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出发,通过建立城镇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经济模型,以牡丹江市1988年至2008年数据资料为例,对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近20年非平衡数据,运用群组协整检验的方法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个人所得税效应进行了分析。发现,从长期来看个人所得税并没有体现出与城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呈现出不显著且微弱的负相关关系;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运用Eviews 6.0软件,对河南省2000~2011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元线性回归关系,即河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稳定和提高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健康增长,研究居民的消费需求,特别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关因素,对扩大内需和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我国内需不足以及近年来城镇消费倾向不高的状况,指出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过去30年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变动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探讨其作用机制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旅游业也迅猛发展。本文对影响北京市旅游业收入的7个经济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得出了两个主成分,利用这两个主成分对北京市旅游业的收入进行回归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模型结果显示对旅游业收入影响较大的是地区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储蓄额和城市人口数。对此,为发展北京市旅游业政府应当努力提高居民人均收入,增加消费信心及拓展旅游市场,制定旅游计划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长三角城镇居民不同收入来源和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分两个时间段1990-2001年间和2002-2009年间计算分析了各收入对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贡献.结果表明:大长三角城镇居民自发性消费水平存在差异,上海市最高,江苏省最低.工资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水平的贡献最大但呈下降趋势,家庭经营收入、转移性收入对提高大长三角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显著提高且潜力很大.最后给出了提高大长三角城镇居民消费支出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广和发展消费信贷可以释放居民消费能力和优化消费结构,成为当前我国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程度较低,尤其县域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本文对延吉市近15年消费信贷余额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影响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可知消费信贷余额可以正向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但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优化县域消费信贷发展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把欧拉方程式和有效消费理论结合起来,利用中国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分析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需考虑城乡二元结构因素.从长期来看,政府支出对全国居民消费有微弱的促进作用;从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来看,政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而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为了改善二元经济结构,政府应加大对农村的支出,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险是降低居民未来不确定预期,扩大消费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发挥扩大内需政策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我国社会保险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有助于认识社会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特点,对于如何通过社会保险体系的完善促进城镇居民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社会保险支出对消费增长长期看有正向促进作用,但短期内有抑制作用,且社会保险支出影响消费有时滞。  相似文献   

10.
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本文对2005-2009年山西省农村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进行实证研究,并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及价格弹性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广东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一)全省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支出持续增长 调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27.65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7.3%.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4.79元,增长11.0%,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2%(Ⅱ),消费金额首次突破万元大关,消费需求趋旺.  相似文献   

12.
消费结构是消费者行为理论的重要内容:消费结构数量研究主要方法之一是建立消费结构的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本文通过对2012年深圳市盐田区城镇居民家庭每户各月的可支配收入及八大类消费支出的分户抽样数据,建立ELES模型,对深圳市盐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消费结构方面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支出为消费和储蓄两大类,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效用,因此,支出结构之间的权衡会影响农村居民获得效用的大小.本文在收入与消费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原理对农村居民的支出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支出结构的因素,并就扩大消费、促进内需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个人所得税、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动态计量方法对个人所得税和城镇居民收入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长期来看收入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但由于平滑消费倾向、收支预期的不确定性,在短期城镇居民收入增加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较小;在现阶段,由于个税相对规模、征收范围、征收率、纳税方式的制约,个人所得税并未真正成为制约城镇居民消费的因素;在长期城镇居民消费表现出棘轮效应。  相似文献   

15.
韩城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化与支出预期特征是,消费倾向稳中趋降,储蓄意愿稳中有升;居民消费心态稳定;即期消费档次不断提高;未来支出预期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消费意向不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仍显偏低;收入差距较大;未来消费预期不确定,居民即期消费能力削弱。增加居民收入,刺激消费需求增长;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镇居民小额保险制度;鼓励和推行新的消费方式,提升居民消费品位;拓展消费信贷,促使消费增长应成为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6.
基于扩展线性消费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进行的定量分析发现:休闲已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居民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但从边际休闲消费倾向来看,我国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更多地是作为一种补充性消费支出而存在;就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的差异性而言,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及边际消费倾向均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且我国省际城镇居民休闲消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随之大踏步向前。本文以云南省城镇居民2003-2013年的消费支出数据为例,先从各类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恩格尔系数两方面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利用SPSS统计软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做了全面深入的解剖,建立了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并针对因子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优化云南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显著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质量不断改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云南省的经济发展也随之大踏步向前。本文以云南省城镇居民2003-2013年的消费支出数据为例,先从各类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恩格尔系数两方面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再利用 SPSS统计软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做了全面深入的解剖,建立了云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模型,并针对因子分析的结论提出了优化云南省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2009年中国12省区41个市(区、县)5056名城镇居民家庭户主的调查数据,简析了我国城镇居民2008年家庭消费支出的总体情况,并从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三个项目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状况进行了剖析,主要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健康状况、政治面貌这六个特征对家庭教育支出、医疗支出以及住房支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取2011-2020年河北省11个地市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体系,通过构建变截距固定效应模型、变系数固定效应模型和混合回归模型,实证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是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中最主要影响因素,且数字普惠金融带动城镇居民消费的能力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负相关.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