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唐建  漆世濠 《征信》2016,(9):35-37
征信领域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以及侵权责任认定,一方面应以传统的民事法律理论为基础,另一方面应结合征信行业的特性,权衡信息主体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利益冲突,尽快厘清侵权责任认定规则,为征信活动参与方提供明确的依据和指引,规范并促进征信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静静 《金卡工程》2009,13(2):72-72
许多视频分享网都因其所载信息侵犯著作权而陷入诉讼危机,我们开始关注其方便、快捷服务的之外的责任承担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责任的系统分析,提出了对其责任承担制度的补充建议。  相似文献   

3.
杨涛 《金卡工程》2009,13(10):99-100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视频分享网站等新兴网络服务不断涌现,在方便了人们的同时也引起的一系列法律问题,本文试从版权间接侵权的角度来谈谈网络视频分享网站所涉及的一系列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体系以事前保护为基础,事后保护为救济.事前保护以"告知—同意"规则为核心,但规则本身存在缺陷;事后保护以侵权责任兜底,但侵权责任认定存在困难.鉴于区块链技术中新型信任机制可对事前同意进行补足,不可篡改性与事后保护具有高度契合性,为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变革提供了全新视野与方法.区块链技术嵌入个人信息...  相似文献   

5.
韩锐 《金卡工程》2010,14(8):264-265
如何认定版权侵权是版权实务界的重要问题,现时应用较多的认定方法主要有"三段论"侵权认定法以及复制与实质性相似的"两步法"。本文通过从版权法既要保护版权人的合法权益又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法益角度出发,对两种认定方法加以分析。"两步法"因为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求而有着先天不足,将其融合至"三段论法"的第三个步骤,似更具合理性。本文附带分析了诸种版权侵权抗辩事由。本文旨在指出各种侵权认定中使用的方法都根源于版权法法益,而认定方法的进一步完善也必定在平衡私益与公益的基础之上进行。在实务之中,优秀的版权方面行政执法人员与司法人员,应该在理解法益的基础之上进行侵权认定,既保护到版权人的利益,又要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因为保护私益与维护公益都是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抗辩事由的价值决定其地位。抗辩事由通过自身特有的功能实现自由、安全、效益、秩序和正义等法律价值。在侵权责任认定和归结的过程中,抗辩事由是独立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的特别规则,它与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一起,共同担负着将侵权法归责原则具体化和现实化的重任。  相似文献   

7.
刘红 《金卡工程》2009,13(4):149-149
法人侵权责任的认定是法人侵权责任制度的重要内容,法人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是确定法人侵权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以及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分析了我国法人侵权责任的表现形式,对于侵权行为法的归责原则与法人侵权的替代责任进行了研讨,对我国法人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问题作出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刘扬 《投资与合作》2007,(11):86-88
YouTube以16亿美元被Google收购后.中国视频分享网站经历了群体爆发性的疯狂绝唱后终于归于平静.大浪淘沙后从最高峰的数十家骤降至目前的10家左右。投资界也是这次降温的帮手.再也没有新公司获投.有的只是对领先公司的不断注资。显然.视频分享网站已经进入较高门槛的发展阶段.领先的网站开始向每天上亿的访问量进军。中国视频网站目前发展的格局如何,发展到何种阶段、各网站如何在同质化的表象中树立个性以强化用户黏性则是我们今天关注的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当前司法实践中关于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的认定存在较大的争议,对认定侵权责任带来了不利后果,因此笔者从因果关系的定义入手,在分析比较两种因果关系的定义的优与劣后,笔者提出了自己关于界定侵权责任中因果关系的标准.此后,笔者又着重介绍了,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认定侵权责任中的因果关系,应当首先将侵权责任分为一般侵权和特殊侵杈,从而再视不同的侵权责任,运用不同的标准来确定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蒋海容  冯义勇 《金卡工程》2010,14(1):117-117
因果关系是侵权责任成立的必要条件之一,无论是在过错责任中,还是在严格责任中,因果关系都是责任认定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对因果关系的研究也就成为侵权法上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在考究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在我国侵权行为法上的应用,从而利于在司法实务中准确认定因果关系、正确归责以实现社会公正。  相似文献   

