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修订案)(以下简称新《保险法》)。为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就人民法院适用新《保险法》的有关问题,于2009年9月21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一)。  相似文献   

2.
保险合同复效制度是民事合同的一项特殊规定,我国《保险法》第三十七条对于保险合同复效要件采取同意主义的立法模式,但是此种立法模式并不利于保护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以下简称《司法解释三》)第八条对《保险法》第三十七条进行了修正,使用了有条件的可保主义,但是司法解释的修正并不彻底,  相似文献   

3.
新《保险法》施行后,面临对其实施前成立的保险合同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尽管最高法院及时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但仍不能圆满解决溯及力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新《保险法》修订条款的溯及力,并参照国内外立法例,提出解决溯及力问题的两种思路。  相似文献   

4.
新保险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保险法修订较为全面、系统,更加注重对广大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利益的保护,有利于避免或者减少可能出现的矛盾或纠纷。同时,还具有前瞻性,有利于保险业的改革与创新。本文试就新保险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保险公司应对之策提出四点建议,以期对保险公司正确适用新保险法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新《保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施行。此次《保险法》修订较为全面、系统,有许多条款对商业银行有直接或间接影响。本文试就新《保险法》中与商业银行有关的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新保险法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蔡奕 《深交所》2009,(7):18-22
在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颁布实施十年之后,经过多方调查、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最高院于2009年4月24日颁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司法解释)。  相似文献   

7.
对保险条款的解释歧义是发生保险合同纠纷的常见原因。新《保险法》第30条对适用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解释的条件和范围作了限制性规定。司法实践中,裁判机关对保险条款的解释应当坚持以通常解释为前提、意思解释与表意解释兼顾、附加非格式条款优先、有利保险相对人解释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王正峰 《上海保险》2010,(11):24-25
对健康保险中被保险人发生的医疗费用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是业界、学界及司法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最近,笔者阅由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出版的《新保险法经典、疑难案例判解》(刘建勋著)一书,其280页载《医疗费用保险的理赔是否适用损失补偿原则》一文(以下简称“刘文”)也对此作出了评判。  相似文献   

9.
追求意思自治与保障给付均衡是合同规制两大原理,两者具有动态互补关系。针对格式合同场合,发展出缔约信息义务与内容控制规则。司法解释(二)对《保险法》第17条的解释呈现出形式化倾向,致使保险消费者缔约信息保护功能被弱化。因此,须强化对保险格式条款之内容控制,注意发挥《保险法》第19条及相关条文的规范功能。因保险法的内容控制规则较为粗糙,应细化不当条款类型,积极谨慎进行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10.
人身保险合同受益权问题是人身保险合同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涉及一个国家保险法立法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框架。我国《保险法》涉及受益权的条文比较多,但仍存在很多有争议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9月21日通过并于12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保险法司法解释三》”)对受益权问题也用不少的条文进行了解释,但笔者认为仍有不少问题未彻底解决甚至引发更多争议。究其原因,在于对受益权基础理论研究的薄弱。本文在合理界定受益权的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受益人和受益权制度的适用范围和理论基础,并结合各个国家保险法立法体系的差异和学者不同的学术主张,对受益权的性质、受益权的产生、变动和行使等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其他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提出在我国如何对受益权进行优先保护与限制等,以期完善我国《保险法》对制定受益权的司法解释提供理论支持,并对与受益权有关的保险合同纠纷的解决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一、《保险法》与《保险营销员管理办法》中关于寿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的缺陷 (一)《保险法》关于寿险营销员管理体制规定的缺陷。在个人代理制下,寿险营销员就是保险个人代理人的一种,所以《保险法》关于保险个人代理人的规定就同时对作为个人代理人的寿险营销员适用。  相似文献   

12.
祁群 《上海保险》2021,(3):54-57
《民法典》和相应的司法解释颁布实施后,对我国《保险法》和保险合同实务肯定有影响,但能否直接将《民法典》及其司法解释适用保险合同的纠纷处置,各方观点多有不同,有的说《民法典》是法的典籍,比普通的法律高一级,因此保险合同纠纷首先应当适用《民法典》;有的则认为我国的《民法典》不过是法律的修订汇编成册,废除了一些原民事法律,但没有废除《保险法》和其他商事法律,且与《民法典》同时实施的众多最高法院司法解释,不是对《保险法》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中国保险》2010,(8):7-7
近期,根据《保险法》第106条的规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发布主席令,正式颁布《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14.
《保险研究》2011,(7):J0029-J0031
新《保险法》施行后,许多在新《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面临新旧法适用的问题,即新《保险法》的溯及问题,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的团体人身险合同纠纷就是其一。下面笔者结合新《保险法》及其司法解释(一)的有关规定和新《保险法》的立法精神,谈一下新《保险法》对施行前成立的团体人身保险合同效力、团体人身保险关于受...  相似文献   

15.
<正>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以下简称《解释第16号》)规定,自2023年1月1日开始,对于单项交易产生的资产和负债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这里所指的单项交易包括承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初始确认租赁负债并计入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交易。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租赁准则》)的修订,以及对租赁交易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不适用初始确认豁免的会计处理规定,  相似文献   

16.
赵雪婕 《上海保险》2023,(10):61-64
一、问题的提出2018年9月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四)》(以下简称《保险法司法解释(四)》)第八条规定,保险人可以向投保人行使代位求偿权,从此保险人的代位求偿权得到了基本的保障,但是实践中相关纠纷问题仍不能得到充分的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保障当事人申请再审权利.解决“申请再审难”问题,规范审判监督程序,最高人民法院于2008年11月25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8]14号)。  相似文献   

18.
为正确审理物权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于2016年2月22日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自2016年3月1日施行。《新司法解释》将对商业银行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试对《新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进行诠释,并就商业银行应对之策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正确适用《新司法解释》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1、2009年4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法释[2009]5号),该解释共30条,内容包括了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和附则六大部分,对人民法院审理合同纠纷案件适用合同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司法解释自2009年5月13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0.
《保险法司法解释(三)》第9条第2款对受益人指定不明的三种情形作出了相应解释,然其解释是否妥适则须进一步斟酌。在我国保险金遗产化的立法背景下,将“法定”的情形解释为“以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实易造成法律逻辑上的混乱,故倘若释清保险金遗产化的疑义,宜解释为未指定受益人或指定受益人不明;对受益人仅指定身份关系的,以投保人与被保险人是否同一主体为标准而区分处理即非妥当,宜解释为据保险事故发生时与被保险人的身份关系确定受益人,而无庸区分处理;而对受益人的指定包括姓名与身份关系的,认为未指定受益人亦非恰当,宜解释为以指定的姓名确定受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