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郭晔  未钟琴  方颖 《金融研究》2022,508(10):20-38
商业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进行的金融服务创新,已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手工搜集2005—2019年323家商业银行与科技企业战略合作的数据,研究银行布局金融科技如何影响其信贷风险与经营绩效。结果表明:(1)银行布局金融科技战略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绩效;(2)银行布局金融科技通过提高其自身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从而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水平;(3)银行布局金融科技,通过降低信贷风险、提升普惠金融服务、提高运营管理能力与拓展中间业务这四个渠道提高了银行经营绩效;(4)全国性银行发展金融科技使其信贷风险水平得到降低,资本充足率低的银行通过布局金融科技降低信贷风险的效果更强。同时,信用贷款比重越高的银行通过发展金融科技降低信贷风险、提高经营绩效的效果更加明显。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商业银行顺势而为所进行的金融科技布局的微观经济后果,也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建设数字中国的背景,金融科技赋能金融服务有助于释放实体经济活力,推动金融体系脱虚向实。本文选取201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金融科技赋能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以及对不同行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赋能推动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的提升,其中对金融支持第三产业效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多种稳健性检验也支持这一结果。在金融供给端,金融科技通过增强金融机构竞争程度、提升地方性金融机构发展水平、缓解资源错配来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金融需求端,金融科技通过增加企业贷款可得性、深化实体企业与金融体系关联程度来改善金融需求结构,从而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率。金融科技赋能助力金融体系脱虚向实的作用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金融机构网点数量较少和创新水平较低的地区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为运用金融科技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改善金融供求结构不平衡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科技赋能、守正创新"成为当下金融企业谋变创新的关键词,商业银行作为国民经济命脉,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在助推商业银行转型升级的同时也给其破解传统金融服务局限性问题、深化服务实体经济拓展了全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增强经济增长活力、转变发展方式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小微企业已经成为河南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全省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为金融支持力度低、融资成本高及金融服务内容单一等. 为了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和水平,全省需要加大小微企业有效信贷投放,降低金融服务成本,丰富金融业态,拓展金融服务的内容,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  相似文献   

5.
当前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金融服务同质化明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中,商业银行需要在为实体经济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加快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提升有别于同行业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水平,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论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背景,对商业银行的跨界经营、资源整合和市场定位进行分析,并对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和进一步加快资产证券化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季度面板数据,通过窗口滚动回归模型测度出体现企业个体异质性特征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指标,重点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提升了企业金融资产的比重,且这种影响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区域、竞争较强行业以及初创公司表现得更明显;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企业与外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由此形成的企业融资抑制效应与实体投资风险放大效应抑制了实体投资,相应提高了企业金融化水平。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在促进企业实体经济投资、市场环境改善和增强金融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金融科技创新对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金融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不仅能直接促进本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具有正向空间溢出,对邻近地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渐进、动态的长期影响。中介效应和异质性检验表明,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是金融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机制。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地区,金融科技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明显高于非试点地区。因此,要优化金融科技业态空间布局,提升金融服务效率,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以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孙宁 《中国金融》2024,(2):52-53
<正>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科技制高点竞争空前激烈,我国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科创企业以创新创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助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主动创新,通过变革理念、提升能力、升级手段、丰富工具、完善机制,致力于破解传统服务方式下的实际问题,提供更加高效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9.
