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国股市在2015年的跌宕起伏,经历了第九次IPO暂停重启,一定因素上是因为上市公司财务情况不容乐观。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盈利能力波动给投资者带来风险,而且也不利于股票交易市场稳定发展。本文结合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上市前后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综合分析得出上市后几年较上市前企业的盈利能力出现下降成为越来越普遍现象。本文选取了三个创业板上市样本公司前后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公司现状提出改进的建议,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完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海燕 《财会学习》2016,(12):249-249
创业板作为新兴产物,具有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本文在透彻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存在风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监管的几点建议,以期多管齐下促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3.
创业板上市公司具有高风险、高成长、高科技的特点.科学准确地评价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管理的基础.可利用熵技术和理想点原理对财务风险进行评估,通过构建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利用熵技术对指标赋权,计算公司财务状况距理想点的距离,根据距离来判定财务状况.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的建立为我国高科技企业提供了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选择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真实的成长状况有所揭示。作者通过设计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综合评价模型,从财务性指标与非财务指标两个方面来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财务指标配合非财务指标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成长性状况。  相似文献   

5.
相对于主板市场,我国创业板还处于初期阶段,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小,但风险大。目前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标准的评价体系,因此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绩效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本文以2009年10月首批上市的28家企业的2011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DEA方法建立模型,对这28家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基于研究结果揭示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和绩效的改进方向,这为我国投资者的决策和公司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张宏婧  胡晓萌 《时代金融》2013,(24):243+270
为了更好地评价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业绩,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选择,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其财务业绩评价体系。通过构建因子分析模型,对创业板上市公司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进行排名,阐述了财务业绩评价整体情况,得出了应重视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因子的结论。文章提出了各个创业板上市公司应根据所处的位置,制定出相应的优化企业财务业绩状况和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对策,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曹楠 《财会学习》2016,(10):234-23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上市公司在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过程中,难免会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直接影响到了其持续上市或者有退市的风险发生.因此上市公司有必要对存在的风险进行预警,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本文从财务风险的基本理论出发,列举了天津红日药业财务风险预警的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防范财务风险的建议,目的在于提高上市公司防范风险的水平,促进上市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财务风险的具体表现是:国有企业在改革中的资产重组造成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在上市前大量剥离不良资产造成的财务风险;融资能力降低所引起的财务风险;现金收入的减少引起的财务风险.上市公司资产剥离中财务风险的对策:规范我国国企资产剥离的法律法规,防止资产剥离的随意性;借鉴外国公司资产剥离的经验,完善我国资产剥离的理论与实务;规范资产剥离的关联交易行为;采取正确的估价方法;充分利用会计信息积极防范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9.
任尚光 《时代金融》2012,(35):147-148
创业板上市公司恰当的股利政策,不仅能够在证券市场中树立起公司健康向上的正面形象,而且能够增加广大投资者对于公司的信心,为创业板上市公司取得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机会。本文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10年股利分配的现状为依据,对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股本转增能力和创业板上市公司长期以来的盈利能力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考察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内部影响因素,通过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偿债能力、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和营运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规模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偿债能力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企业成长性与融资结构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偿债能力对融资结构影响最大,营运能力对融资结构影响较复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抵押价值与融资结构无显著相关性.实证分析发现,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来说,影响融资结构的首要因素为企业偿债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对融资结构的影响最为稳定也最大,其次为企业规模、盈利能力、企业成长性和营运能力.创业板上市公司应该根据影响因素,调整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实现融资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创业板市场具有高成长性,低准入门槛的特性,这些特征使得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普遍具有高风险性.本文针对我国创业板市场信息披露体系、监管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治理结构和无形资产信息等方面,分析影响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因素,为完善信息披露体系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创业板上市公司弥补信息披露的"短板".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对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设置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已有评价方法存在的目标因素权重确定难而且主观性较大这一不足,引入突变级数法构建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并应用构建的模型对我国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家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创业板首批上市的28家公司入手,根据其年报数据研究其过度融资状况,对过度股权融资进行合理界定.分析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融资的原因,借鉴西方国家治理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融资问题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了越来越显著的影响。成长性是衡量创业板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85家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公司成长性越高。  相似文献   

15.
创业板市场初创期运行模式及风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总结海外创业板初创期存在的主要风险,结合我国中小企业板初创期出现的问题,对我国创业板初创期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出预期。本文认为,我国创业板市场自身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过度波动和价格高估,非系统性风险主要来自于上市公司风险;为保障创业板初创期的平稳运行,应采用“密集发行、打包上市”的运行模式,发行上市募资资金在60亿元左右为较优规模。  相似文献   

16.
李平 《上海会计》2010,(11):39-40,18
一、样本公司审计风险及信息批露现状分析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统计,截止2010年4月30日,创业板上市公司已达78家。创业板企业,在上市前和成功上市后面临着一些过度包装甚至是弄虚作假,造成部分企业上市前和上市后的的业绩存在一个"分水岭"。  相似文献   

17.
蒋宝锋  施钧凯 《时代金融》2011,(18):157+205
2009年10月31日,孕育了10年的创业板终于在我国成功登陆,首日便有28家公司成功上市。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企业创新。2009年10月31日我国正式推出创业板至今,已有210家公司成功上市。然而这一创业板推出对在其上市的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激励效果是否明显,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内还是研究的空白领域。本文将采用复合指标体系,合理选取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对其进行创新能力评估,对比上市前一会计年度和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的指标具体数值,来探究创业板推出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谢柳芳  朱荣  何苦 《审计研究》2013,(1):95-102
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于2009年正式开启,为新创高科技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但由于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出现了发行价格偏高、市盈率虚高、超募率较高、风险较大等突出问题。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修订的《创业板上市规则》,完善了创业板的退市制度。本文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个视角,研究退市制度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创业板上市公司有显著的盈余管理行为,但退市制度出台前后期间的盈余管理方式不同:退市制度出台前,公司主要实施应计盈余管理;退市制度出台后,公司的真实盈余管理显著增加,且主要实施销售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方式,应计盈余管理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文献,初步证明了退市制度的有效性,为进一步强化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监管提供有效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中小企业一般都会选择在新三板上市,虽然新三板的上市要求相对来说要低一些,但是对于上市的中小企业来说,他们企业本身的特殊性,所以他们在财务实务中还存在着许多操作风险.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业财务实务操作风险主要有这几个方面,一方面新三板上市公司没有实打实的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存在与会计准则不相符的现象;另一方面,新三板上市公司基本没有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内部控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漏洞.除此之外,新三板上市公司大多将税负视为企业的一大负担,财务操作中很多的地方都不符合税法的规定或者要求.鉴于新三板上市公司财务实务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需要新三板上市公司在上市之前就要规范企业的会计工作,建立健全完善的财务控制系统,重视企业的纳税情况.多方面进行治理和规范,以更好的应对新三板上市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20.
蒋宝锋  施钧凯 《云南金融》2011,(6X):157-157
2009年10月31日,孕育了10年的创业板终于在我国成功登陆,首日便有28家公司成功上市。我国创业板的推出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促进企业创新。2009年10月31日我国正式推出创业板至今,已有210家公司成功上市。然而这一创业板推出对在其上市的企业的创新行为是否有影响,激励效果是否明显,这些问题目前在国内还是研究的空白领域。本文将采用复合指标体系,合理选取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对其进行创新能力评估,对比上市前一会计年度和上市后第一个会计年度的指标具体数值,来探究创业板推出对上市公司创新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