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伟军 《银行家》2008,(1):116-117
2007年以来,为缓解流动性过剩,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央行频繁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加大货币回收力度.这虽然抑制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过剩,但对于作为弱势金融群体的农村信用社来说,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所产生的累积效应对一些经济欠发达山区农信社的流动性管理带来了不利的影响,隐含的支付性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流动性问题是我国当前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学界更多的是讨论流动性过剩问题,对于流动性过剩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判断标准,而流动性受什么因素影响学界也没有很好的结论。对于过剩的判断属于规范研究,而本文将从流动性本义出发,分析对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二、文献回顾李成、姜柳(2006)将商业银行存差作为流动性衡量指标,得出外汇储备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存在正相关关系;谢罗奇、龚伟强(2006)用商业银行存款-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投资来衡量流动性,在此基础上,他认为我国商业流动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国内储蓄率较高和大量外汇流入引起的。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2007)认为流动性最初的含义是指商业银行能够在不遭受损失的条件下,满足存款人提存及支付需要资产的变现能力,即所谓的资产流动性。学术界将其扩展为资产流动性和负债流动性。接着,他们从银行储备需求的角度对我国的流动性过剩进行分析,得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原因是金融创新和银行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资源配置的结果。朱庆(2006)认为我国市场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体现在超额货币供给、存贷差扩大、超额存款准备金率居高不下以及市场利率持续走低,原因主要在于经济金融结构失衡、不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2005年7月23日,在"2005(中国)银行家"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姜建清行长提出,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将面对资金大量流入银行体系所形成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难题,这是我们观察到的国内首次公开提出"流动性过剩"这一概念,自此以后流动性过剩问题引起了决策层和国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2007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温家宝总理提出要"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4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抓紧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6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要求"努力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学术界则针对流动性过剩的含义、衡量指标、形成机理、经济效应、应对措施等方面开展深入讨论和争鸣。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流动性过剩,已经被所有研究经济的人士和市场人士讨论由来已久.本文所说的流动性过剩都集中在银行体系.长期而言,银行流动性过剩成为主导债券市场运行的关键因素。这样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导致了房地产热和当前的股市狂潮。具体原因是:(1)经济结构性失衡是流动性过剩的根源;(2)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3)贸易顺差和货币供给过多导致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4)全球流动性过剩的转移,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热钱”的流入;(5)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银行流动性过剩;(6)外部诚信环境不佳和银行改革提速加剧了流动性过剩……  相似文献   

5.
2007年,不断加剧的全球流动性过剩成为经济学家和国际机构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与之相关的全球资产价格上涨和金融市场泡沫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追溯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根源,主要是美元泛滥导致的美国投资一储蓄缺口不断放大,以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为表现的国际收支失衡日趋严重。在美元作为主导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其他国家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导致了全球性的货币泛滥,加上各种金融创新推波助浪,全球流动性过剩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和金融运行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流动性过剩。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并明确提出2007年要"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应该说,流动性过剩是全球经济格局及我国所处特殊发展阶段下的自然结果。本刊邀请三位分别来自央行、国有商业银行、学术界的嘉宾共同诊脉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现状及影响,探讨这种过剩的成因及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7.
“流动性过剩”是去年以来,媒体传递货币、银行动态信息时常用的一个词汇,颇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一)据有关资料,“流动性过剩”这个词源于英国《经济与商业辞典》。该辞典对这一词汇的表述是“:无论是自愿还是其它原因,当银行持有的流动性资产超过了稳定的经营原则所对应  相似文献   

8.
根据货币、存款和贷款等指标本身以及它们和实体经济的联系来分析当前我国经济体系的流动性现状,可以看出流动性过剩问题在2007年依然存在并将长期持续,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资本市场流动性各具特点,流动性过剩既对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蕴含资产结构调整的重大机遇。建议有关方面要深入分析流动性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相应对策,妥善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9.
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的截面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流动性过剩已成为经济学热点话题但缺乏学术性的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于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机制更是少有涉及。本文选取全球6大经济体的经济变量实际产出、价格、名义利率、实际汇率、外汇储备,以及全球流动性,采用截面模型对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国际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不同经济体的广义货币供应在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过程中存在着个体特征和时期特征,货币因素仍然是流动性过剩国际传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致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是基础货币投放规模过大和基础货币投放结构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实质是货币市场的超额供给,是引发经济过热的潜在因素;"流动性过剩"并不是"用不了"或"用不出"的微观概念,而是"不应动用"或"不宜动用"的宏观概念。因国际收支持续高额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的内生性明显增强,致使央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受制于外部均衡状况,其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进一步削弱。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有效缓解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  相似文献   

