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三者角度出发,对三者博弈关系进行理论研究,并构建互联网理财产品质量监管三方博弈模型。通过求解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揭示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的相互影响关系。最终,结合博弈模型的结果为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建议,以提高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互联网金融是我国金融行业最热门的话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十分迅猛,在整个金融行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第三方支付为核心的互联网支付方式影响着整个国家的信用创造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以P2P为核心的互联网融资方式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为金融行业带来了新鲜和活力。为此,人民银行等国家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而与此相反的是,大部分高校在互联网金融大潮中无所作为,不管是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还是课程建设,都相对滞后。民办高校作为市场机制下最有活力的一种办学方式,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中应有所作为,应在金融教育中首先做出变革。  相似文献   

3.
孙权 《甘肃金融》2018,(2):44-50
文章基于稳定策略(ESS)构建博弈模型,对普惠金融制度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策略选择与政府部门政策导向之间的演化、收敛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当模型参数满足不同条件时,博弈双方的策略选择会出现多种稳定均衡;强制性的行政推动可能造成"监管越位",健全差异化的行政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金融资源向普惠金融倾斜;鼓励普惠金融服务创新、加快增信及信用信息体系建设、引入第三方力量等途径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溢价,有效抑制金融排斥行为。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金融     
《黑龙江金融》2014,(1):77-77
互联网金融是依托于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和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而产生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具有融资、支付和交易中介等功能,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不仅是互联网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更重要的是,它融入了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思想。目前,互联网金融主要有第三方支付、网络小额信贷、互联网金融渠道、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门  相似文献   

5.
魏冬整理 《理财》2013,(12):24-25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目前中国存在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第三方支付以及所衍生金融信贷服务、P2P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众筹模式、数据征信、  相似文献   

6.
许婧雯 《时代金融》2014,(11):55+57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金融行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它发展十分迅速,当前正在以多种形式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产生冲击和影响。互联网1金融未来将引领传统金融行业向更加高效化、人性化和便捷化的方向发展。传统金融机构也将不得不逐渐转变观念、调整战略、提高科技水平去把握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7.
王晓 《中国财政》2014,(3):68-69
互联网金融是信息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但传承了互联网的思想,更加突破了传统金融领域,成为金融行业徐徐升起的新星。互联网金融覆盖了所有以网络为基础的金融活动,包括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保险、网上投融资、网上证券服务、互联网资讯及其他延伸服务。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互联网金融活动主要围绕在网上银行、网络第三方支付、保险产品网上销售、互联网小额信贷等。  相似文献   

8.
随着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基金、保险等为代表的多元化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改变了大众群体的消费习惯和支付方式。本文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联系、区别,以及其他关联行业及传统金融行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对金融监管作出全方位布局与全面释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加强对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监管,是完善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客观要求。在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行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现状,结合纳什均衡理论构建了基于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监管博弈模型,并通过模型求解,得出影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中监管部门与支付机构间决策选择的关键因素。针对这些关键因素及当前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所存在的风险及监管缺陷,从央行监管视角出发,就进一步加强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监管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倪迪芸 《时代金融》2012,(27):169-170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非合作博弈问题存在不公平的纳什均衡解,而二者的合作博弈问题则存在帕累托最优解。在运用博弈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博弈矩阵,并在深入分析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下解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11.
倪迪芸 《云南金融》2012,(9X):169-170
农村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非合作博弈问题存在不公平的纳什均衡解,而二者的合作博弈问题则存在帕累托最优解。在运用博弈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正规金融机构与非正规金融机构的博弈矩阵,并在深入分析非合作博弈与合作博弈下解的最优性。  相似文献   

