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基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视角,深入考察机构投资者的监督治理效应、投资行为偏好,以及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之间是否存在异质性。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上市公司具有显著更高的现金股利支付意愿和支付水平,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发挥了积极的监督效应;(2)高派现上市公司吸引了更高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显示机构投资者将现金股利视为其构建投资组合的关键要素,遵循了"谨慎人规则";(3)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在现金股利的监督效应、股利偏好方面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揭示着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可能存在趋同的投资风格;(4)我国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将现金股利政策视为上市公司传递的一种"信号"而非解决传统代理冲突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陈文招  苏舟 《证券导刊》2009,(36):26-26
鉴于创业投资的周期各有不同,因此其对创投概念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我们重申创投概念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也再次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创业板的发审工作正在逐步展开,首批创业板企业有望在10月份挂牌深交所,对创投概念股的投资热情即将达到高潮。我们认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合理PE为30-50倍,建议投资者审慎关注其中的投资机会。  相似文献   

3.
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一直以来都是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信息,尤其是在近年来国内外股市不景气的背景下,对盈余质量的关注越发显得迫切。投资者希望能够发现企业盈余质量恶化的现象,通过一定的方法找寻到盈利有保障、投资价值高的公司,从而能够做出相对正确的投资决策。文章从上市公司盈余恶化的主要表现和盈余质量评价指标设计来帮助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客观地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上市公司信用一直以来都是倍受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运用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信用问题进行分析。建立并求解一个KMRW声誉模型,得出以下结论: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且博弈重复的次数足够长,对于高信息成本投资者,其与上市公司博弈的结果收敛于不合作;而对于低信息成本投资者,上市公司选择遵守承诺,投资者继续投资,是一个"精炼贝叶斯均衡"。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投资者努力在市场过滤发掘几十倍的大牛股的时候,大牛股其实也在过滤着投资者。投资的进阶,说到底其实就是这七个维度。投资的一维在一维世界的投资中,只有单一公司的概念,"好公司等于好投资"这一句被喊烂的口号,对涉股市未深的投资者有很大的迷惑作用,任何试图把投资简单化和教条化的方式最终都是以亏损为代价。在一维世界的投资中,公司的好坏代表了投资的唯一真理,一家今天好、明天好、后天好的公司,理应世世代代好下去。一维投资里的另外一个口号是"买股票  相似文献   

6.
“对美国投资者来说,所有过去投资的中国上市公司都是做服务的。以前在纳斯选克上市的百度、新浪,都是用市场概念上市,我们上市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家以技术概念上市的。”  相似文献   

7.
在煤炭资源整合的大势之下,矿企对资金的需求正逐步加大,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投资渠道相对较窄,也使投资者对矿产信托这个高收益创新产品有了浓厚的兴趣。自去年以来,矿产信托便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投资主体机构化态势的演进,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成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代理公众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否像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所强调的,公众投资者的"劣势"地位以及市场效率会因此得到改善呢?针对此,本文系统分析了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之间的委托代理结构以及由此引发的投资者道德风险行为,对机构投资者在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改善市场效率方面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1,(31):24-25
建筑原材料一周盈利动能最高券商分析师关于上市公司的预测数据及其调整所提供的信息一直备受投资者关注。一些专业机构因此开发了很多选股模型。本文将试图通过跟踪盈利预测数据来挑选行业,以供投资者参考。根据"今日投资"4级行业划分,目前上市公司共组成107个行业。我们以下的分析中仅选择包含上市公司10个及以上的行业,共计53个。半导体产品盈利预测增长率排名居前  相似文献   

