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刘朝晖 《证券导刊》2008,(15):14-14
总体来看,国际粮价、以及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新一轮上涨将使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明显加大,与此同时,国内消费需求仍然旺盛,因此,通胀高位运行的驱动因素未根本转变,防通胀调控力度短期难以放松。  相似文献   

2.
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是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国内输入通胀压力的反映;从内部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金红梅 《证券导刊》2008,(25):20-20
本周农产品排名位居第一,纵观本排名三个月来的情况,农产品一直处于前三名之内。当前全球性通胀源于基础性资源价格的上涨,主要包括能源、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石油价格暴涨可能是本轮通胀的根本原因,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导致了通胀在全球蔓延。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世界农业的影响最终体现在农产品价格变化上。从短期来看,表现为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高位回落。从长期来看,金融危机将对农产品的需求、供给和贸易产生进一步影响,而且有可能导致新一轮的农产品供需矛盾出现,世界农产品价格可能再次大幅上升。因此,我国要千方百计保证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以减小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受世界经济复苏向好的影响,2010年第一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呈现高位震荡走高特点。其中,工业品价格上涨较快,金属、能源、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农产品价格波动相对稳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原因包括:全球经济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市场的强势复苏,全球美元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加强、美元近期走出疲软以及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等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不仅加大了中国输入型通胀压力和经济运行的风险,而且也迫使中国必须加速转变发展方式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今年上半年,在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受气候干旱、政策调控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县主要农产品价格起伏跌宕频繁,各品种变化差异较大,主要表现是:粮食价格不断震荡上行;蔬菜价格前期普遍回落,后期迅速上扬;食用菌价格呈现较好的上涨势头。随着物价上行压力的不断积聚,多因素推波助澜,预计下半年农产品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相似文献   

7.
受益于消费升级,食品饮料行业稳健增长,市场表现强于大盘,从行业产量数据来看,酒类行业增速较快,白酒表现最为抢眼,黄酒加速高端化进程,产品提价成为常态,农产品价格连续上涨,食品通胀进入加速期,行业涨价效应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8.
通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从2011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控目标来看,2011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动力,货币发行过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热钱炒作等因素共同作用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宏观调控任重道远。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结束的讨论会贯穿全年,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2011年经济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9.
通胀是当前国内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2010年11月CPI已飙升至5.1%,大大超出市场预期。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从2011年发改委设定的4%的CPI价格调控目标来看,2011年物价还有持续上涨动力,货币发行过量、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热钱炒作共同作用导将致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宏观调控任重道远。央行行长最近也就市场争论不休的货币超发问题做了回应,加息的两难决策溢于言表。未来的政策将会在防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寻找平衡。可以预见,关于通货膨胀何时结束的讨论会贯穿全年,2011年的经济形势仍然被看好,而抗通胀仍是2011年经济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0.
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成为推升价格总水平的主要因素。针对农产品价格集体上涨对通胀加剧的不利影响,本文通过对江西省鹰潭市金融机构以信贷手段助力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平抑所进行的探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缓解供需矛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2010年下半年,以农副产品、原材料、能源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表明我国经济运行的通胀压力在不断加大。从国际量化宽松政策导致的流动性泛滥,以及当前物价上涨趋势来看,我国中长期通胀压力仍将难以消除。在此背景下,寻求有效的税收筹划策略,降低通胀带来的成本上升、资金贬值等不利影响,成为每个企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2.
从6月20日起,我国汽油、柴油价格每吨提高100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提高1500元,上调幅度达到16%到17%。分析人士认为,在面临全球通胀的困境之下,中国政府宣布大幅上调成品油和电力价格,表明目前国内食品价格回落令短期通胀压力缓解,也表明政府后续调控政策将能有效抑制通胀。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7.7%,涨幅较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食品价格回落对CPI回落做出了重要贡献:5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9.9%,涨幅较上月下降2.2个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采用2000年12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将国际油价冲击分解为供给冲击、经济需求冲击以及预防性需求冲击,考察这三种结构性冲击对我国进口价格与国内价格的传递效应及其差异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我国通货膨胀的主要来源.结果显示:经济需求冲击与预防性需求冲击带来的国际油价上涨对价格具有正向影响,而供给冲击带来的国际油价上涨对价格的影响方向则不确定;在影响程度上,预防性需求冲击的影响最大,经济需求冲击次之,供给冲击的价格传递作用最小,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通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预期型通胀;此外,在整个商品流通链条中,由于我国市场需求不足以及价格管制等因素,国际油价冲击对我国通胀的影响具有不完全性,这主要表现在国际油价冲击对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影响最大,而对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高群 《中国外资》2013,(6):251-251
<正>近期,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农产品出口国相继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由此引发国际粮价迅速上涨。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以来,国际玉米价格飙升50%,已升至历史高点,大豆和小麦价格也上涨近30%。此番粮价上涨引发的输入性通胀风险及"热钱"涌入期货市场的投机风险需警惕。  相似文献   

15.
全球从通胀向通缩的突变,主要原因不在于各国采取的加息等措施发挥作用。而在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需求的快速下滑,未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美元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所以并不能说价格形势的反转就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建SVAR模型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人民币汇率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助长了国内通胀,模型表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PPI的影响要大于对CPI的影响;同时,该政策推动了人民币的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的通胀造成了先正后负的冲击。文章的实证研究支持以下结论:通过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汇率渠道,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的通胀水平构成了显著的冲击。  相似文献   

17.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那么,国际价格变化对不同农产品国内价格影响幅度有多大?长期和短期价格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区别?导致不同农产品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如何在开放的贸易体系下有效地调控国内物价?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CPI和PPI指数在2009年底由负转正,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市场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分析影响通胀预期的五项主要因素,即资产价格、信贷投放、资源价格、国际大宗商品和翘尾因素的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2010年通货膨胀整体趋势作出基本研判。由于目前粮食产量和存量充足,猪肉价格稳定,部分非食品类商品价格稳中有跌,环比数据波动幅度不大,宏观政策已经对通胀预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管理措施等原因,2010年内通胀整体处于温和可控范围。同时,基于此判断,提出了包括稳定农业生产、保持合理信贷投放、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加强热钱监管等进一步管理通胀预期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成本视角下中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和时间序列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供给的角度来看,引起物价变化的原因主要在于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劳动力价格的变动只是次要阂素。而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影响。关于劳动力供给维度,分析显示:假设相关制度性创新进程能够加快,至少在短期内我们大可不必高估刘易斯拐点对中国经济增长和通胀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邓婷 《证券导刊》2013,(11):49-50
我们认为,银行板块调整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前期短期涨幅过大,获利回吐压力巨大。从中期来看,我们仍然看好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复苏、市场资金面向好、融资压力缓解以及盈利确定性增长这些前期支撑板块上涨的因素并没有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