际收支失衡有着深刻影响。因此,通过优化金融结构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是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