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卓敏  胡勇 《会计师》2012,(7):3-5
财务弹性是评价财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保持适度的财务弹性是企业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必要条件,是合理财务杠杆收益的前提,是调整融资规模、融资结构的基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财务弹性的研究动态;财务弹性是通过现金持有量和负债水平来表现的,分析了衡量财务弹性大小的具体财务指标;评价了弹性不足和过足的危害;提出了保持合适财务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卓敏  鲍璐 《会计师》2012,(13):3-5
<正>财务弹性是评价财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企业发展非常重要。保持适度的财务弹性是企业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的必要条件,是合理财务杠杆收益的前提,是调整融资规模、融资结构的基础,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财务弹性的研究动态;财务弹性是通过现金持有量和负债水平来表现的,分析了衡量财务弹性大小的具体财务指标;评价了弹性不足和过足的危害;提出了保持合适财务弹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刘开英  郭强 《理财》2001,(8):32-32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是以现金为基础的财务状况变动表。此表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支付能力,能够揭示企业的收益质量和财务弹性,对决策者而言,它提供的信息更具实用性。   一般投资者和债权人只是从自身利益角度分析企业现金流量信息,而对企业管理当局来说,不仅要分析投资者和债权人所关心的现金流量信息,关心企业一定时期的经营业绩,而且要分析投资和筹资效果,不断根据企业发展趋势,确定理想的现金流量,进行动态分析及…  相似文献   

4.
汪哲 《会计师》2013,(15):19-20
现金资源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其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各方面的行为都有着重大影响,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务资源。合理的现金持有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战略,是企业重要的理财行为,对公司价值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学术探讨的不断深入,内部治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希望能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完善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汪哲 《会计师》2013,(8):19-20
现金资源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其对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各方面的行为都有着重大影响,是企业至关重要的财务资源。合理的现金持有综合反映了公司的财务战略,是企业重要的理财行为,对公司价值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学术探讨的不断深入,内部治理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通过对以往研究文献的整理,希望能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完善该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企业来说,现金是至关重要的资产。现金不仅与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等各方面行为有重大影响,而且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密切相关。通过对现金持有的利弊进行权衡来确定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财务行为。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下滑:2003年~2007年我国GDP增长率超过10%;2012年~2015年GDP增长率下滑至7%~8%,2015年跌破7%。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阶段,"新常态"中的"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也就是说我国的经济增速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的提高,结合这个背景,联系我国上市公司在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现金持有的行为,分析现金持有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艳红 《中国外资》2012,(18):127-128
稳定的现金流对企业经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现金不仅仅是企业偿还债务、支付股利。进行各种投资的保证,而且是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弹性、企业赢利能力、抵御风险等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依据。现金流量还有助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稳定的现金流对企业经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由于现金不仅仅是企业偿还债务、支付股利.进行各种投资的保证,而且是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财务弹性、企业赢利能力、抵御风险等及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依据.现金流量还有助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杨 《财政监督》2011,(23):45-46
股利分配已经成为上市公司管理者们调控股价、平衡各方财务利益的财务战略之一。合理的现金股利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帮助企业实现再融资。稳定、持续的现金股利政策,可以使公司保持良好的公众形象,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但是,现金股利分配对公司也会有很多负面影响。本文便就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资入和流出的报表,主要提供有关企业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现金流转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金流量信息的主要作用是为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使用者评估企业的流动性、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提供有效依据,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重要补充。在现代会计中,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均使用权责发生制,其所提供的信息大量运用应计、摊销、递延与分配程序,使得净资产以及净利润信息含有大量主观估计。  相似文献   

