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确立防灾防损地位向灾害要效益辛建平保险随着社会的发展,辐射面越来越广,承担的风险面也越来越大,保险灾害屡屡造成的许多损失,严重影响着人民保险公司的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加强防灾防损工作,向灾害要效益已是当务之急。一、走出“误区”,确立防灾防损地...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损失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每年自然灾害都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和汶川地震,更是暴露出我国巨灾保障体系的缺失,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障体制势在必行。而建立区域性强制巨灾保险体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关于建立我国洪水保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气候环境的不断恶化,我国洪灾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进一步增大,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在我国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洪水保险制度已刻不容缓。洪水保险作为防灾减损的一项重要的非工程措施,可以通过在时间、空间上分散风险,增强社会整体的承灾能力,并可在防御灾害、灾后救助、补偿和减少灾害损失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在国际巨灾风险管理与巨灾保险融资领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从世界银行的职能介绍出发,对世界银行参与巨灾风险管理的三个流程加以分析,并对当前世界银行的主要巨灾保险融资项目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中国可以从建立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计划、建立灾害损失数据库、建立巨灾保险基金,以及完善巨灾风险融资等四个方面加强与世界银行的合作,进而促进中国巨灾风险管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7年1月10日公布。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着眼当前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制约因素,通过顶层设计,针对三大体制机制完善升级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远不能满足中国农业灾害损失补偿这一目的。本文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出发,结合我国农业保险的特点,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分析了农业保险防灾防损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开展的渠道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众多、造成损失严重。近年来,我国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仍存在保障能力不足、保障制度不完备等深层问题。刚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发展巨灾保险,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灾害、2010年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害发生后,保险业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开展理赔,但保险赔付的数额占灾害损失的比例很小,保险赔付率远低于36%的全球平均水平,保险机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加强我国巨灾风险管理,完善巨灾保险体系,提升保险在国家巨灾救助体系中的地位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正确认识商业保险 积极消除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国加入WTO在即,江总书记为《保险知识读本》的出版作了重要批语,提纲挈领地指出了发展保险事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并强调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保险意识的紧迫性。保险业的发展基础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众保险意识的提高。因此,大力宣传保险知识是我们保险业当前首要的责任和义务。  由于我国商业保险起步较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个人的风险均由国家和社会分担。因此,商业保险的保障功能和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功能没有机会体现出来。随着计划经…  相似文献   

10.
媒体监督与保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发展保险事业正是这一精神的体现,加强保险文化建设是发展保险事业的捷径。保险的媒体监督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需要迫切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业,在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开放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舆论对保险发展的重要性,充公发挥舆论导向对保险事业发展的作用力,对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盐城市“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整个抢险抗灾及灾后重建为各行各业留下了许多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增强防灾意识和提高减灾抗灾能力,无疑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查,重点从保险视角对盐城市“6·23”龙卷风冰雹特别重大灾害事件进行全面回顾和分析,根据整个保险理赔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从此次灾害保险赔付情况看,社会保险意识持续增强,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同步。面对“十三五”规划和经济发展新常态对保险的新要求,必须进一步营造学保险、懂保险、用保险的社会氛围,组织实施好保险惠民行动,切实改进和优化保险服务,与此同时,应认真做好保险业融合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使参加保险者真正由被动转为主动,由阶段性转为持续性,让保险在应对各类风险和安定群众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电脑》2004,(6):40-44
一、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防灾减损工作是保险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灾减损工作,对保险企业提高自身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自然灾害对财产保险造成的损失,国内外不少保险公司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财产保险防灾减损技术研究。财产保险防灾减损技术研究目标为:①根据保险业当前和未来财产保险防灾减损的需要,建立管理系统模型,提高保险业在防灾减损方面的科学决策能力;②综合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集成方法,提高灾害预测与评估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③结合不同地域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和自然灾害的特点,构建财产保…  相似文献   

13.
保险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保险基金,对财产或人身因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事业。它具有防灾补损、支持生产、安定群众生活、推动技术进步和聚积经济建设资金等多方面作用。它是商品生产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商品经济的活跃。目前在农村开展保险业务,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汛期即将来临,如何有效开展防灾防损,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对保险财产造成的损失,是各家财产保险公司当前的重要任务。做好汛期保险防灾,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加强风险评估和整改,把财产险防灾重心前移到承保阶段对于财产险的防灾防损,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灾情到来之前做好财产转移工作。但历来效果不佳,一是企业财产数量庞大,来不及转移;二是客户观望犹豫,不愿配合转移;三是转移过程中容易损耗,容易引起事后纠纷;四是投入太大,成本太高。  相似文献   

15.
聂峰 《时代金融》2009,(8X):21-23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都在1000亿元以上。自然灾害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严重。但与国际上大灾风险主要通过保险机制来分担化解的做法不同,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的救助工作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援助和生产自救进行,有关自然灾害风险防范的保险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因此,必需改革目前的保险体制,探索建立巨灾保险救助和通过资产证券化等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分散农业巨灾风险的新途径,有效地提升保险在国家灾害救助体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青海玉树7.1级地震灾情发生后,巨灾保险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据笔者了解,以往人们往往容易忽略诸如地震这样小概率、高损失事件,但三年内发生两次地震则让人们不得不引起更多的反思:防范高风险灾害的保险意识需要加强!那么,在高风险面前该如何通过保险来保障自己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呢?  相似文献   

17.
保险与灾害的关系,不仅是转嫁灾害风险的有效方法,更是防范灾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投保人可以通过保险转嫁灾害风险,让保险公司承担部分灾害损失,但是对投保人来说,灾害损失不可能全部转嫁出去,自己也总要承担部分的损失。其中有些间接损失是属于保险除外责任,保险公司是无法补偿的。正是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天灾人祸降临给个人、企事业单位所造成的损失,虽然保险公司可以弥补一定损失,但毕竟还是有限的,保险责任赔偿仍属消极和被动之举。  相似文献   

18.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保险巨灾风险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日集中和城市化加剧,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越来越严重。据报导,仅1992年的美国“安德鲁”飓风就造成179亿美元的保险损失,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造成的保险损失达126亿美元。另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报告《Sigma》(2000年第2期)的统计数字,1999年全球发生326起灾难,使10.5万人丧生,其中90%以上死于天灾,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造成的保险损失达286亿美元,其中自然灾害引发的保险损失为244亿美元,人为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为42亿美元。1999年共有7起保险损失超过10亿美元的巨灾,五场暴风和两起…  相似文献   

19.
日本地震防灾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汲取日本地震防灾经验,建立健全我国灾害应对法律体系和防灾规划,及时增加信贷供给总量,适时调整信贷投向,支持重建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建立符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巨灾保险机制,加强价格监测并建立金融风险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国内保险停办近20年,许多人对保险不了解,对因意外灾害所造成的损失究竟用财政办法补偿好还是用保险办法补偿好认识不清。我国建国32年,有财政补偿的经验,也有保险补偿的经验,现仅从两种补偿办法的效果上进行对比分析: (一)从实际补偿看。财政后备主要是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特大灾害或意外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有其特定的用途和范围,再加上财政要照顾到当年收支平衡,因此在财政资金较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对每一经济单位的意外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