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立宝 《金卡工程》2010,14(10):158-159
经济法自其产生以来,一直伴随着法学界的各种争论和非议。其中,在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诸多基础理论问题中,最为重要的应当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和经济法的地位问题。而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无不标志着经济法地位的举足轻重。作为顺应历史和时代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法律部门,经济法的重要性和独立性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本文首先从界定经济法的地位的含义入手,从中提炼出研究这一问题的两个要点;然后,从理论上论证经济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独立部门法地位。  相似文献   

2.
浅论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文港 《金卡工程》2008,12(10):28-28
经济法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一个法律部门,其价值目标是多元化的,这其中,哪一种价值目标是经济法基本价值取向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笔者认为在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财富尚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诸多价值目标中,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应当是效益和公平.  相似文献   

3.
赵鑫 《金卡工程》2008,12(9):25-25
市场经济追求的是一种社会整体效益,新破产法中所蕴含的经济法价值让这部法律适应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需要.表文通过一种新的视角来考察破产法中的经济法价值,即以国家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来论证新破产法不仅建立了一套市场退出机制,更通过这套机制带来了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张国荣 《中国外资》2011,(15):26-27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中,对于经济法中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逐渐得到国内法学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而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对于经济法的制定与实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我国建国到改革开放前期,普遍实行"限禁型"的经济法模式,但是在长期的实际应用中,其潜在的弊端和矛盾逐渐暴露,"促进型"经济法正是在这种形势中出现。作为我国现行经济法体系的重要组成类型,其整体优越性较为突出,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是实现我国现代化法治进程发展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柳越锵 《金卡工程》2010,14(3):251-25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在现阶段关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讨论分歧众多,说明该研究在我国尚不成熟,目前确定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条件尚不具备。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过程中,确立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对健全经济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本文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问题入手,重点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的本质特征,希望对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张建萍 《中国外资》2011,(17):139-140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而对一定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不断完善,在协调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提出,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历史性的转变,同时对我国法律结构,尤其是能够体现国家干预的经济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构建科学的经济法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赵晨 《时代金融》2012,(12):152
经济法的必要性需着眼于当下现实,立足于总结客观上对于经济法的迫切需要和经济法对此的独特供给。本文试图梳理经济法对于经济运行、社会利益、人性问题和适应全球化进程的必要性。从必要性的角度阐明经济法是特征鲜明、作用独特的法律学科,进而说明经济法治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8.
赵晨 《云南金融》2012,(4X):152-152
经济法的必要性需着眼于当下现实,立足于总结客观上对于经济法的迫切需要和经济法对此的独特供给。本文试图梳理经济法对于经济运行、社会利益、人性问题和适应全球化进程的必要性。从必要性的角度阐明经济法是特征鲜明、作用独特的法律学科,进而说明经济法治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9.
洪叶 《金卡工程》2009,13(9):83-83
在经济法中,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构成的基本要素,是经济法律关系的直接参与者,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本文采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从一般的法律主体到特殊的经济法主体,有利于进一步厘清经济法主体.  相似文献   

10.
申珂 《金卡工程》2008,12(9):22-22
经济法是一个法律部门,经济对经济法影响深远,同时经济法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实现从经济到法律的转化是经济法研究中处理法律与经济关系的核心.以此为论述基点,本文将从具体的方法上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1.
张苇 《金卡工程》2009,13(10):122-122
经济法自其诞生之日起与传统的民法,商法在法律部门划分上产生了交叉和冲突.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民法、商法和经济法三者的关系和各自的定位更是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三者关系问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商法的独立性问题,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地位已经确立且不容改变,经济法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法律手段,能够起到保障市场经济有序进行的作用,也为学界所认可.最令学者头疼的问题则是商法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2.
新冠疫情破坏社会秩序,降低人民可获得感和幸福感,致使社会经济陷入困顿,恢复市场经济秩序已然成为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经济法作为以弥补市场失灵为己任、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以促进经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为宗旨的基本经济法律制度,在"战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后疫情时代,经济法的应急保障作用亦应延续.为此,在行为论维度,经济法实施主体应强化分配及再分配措施的宏观调控功能,对中小企业实施纾困计划以帮助其稳步走出困境.同时,加大对重点行业、关键领域的市场监管,助推消费者合理权益的保障与实现.另外,在主体论维度,应全面践行"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落实便民原则,秉持非接触原则,实现应急管理措施的互联网时代变革.借此,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疫情的负面经济冲击,更将彰显经济法本身所蕴含的规制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对经济法利益观的解读,阐述经济法真正的价值和使命以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经济法的价值取向一直是经济法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经济法学者于自身的理念和价值观,阐释、构建出各自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经济法价值是法律价值的子系统,探讨经济法的价值内涵,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法律价值以及法律价值的分类,由此在对经济法价值取向的内涵进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社会对法学、经济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对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既懂经济又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各院校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基本都开设了经济法这门课程,作为一门普遍开设的专业课,其教学质量的高低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改进经济法的教育教学,成为迫切需要我们进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鹏伟 《金卡工程》2009,13(9):128-128
一、经济法上的效率是不等同于经济效率 效率作为经济学的概念,是指成本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其中投入包括交易成本、资源耗费、权利配置费用等全部消耗,产出通常是指有效产品.我们应当拥有这样一个常识,经济效率是法律追求的一个价值,否则就无法体现法律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但是法律所追求的效率决不单单是一个经济价值那么简单.法律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率和秩序等内容.而具体到经济法这一个法律部门,效率的含义就更不是那么"单纯"的了.  相似文献   

17.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沈阳城市学院经管类专业在经济法课程设置改革方面注重法律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从经济法角度独立思维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和解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课堂采用案例教学、分组汇报等教学模式,切实适应经济法律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张金艳 《浙江金融》2007,(9):59-59,26
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经济理论、法律文化背景。尽管经济法律规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法中垄断禁止性法律的出现.然而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则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近代社会.自然法学的逐渐衰退.导致相应的法律观念发生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根本性变化.法律应逐渐对个人自由进行限制而保证社会公正的经济法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9.
经济法作为一种法律现象,其产生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和经济理论、法律文化背景。尽管经济法律规范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古罗马法中垄断禁止性法律的出现,然而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的出现则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近代社会,自然法学的逐渐衰退,导致相应的法律观念发生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根本性变化,法律应逐渐对个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不能把经济法仅仅定位于"国家干预"之法,否则,将难以实现经济法的价值目标.应该说经济法不仅是政府干预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之法,而且也是干预政府之法,它要求国家在干预经济关系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即"干预政府",只有把这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实质公平和效率、达到社会全面和谐.经济法的价值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有序、稳定、协调和良性发展,与和谐社会具有一致性,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法律保障机制.经济法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应具体包括政府干预、政府参与和干预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