12.
康以同 《中国金融》2007,(19):49-50
国内对流动性过剩含义的认识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1)流动性过剩指实际货币存量高于均衡水平;(2)流动性过剩指货币供给超过实体经济的需求;(3)流动性过剩指企业取得资金的环境过于宽松;(4)流动性过剩指金融机构存贷差持续扩大和存贷比持续走低;(5)流动性过剩指银行间市场资金面宽松,利率保持低水平;(6)流动性过剩指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持续处于高位;(7)流动性过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指银行系统资  相似文献   

13.
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功能这一概念正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罗伯特.默顿和兹维.博迪等做出的贡献。在金融功能这一概念正式提出后,国内外学者更是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对于金融功能的界定和划分,白钦先和谭庆华(2006)根据各种零散的表述,将金融  相似文献   

14.
监管部门和经济学家都在研究谈论流动性过剩.寻找流动性过剩的原因.2007年.中国宏观调控的重点是抑制流动性过剩.只有积极治理.才能够缚住流动性过剩这条大龙。流动性过剩.通俗地说就是"钱"太多了.流动性过剩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需求.货币供应量过多了.如果用广义货币(M2)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来衡量流动性.统计显示.2006年的广义货币达到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这一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然而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统计口径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别从期限错配转换、流动性转换、高杠杆,监管套利以及传染性角度对狭义影子银行进行定义,并以此确定中国影子银行的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形成当前,流动性过剩已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贷投放冲动较强。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也就是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实体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06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央行为收购这些外汇储备需要发行的货币超过8万亿元。截至2007年2月底,银行体系存款余额为35.9万亿元,贷款余额为24.8亿元,有11.1万亿闲置资金,短期流动性过剩压力有增无减。产生流动性过剩的外部原因,是外贸盈余迅速上升,存在着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双顺差”。内部原因则是相对于消费,投资增长过快、储蓄率居高不下等。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近年来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导致出现流动性偏大。这一问题已波及经济各个层面,并由此造成贸易摩擦增多、通胀压力加大,产业上资金得不到最优分配,很多低效益、能耗大、产出低、对环境破坏的没有竞争力的公司也能融资。二、我国面对流动性过剩的反应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问题是大量资金追逐房地产、基础资源和各种金融资产,容易引发经济过热,产生经济泡沫,严重的还会导致经济衰退。流动性过...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影子银行这一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讨论,然而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统计口径依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别从期限错配转换、流动性转换、高杠杆,监管套利以及传染性角度对狭义影子银行进行定义,并以此确定中国影子银行的统计口径.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中国存在着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不管其成因如何以及是否合理,过剩已经是一个客观现实.2006年以来,流动性过剩成为金融理论界以及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基础货币发行、货币供给及实体货币需求等指标及运行现状考察,指出过剩的流动性已对我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加剧了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资产价格泡沫飞涨、市场风险向银行快速集中,导致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及回旋余地大大下降。流动性过剩根本原因在于美日欧等国长期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预期升值导致国际热钱大量涌入套值;热钱、外贸外资持续双顺差下的巨额外汇储备,而低储利率下的投资冲动以及近期国有商业银行上市筹得的巨额资金也推动了流动性进一步过剩。为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为金融危机,我们认为必须加快制度创新,减少外汇占款导致的基础货币投放;转变对廉价要素资源过度依赖的贸易增长模式;将过剩的流动性导入到最需要货币的农村经济发展中去;继续完善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收紧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和管理策略调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年来,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一直存在过度松弛和过剩问题,具体表现在M2/GDP比率、银行业超额储备率长期过高,信贷增长过快和货币市场利率过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强制性结汇造成基础货币投放刚性,外汇储备占款长期未能完全对冲,长期利用央行再贷款支持经济发展和金融稳定目的。货币政策操作中以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控制为中介目标,也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为了保持银行业流动性的适度水平,确保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和效果,应该调整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策略,流动性供给应该以满足银行支付清算要求和维持适当的流动性价格为标准,放弃货币政策中的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为中介目标,建立流动性需求和价格适度均衡的机制,确保银行体系流动性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长期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