小微企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小微科创企业的发展环境近年来虽有改善但仍面临资金投入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弱等多种困难。升级现行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打造数字科技金融发展新生态是解决小微科创企业融资环境的必由之路。通过以区块链技术打造数字科技金融生态基础架构,以大数据技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小微科创的授信能力,以物联网技术增强科技金融风险控制系统,以元宇宙技术拓展科技金融全面管理新路径,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运行速率,以平台化管理提升服务科技金融的能力,不断提升小微科创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推动实体经济质量总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实际上就是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农村商业银行的改革成就有目共睹,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不断提高,社会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但我们也要看到,以往农村商业银行发展过多强调了金融规模扩张、金融机构效益及抗风险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根本宗旨,忽略了金融本身的人文特征,忽略了金融的普惠性。因此,我们要从金融的本质属性出发,从注重金融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入手,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坚持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改革导向,坚持金融服务大众的普惠性质,从全局角度出发,制定普惠金融发展战略,搭建适合中国农村的普惠金融体系。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周刚 《河北金融》2016,(10):39-40
互联网金融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以便捷支付、小额借贷、稳健理财及多平台服务等优势,近年呈爆发式增长,在小微企业、个人借贷领域与商业银行形成明显的竞争态势.本文分析现阶段国内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优势及不足之处,一定时期内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将处于竞争合作状态,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应对,通过良性竞争不断完善金融产品与市场层次,持续改进客户服务体验,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通过适度合作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互助共赢,促进金融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2.
金融资源优化配置是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将2011—2018年省级层面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匹配,探讨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及其理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区域内企业的金融错配越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主要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金融错配,缓解了信贷市场存在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金融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数字金融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越大,该地区更应该大力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研究结论为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3.
朱阳 《时代金融》2013,(36):150-151
利率水平是中央银行宏观金融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而央行货币政策中的信贷渠道传导机制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从宏观金融市场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刺激社会信贷需求、降低企业借贷成本、稳定宏观经济增长;从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将会促进商业银行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战略经营结构转型发展。但是,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又是一场严峻的挑战,因为利率市场化会加剧商业银行间的竞争,从而对其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和冲击。如何把握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机遇、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成为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迫切命题。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多种原因,商业银行与小微企业之间的资金关系始终不通顺。金融科技的出现使得双方需求与供给的全方位耦合成为可能,金融科技可以优化商业银行小微金融服务的流程,降低经营成本,有效控制风险。商业银行运用金融科技变革小微金融服务模式必须从顶层高度制定战略,构筑商业银行金融科技支撑体系;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的利用率;与金融科技企业合作,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积极吸引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产品创新度;积极改变数据运营中心,提高银行业务处理效率;建立业务竞争壁垒,加强风控水平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化发展,各类型创新应用在颠覆传统金融行业价值链的同时,也为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营业利润创造了有利条件,并逐步发展为商业银行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在此基础上,商业银行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手段,进一步改善金融供给、优化金融结构,将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更好地满足大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16.
观点摘编     
尚福林:加大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支持力度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近日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银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实体经济也离不开金融血液的支持。下一步,银监会将要求银行业机构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服务质量,确保信贷资金有序流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银监会将督促商业银行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主动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自觉性,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机构准入、存贷比考核、资本计量以及不良贷款容忍度等方面的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同  相似文献   

17.
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给予针对性的、持续的、有力的支持,发展科创金融是必由之路,能够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随着扶持科创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出台,各商业银行纷纷顺应政策开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这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变革迫在眉睫。与此同时,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科技金融也在改变传统金融行业的结构。科技金融通过不断创新,创造和发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工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有力推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这一独特视角,考察了股价信息含量对企业投资决策的影响及其经济机制.研究结果显示,股价信息含量的提高显著抑制了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的金融化,并且这种影响在信息透明度较低的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缓解融资约束和发挥公司治理功能是股价信息含量抑制非金融上市公司金融化的两种重要经济机制.此外本文还发现,股价信息含量有助于抑制非金融上市公司过度金融化的倾向和水平.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金融化影响因素和股价信息含量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揭示了资本市场影响实体经济的重要路径,也为从微观视角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和源,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稳增长、扩就业、促创新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力度,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普惠性,是金融业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体现,是缓解人民日益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和金融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小微金融是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也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痛点"既有信息不对称、成本收益不匹配导致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三元悖论",也有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抵质押物、新冠疫情冲击等限制其融资能力的因素.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金融科技底层技术的创新特征能够直击小微金融"痛点",解决信息与信任不对称,构建智能风控体系,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降低融资成本,助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要进一步发挥金融科技对小微金融的赋能作用,需要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促进底层技术与小微金融场景深度融合,引导小微企业信息化转型,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