10.
在旅游企业中,上市公司因其较强的融资能力和较为健全的企业制度,成为旅游企业的"领头羊",旅游上市公司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18家旅游业上市公司的绩效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企业管理者分析公司的不足与差距,为投资者判断上市公司是否有增长空间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事件     
《证券导刊》2011,(15):7-7
券商研报指中国宝安宁波联合涉矿遭否认 证监会已开展核查 针对日前媒体关于中国宝安石墨矿和宁波联合境外锑矿的报道,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20日表示,已对相关上市公司和券商开展核查。证监会一直非常关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以及证券公司发布证券研究报告的规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际融资》2012,(6):40-41
在中国,尽管冲突矿产问题才刚刚出现,考虑到中国企业位于全球供应链的核心地位.它们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特殊作用。中国和外国投资者可以就此采取一些初步的举措,包括深刻理解冲突矿产问题及其对投资对象的影响,将冲突矿产纳入投资尽职调查的范畴,积极与相关企业开展沟通等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实行送股、转增股经常被视为一种"好消息","高送转"的股票尤其受到市场的亲睐。从理论上讲,无论是送股还是公积金转增股本,都只是上市公司对股东权益科目进行调整,既不影响现金流量,也不增加股东的财富,所以高送转并不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产生本质的影响。但是高送转概念的炒作每年都会如约而来且受到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本文将依托"高送转"概念设计投资策略,以期获得稳定的超额收益。  相似文献   

14.
一般而言,企业判断一个项目是否具有投资价值往往直接以"净现值"作为考量标准:当净现值大于零时,表明项目未来投资收益为正,因而具有投资价值,否则不具有投资价值。但是投资者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对未来现金流的估计是否合理?本文从选择权出发,以最佳投资时间为切入点,通过案例分析"选择权"的纳入与否对于企业投资价值的影响,并深入探讨选择权在企业各项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并针对这一重要性对投资者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名刊辑要     
中国:股市需要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基金为代表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在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中的地位显著上升。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上市公司资产比重迅速增大,不仅使证券市场的投资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导致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内部人控制"进行改革,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因此大为改观。华尔街上的原有规则是投资者抛售股票而无需面对业绩不佳的经理人。但随着退休基金、保险公司、银行信托  相似文献   

16.
以中国证监会"会计新规"为切入点,构建基于"会计新规"的上市公司损益效应测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揭示上市公司损益效应演进的二维微观机理,并以此为理论依据,设计基于损益效应的上市公司增发认购策略。该研究成果可为上市公司理性对待被投资企业的增发认购问题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实现证券市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双赢局面",从而维护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的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普遍存在着非效率投资现象,即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机构投资者参与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投资效率,减少了企业的过度投资或投资水平不足;(2)相对于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对民营企业的资本配置效率影响更显著,即民营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3)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机构投资者参与对地方国有企业的非效率投资影响更显著,即地方国有企业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程度越低。通过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参与带来企业内部第一类、第二类代理成本的降低和融资约束的缓解,促进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是企业投资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债权人诉讼为视角,检验了诉讼之后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实证结果发现,债权人诉讼能够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行为都存在显著的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不同债权人类型和不同企业性质治理的效果存在一定差异,具体来讲,在银行类金融机构债权人和非国有上市公司中,债务诉讼的治理作用更加显著。在诉讼的治理路径研究中发现,涉诉公司通过变更管理层来发挥债权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外汇》2013,(1):39-40
2012年无疑是QFII"疯狂性增长"的一年。"疯狂"不仅表现为投资额度的历史性突破,还体现在审批数量的大幅增加。QFII制度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在核定的投资额度内,进入我国境内资本市场进行证券投资。我国QFII制度从2002年末开始实施,至今已经有10年时间,期间投资额度一直在逐步、有序地扩容:2002年年底,QFII制度开始试点,累计投资额  相似文献   

20.
年报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也是了解上市公司基本面的最重要资料,它对所有投资者都是公开的,阅读和分析年报是投资的一项基本功.目前,沪深两地上市公司已达1600多家,年报披露由于及时性要求集中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公布,大量年报的"文山字海"令部分投资者无暇应付,对年报的阅读只是走马观花,一晃而过.此种阅读方式往往使投资者无法从年报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那么应如何抓住年报的要点,有效地阅读上市公司年报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