12.
在互联网与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不难想象到互联网可以影响很多行业的发展。其中,金融行业也不例外,深受互联网影响。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而言,互联网金融既是难以忽视的挑战也是难得可求的发展机遇。诚然,消费金融作为金融行业的一个小领域也包含在被影响的行列,也迎来了许多改变。传统消费金融机构也正在主动地面对这新的挑战,其互联网公司也正在积极开拓消费金融与互联网结合的前景。发展经济,分析并创新固有的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是非常需要的。本文简要分析总结互联网金融背景下消费金融模式变化与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进入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领域不断有创新事件发生,既有互联网企业向金融行业的伸展,又有传统金融机构对互联网的积极拥抱,互联网金融发展明显呈现出多元化创新和跨业界融合的大趋势。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科技+消费金融"的产物,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提升金融服务可获得性、提高金融交易便捷度、降低金融交易信息不对称性以及改善金融消费者体验大有裨益.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消费金融领域应用程度的不断深入,以及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迅速,在拉动社会经济增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系统梳理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视角分析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问题,并从加强金融消费者教育、进行金融消费者分层、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理性消费和负债理念、规范互联网消费金融机构宣传工作、打破"信息孤岛"、以"沙盒"监管测试技术适用性和安全性、加强对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经营活动的监测等方面提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实现资金融通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目前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得以迅猛发展,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其代表产品诸如余额宝、P2P、第三方支付等。本文仅就互联网金融模式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以此提出了新形势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互联网金融呈现出的快速发展及影响态势,对于长期工作在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来说冲击可谓猛烈。一开始确实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之感受。几个模式相继登场及业务清晰化(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电商大数据小贷、众筹、互联网销售基金、信托金融产品等),"抢食"金融业务、冲击金融体系,深度改变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业务经营与银行IT技  相似文献   

17.
金融扶贫既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方法,也为贫困户带来发展的内生动力.而金融扶贫涉及政府、贫困户和金融机构三方主体,其实施效果是三方主体演化博弈的结果.通过运用不确定性微分演化博弈模型,模拟政府不同担保率、贫困户不同信用价值下,三方的策略选择和均衡结果.研究发现,当贫困户无信用意识或无信用价值时,他会关注政府对金融机构担保率的大小,担保率越高,贫困户越不愿意还贷款;当贫困户自身信用价值较高时,贫困户考虑信用价值和政府担保率来决定守信程度,并且这种守信程度和政府担保率成反比;当贫困户自身信用价值很高时,政府担保退出,贫困户与金融机构能够实现完全市场化信贷行为;提高信贷的贴息率虽然有助于改善贫困户守信状况,但是对三方博弈结果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8.
龙春玲 《银行家》2014,(4):90-93
正近些年来,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迅速发展,特别是大量进入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对银行产生很大影响。银行亟需尽快研究对策,抓住机遇,应对挑战,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所谓互联网金融,从广义来讲,即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和技术从事金融业务。广义互联网金融,既包括金融机构通过互联网平台从事的金融业务,如电子银行、电子证券、电子基金、电子保险等,又包括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如第三方支付、P2P融资平台等。在广义互联网金融中,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的电子金融业务是主导力量。2012年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额突破900万亿元,全国第三方支付总交易额为10万亿元,仅占全国网上银行交易额的1%。目前常说的互联网金融为狭义互联网金融,即互联网企业从事的金融业务。狭义互联网金融(以  相似文献   

19.
杨舒越 《财会学习》2016,(6):208-209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猛,除了传统银行金融业务以外,第三方互联网支付、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贷款、众筹融资、在线金融产品和业务服务平台、公募基金互联网销售平台等纷纷登上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舞台,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互联网金融服务范围广泛,交易成本较低,效率快捷,从各个方面满足人们金融需求,一些经过整合后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提供的“一站式”服务更是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自由度高,涉及面广泛,在管理方面存在各种漏洞和隐患,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十年的沉淀与酝酿使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第三方支付机构已不满足仅局限于将零售行业互联网化,而是开始将焦点聚集在银行核心业务,催生出互联网金融新型业态。但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商业银行,显然都对这样的扩张势头缺乏足够的重视和有效预判,导致目前这一行业的发展监管缺位,缺乏合理的市场规范。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亟须引起监管部门、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国银联的反思,且应在顶层设计等方面做出调整。以下是笔者对中国互联网金融问题的反思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