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健 《中国金融家》2006,(10):66-67
在我国快速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进程推动下,国内银行和企业的各类外汇风险开始凸现,对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市场对汇率利率的风险防范意识被逐步唤醒,尤其是近几年在改革人民币汇率体制、完善外汇交易市场、推出人民币衍生产品等政策的配套激励下,外汇金融衍生品日益兴起并快速发展。银行在外汇金融衍生市场中具有既是参与者又是中介者的双重身份,是关键角色和环节纽带,近年来我行外汇金融衍生业务的发展历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国内外汇金融衍生市场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2.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对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作出严格规定,要求中央企业有效管控风险,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通知》同时明确,违规从事相关业务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还特别强调,资产负债率高、经营严重亏损、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不得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中国衍生品监管制度和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特征探讨金融衍生工具使用对银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显著降低商业银行风险水平,且利率衍生工具和外汇衍生工具发挥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商业银行使用衍生工具通过降低净利息收益波动和不良贷款率减少银行风险,说明使用衍生工具能有效对冲利率风险与外汇风险,开展代客衍生品业务能获取更多客户信息,降低信用风险。进一步分析发现,信息透明度和市场化程度越高,使用衍生工具降低银行风险的作用越显著;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冲击下,使用衍生工具的商业银行相对于未使用衍生工具的银行表现出更好的经营稳定性。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商业银行衍生工具使用及风险管理相关文献,为明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办衍生品业务作用、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天津外资银行金融衍生品业务近年来一直平稳发展,在天津银行业市场拥有较高市场占比,凸显了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竞争力和重要性.本文介绍了天津外资银行衍生品业务开展情况,并按业务种类分别详细概述了各类衍生产品在天津银行业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天津宏微观经济发展情况为基础,借助SWOT模型对外资银行衍生业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未来增强竞争力的战略思路,指出外资银行衍生业务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涂勇军 《会计师》2011,(7):16-17
<正>近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风起云涌,伴随资本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工具业务发展异常迅速,市场参与者经常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交易活动。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权、期货、远期、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被企业所利用,它们可以帮助企业有效规避国际金融市场中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贸易业务的发展有效的利用金融衍生工具可以有效的规避商品价格波动,规避利率、汇率的风险达到套期保值的目的,有效的控制风险.利用衍生工具的原则是不做投机,基于真实的贸易、利率、汇率等基础资产进行套期保值操作.原则上风险实行集中管控,不进行卖出衍生品操作.结合企业实践从衍生品在贸易业务中的商品套期保值,利用有利时机进行无风险的套利业务进行分析,主要从风险管控的角度阐述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知》再次强调了套期保值的红线原则,要求企业科学、客观地衡量衍生品的风险管理效果,以促进企业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金融衍生业务是大型企业管理价格风险的常用手段,可有效对冲现货价格波动风险,促进企业平稳运行。但金融衍生业务本身也是一把“双刃剑”,具有高杠杆性、高风险性和复杂性,如管控不当,易发生损失风险。2020年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金融衍生业务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国资发财评规(2020)8号,以下简称《通知》)。  相似文献   

8.
金融衍生工具系列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对我国企业日渐增多的金融工具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完整的指引,不仅完善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而且也为国内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影响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金融衍生品业务将逐渐成为银行的主导业务之一。本文归纳和梳理了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投资的目的,以及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对银行风险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市场关于衍生品导致银行风险增加的观点是有偏见的,希望能对银行和监管机构的政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进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汇率制度改革的启动及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的新一轮改革调整等,标志着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产生与发展的契机已经到来。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参与金融衍生品业务基本现状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金融衍生品品种较少、内部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独立的评估体系和报价能力、监管法律法规制度欠健全、对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会计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制度不规范等问题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逐步发展,金融机构和企业对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参与程度正日益加深,探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问题非常必要。本文拟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监管模式,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现状,尝试探讨适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对金融衍生交易的监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衍生交易在国际金融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国金融发展程度的一种标志。美国是全世界金融衍生品交易最发达的国家,在这一方面有着许多成功的监管经验,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提供事前的监管。对此我国可有选择地借鉴美国对金融衍生品和金融衍生交易主体等方面的监管经验。  相似文献   

13.
解析外汇理财产品的定价链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纲 《中国外汇》2006,(9):26-28
上世纪后期以来,种种依托基础金融商品的衍生产品的出现成为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新潮流。近几年,随着国内市场外汇理财业务的蓬勃兴起,金融衍生品以结构性存款的形象在中国市场迅速普及和推广。这种包含了最新金融技术、结构复杂、风险莫测的产品是怎样产生的,本文将从解读结构性存款的生产过程出发,分析该产品给市场参与者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今年以来,国内对于金融衍生品投入的热情有目共睹,各方要求推出金融衍生品的呼声也逐浪推高。在利率和汇率逐步市场化的金融改革大潮中,发展金融衍生品市场已是大势所趋,而作为中国金融衍生品发展重中之重的人民币衍生产品发展,自然汇聚了更多关注的目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国内     
会计国资委要求央企加强重大事项预算控制国资委10月10日发出通知,要求中央企业做好2010年度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加强对债务、投资、金融衍生业务等重大事项的预算控制。通知要求,中央企业2010年要对债务、投资、存货、应收款项、担保、捐赠及金融衍生业务等重大事项,继续实施从严预算控制,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产品发展迅速,己经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衍生工具具有两面性,高风险与杠杆收益作用,企业如使用不慎会失去原有的套保目的,给经营带来风险。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启动,近年来汇率波动巨大,以外币为主进行结算的外贸企业为应对汇率风险,纷纷采用金融衍生品进行交易,本文选择了外企企业最为常用的两种工具NDF(Non-Delivery Forwards)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和DF(Foreign Exchange Forward Contract)远期结售汇业务进行分析,并对相关风险进行提示,帮助外贸企业认识风险并进行规避。  相似文献   

17.
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是把固定收益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进行组合设计出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种类繁多、结构多样。在美洲、欧洲和亚洲都有非常大的市场规模和繁多的产品种类。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增加了资本市场的完备性、深化了市场的风险配置功能、增强了资本的流动性以及提高了金融衍生市场的信用水平。在我国结构性金融衍生产品首先以外币结构性存款的形式出现,自2003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借鉴国际经验,应在鼓励结构性衍生产品发展的同时,着重加速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企业的业务创新步伐逐步加快,金融机构表外业务的占比和风险也日益加大,面对股票、期权等一系列新兴的金融衍生产品,非常需要有一套完整、统一的金融衍生产品会计核算理论来指导、规范各项金融衍生产品业务。本文在此对传统会计理论与IASC会计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金融衍生产品会计的作用,并提出加快我国金融衍生产品会计制度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对冲战略     
对冲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所有金融衍生交易的核心博弈逻辑之一,所有参与衍生品交易的企业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不同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做交易,实体企业主动或被动融入金融市场是客观现实,也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20.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轮金融危机被冠以衍生品泛滥之名,使得国内对发不发展和如何发展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产生纷争。本文通过分析指出本次危机是系统性危机,金融衍生品是其复杂传导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不应担当危机爆发的主要责任。通过中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比较,发现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与差距逐渐缩小的中美债券市场规模、中美经济总量规模相比,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缓慢,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化基础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结构,并建议商业银行培育自身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