11.
采用1200家中国上市公司金融危机期间2007~2011年的面板数据和随机效应模型,对财务弹性与公司投资行为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不同行业、不同所有权控股、不同板块上市公司的财务弹性及投资行为存在明显差异;财务弹性对投资规模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投资方向的影响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将加剧全球货币金融体系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扩散,使得人们对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合理性产生怀疑.美元虽然仍将保持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但相对地位会下降,这为人民币等其它货币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空间.由于经济实力对比发生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将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不会逆转.金融危机显示出独立投行模式的缺陷,金融业将更加趋向于综合经营.未来金融监管应与金融创新相适应.公允会计准则、评级体系等也需要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由商业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质量恶化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将美国金融市场拖下泥潭。2008年9月,以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为发端,美国投资银行业遭遇多米诺骨牌效应,相继倒下。美国投资银行业全军覆灭后,中国投资银行业也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本文首先探析美国投资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失败的经验与教训,接着对比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我国投资银行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 on the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of East Asian firms over the period 1994–2009. We employ a sample of 1,068 firms and place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periods of the Asian crisis (1997–1998) and the recent credit crisis (2007–2009).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ms can attain financial flexibility, primarily through conservative leverage policies and less commonly by holding large cash balances. Financial flexibility appears to be an important determinant of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mainly during the Asian 1997–1998 crisis. In particular, firms that are financially flexible prior to this crisis (1) have a greater ability to tak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2) rely much less on the availability of internal funds to invest, and (3) perform better than less flexible firms during the crisis. Our analysis covering the credit crisis period of 2007–2009 suggests that some of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firms towards investing persist but are significantly less pronounced over that period. We also find that the value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 is region/country specific, which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regions/countries often adopt different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operate in diverse economic/legal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I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areholder protection and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With a sample of 192,807 observations across 40 countries during the period 2002–2015, I find tha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mitigates the controlling effect of shareholder protection on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In addition, this mitigating role is stronger in financially constrained firms. Overall,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nagers are more likely to expropriate shareholders through corporate liquidity policy during a financial crisis.  相似文献   

16.
在国际金融危机下,生产过剩和金融过剩导致经济疲软,证券市场也表现为顺周期效应。中国大多数证券公司业务经营存在同质化倾向,中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开放并没有改变这种状况,而金融危机的冲击及伴随的金融监管强化使证券公司经营模式更加单一。因此,在公司内部,一方面应适当促进产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另一方面应培育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外部,应完善公司外部环境治理,构建证券公司增值及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和税收体系。  相似文献   

17.
陈雨露 《金融研究》2021,487(1):1-12
本文以历史上三次工业革命为切入点,探讨工业革命、金融革命与系统性风险治理间的关系。在工业革命演进过程中,先进技术创新应用、经济结构转变和社会环境变迁,推动了金融业演进发展和升级;反过来,资本的快速积累和有效融通对科技进步转化为工业革命不可或缺,以现代商业银行、现代投资银行和创业投资体系为特征的三次金融革命分别是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如果制度规则建设和监管滞后,金融发展失序也会导致系统性风险逐步累积,引发金融危机,反过来催生重大金融体制或监管制度变革。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已拉开序幕,金融科技引领的金融业集成创新有望成为第四次金融革命的突出特征。我国是全球金融科技发展领先的国家之一,应统筹发展与安全,在金融科技带动下发挥好银行体系、资本市场、创投体系和金融科技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合力,同时做好风险防范,引导从业机构在服务实体经济和遵从审慎监管的前提下守正创新,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相似文献   

18.
从金融产品异化角度解析次贷危机的特征、发展和前景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人们之所以对次贷危机一再判断失误和低估其影响,主要在于采用了传统观念来评估这次前所未有的危机。次贷危机和以往历次金融危机相比最大的特征在于它是首次由产品异化引发的全面金融危机,所以从产品异化角度来审视这次危机,有助于揭示其中许多新的特征和发展脉络。相应地,传统的危机对策难以完全应对这次新型危机,只有同时对业务模式和产品重新调整,才能最终恢复市场信心和信任。在业务模式和产品经过调整的后危机时代,美国金融市场将会进入更加健康持续深化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9.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和蔓延,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已明显减轻,但随之而来的通货紧缩则使国有企业的经济状况急速下滑,而信贷的紧缩则使企业的筹资更加困难,因此,在金融危机下,如何确保国有企业基本建设的正常进行及如何确保国有基本建设单位的资金的安全运转成为国有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和首要任务。本文对金融危机下国有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金融市场是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动态博弈、合作共生的信息不对称系统。通过把信号博弈和重复博弈思想引入金融监管理论研究,构建以金融市场有效运行为反馈信号的金融监管当局与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监管信号传递模型,分析金融市场治理中有效监管信号的传递机制。结果表明:金融监管力度与金融市场有效运行水平之间存在分离、混同两种均衡关系;在金融监管声誉效应的驱动下,金融监管当局倾向于选择混同均衡策略,而不是分离均衡。因而只有建立通畅的金融监管信号传递及反馈机制,强化并放大金融监管信号显示,增大监管乘数效应,形成良性的监管声誉效应,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