11.
吴强 《中国传媒科技》2013,(Z1):267-267
某公司诉某信息中心著作权侵权案,通过接触事实的认定,并比照适用外观设计侵权的判断规则认定实质相似要件的审理思路,为案件中认定美术作品是否侵权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2.
明确信息披露违法行为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认定标准,对增加证券监管执法的规范性,保护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以及维护证券市场的秩序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等相关规范的学理分析,以及对证监会2015-2020年行政处罚决定的实证研究,就信息披露违法中责任人员的认定标准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两类责任人员的认定,要围绕其共同基础——直接责任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潘晖 《金卡工程》2010,14(5):31-32
自古罗马以来,推定就作为一种方法为人们定纷止争所采用。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变革,尤其是工业化和交通运输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革,侵权法领域的过错推定应运而生。然而过错推定也只能是过错原则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已。过错推定的制度起源于推定制度,过错推定的制度价值体现在对受害人一方的救济,是衡平利益保护弱者的思想在侵权法上的体现。过错推定非独立的侵权责任规则原则,它是工业化时代以来严格责任的一种体现。我国即将实施的《侵权责任法》也未将之作为一个独立的规则原则对待。  相似文献   

14.
网上证券交易作为证券交易的一种交易形式,在给证券交易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给相应的立法和司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问题。作为网上证券交易发展历史较短的我国,随着网上证券交易的实践逐步增多,其中的民事侵权行为也开始出现,而对网上证券交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认识是对侵权行为认定的核心,对民事侵权的立法和司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侵权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探讨,以期对我国网上证券交易侵权责任的认定、民事侵权制度的完善及我国网上证券交易民事侵权的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媛媛  齐虹丽 《金卡工程》2009,13(12):12-1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侵权行为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环境侵权行为发生后,势必要追究环境侵权行为人的责任。环境侵权责任在承担的过程中,如何使得环境侵权行为人与受害人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才是环境法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法律赋予了我们许多的实体权利,如得不到保障,便是一纸空丈,而现实中有关环境侵权行为得不到法律制裁的情况比较复杂,为此本文从环境侵权行为发生后责任承担的补救措施这一角度来讨论如何实现环境侵权责任的补救问题。  相似文献   

16.
2017年,"数字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要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引导和促进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交通事故共同侵权行为表现为意思关联型和行为关联型两种。在两辆以上的投保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共同侵权时,若干保险公司的赔偿责任怎么承担?较为合理的思路是:多家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内对一个受害人承担赔偿责任时,要遵循比例责任和有限连带的一般规则,以实现以人为本、损害补偿的侵权责任法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林楠  青馨雨 《金卡工程》2010,14(5):217-218
商标侵权行为包括实行行为和帮助行为。实行行为构成商标侵权是帮助行为构成商标侵权的前提。在贴牌加工中,加工货物全部销往国外,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对于销售行为的侵权认定缺乏法律上的依据,依附其存在的贴牌加工行为就谈不上构成侵犯我国商标权。我国商标权人要想阻却国外市场被不当占领,只有积极进行商标的国际注册。  相似文献   

19.
当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有瑕疵的审计报告后,第三人因为相信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而据此投资、交易等行为受到损害后,注册会计师应予承担侵权责任。而在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中,注册会计师的过错的认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我国民法学界大都认为,过错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各种过错形式表现了不同程度的过错。本文将主要讨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侵权责任中过失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关于过失判断标准的讨论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虽然预见了却轻信这种结果可以避免。如何认…  相似文献   

20.
邵广斌 《金卡工程》2009,13(8):132-132
因果关系是侵权责任的一个重要构成要件,它有抽象性、复杂性等特点,为法学界所公认的一个难题.迄今,理论界提出了诸多理论以认定因果关系,较为有影响的是"相当因果关系说"以及"法规目的说".医疗侵权领域,由于其特殊的专业复杂性,如何认定因果关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分析论证可以得出,综合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和"法规目的说"来进行因果关系认定最为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