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金融企业对保险事故已发生已报案或已发生未报案而按规定对未决赔款提存的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应于期末按估计保险赔款额人账。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以下四种不同的准备金(1)已理算但未支付,(2)已发生已报告但未理算,(3)翻案赔款准备金,(4)已发生未报告(IBNR)。未决赔款准备金是非寿险公司最大的负债,但由于保险标的的不可预知性,未决赔款准备金最终的估计值存在较  相似文献   

2.
在目前管理模式下,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存在计提不及时、不真实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流程再造的角度,提出采用报案自动立案、核损和理算后分别自动调整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方法,并进行实证检验和成本收益分析。结果表明,增加这一管理环节有利于提高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会计准则对非寿险原保险合同准备金按保险负债来确认、计量和披露,而本文所讨论的保险负债仅指非寿险原保险合同准备金,即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  相似文献   

4.
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问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在实务中,常用的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方法主要有链梯法、BF法、赔付率法、准备金进展法、案均赔款法等。无论采用哪种评估方法,责任准备金评估实际上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未来的赔付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未决赔款准备金作为非寿险公司的主要负债,对公司的产品定价、利润测算、风险管理和偿付能力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准确合理地对其进行估计,一直是业内人士讨论的重点。未决赔款准备金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即未决估损)、已发生未报告和已发生未完全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即IBNR和IBNER)以及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其中,  相似文献   

6.
未决赔款准备金作为财险公司最大的负债项目之一,通过不断提高数据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加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波动风险的管理,有利于我国财险公司与财险行业的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未决赔款准备金波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数据的可靠性、精算评估方法的波动性以及宏观管理因素与经营环境的变化。通过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公司的精算技术、加强精细化经营理念的宣导以及加强非寿险行业的精算标准建设,将能有效地防范未决赔款准备金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保险》2012,(4):7
保监会近日印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基础数据内部控制、未决赔款准备金基础数据内部控制、准备金评估内部控制以及准备金核算内部控制等进行全面规范。《规范》要求,车险案件原则上应实行报案即立案,保险公司接到报案后应及时在理赔信息系统进行立案处理,系统应设置超过3日尚未立案则强制自动立案功能。非车险案件应于报案后15个工作日内进行立案(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对于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应用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中,充分考虑了保险公司同一事故年赔款数据反复观测的纵向特征和不同事故年未观测到的特征所导致的异质性。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分层广义线性模型可以根据先验信息和经验赔款调整先验权重,并得到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精确度和估计值都非常接近的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值,且在突发事件情景下可以得到更稳定的评估值。  相似文献   

9.
未决赔款准备金是保险行业特有的负债科目,对于非寿险公司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往往成为各方博弈的焦点。本文通过从绝对偏差、相对偏差两个角度对未决赔款准备金偏差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从内部控制、精算、内部审计三个维度对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有效管理进行了探索,以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使用随机分析方法,可以得到非寿险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分布函数。基于此分布函数,提出了偿付充足率法,讨论所需计提未决赔款准备金合适的充足率要求的选择,以及使用偿付充足率法时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监管,并根据我国12家非寿险保险公司2010年和2011年的实务经营数据,分析其所计提的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充足情况。针对非寿险保险公司2010年计提的未决赔款准备金在2011年的支出情况,探讨使用充足率方法时,合适的充足率要求的确定,以及一定充足率要求下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缺口分析。最后探讨把调控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充足率,作为通过保险业传导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保险行业乃至整个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会计师》2015,(22)
<正>财税〔2015〕11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现就保险企业在执行财政部企业会计规定过程中有关计提准备金的税收处理事项明确如下:一、保险企业执行财政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后,其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  相似文献   

12.
保险企业破产主要原因是准备金提存不足。国外相关文献认为公司通过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目的有四种,但对该行为的检验方法都存在一个明显缺点,就是要等5年之后才可以研究当前行为。据未决赔款准备金估算模型,同期影响因素有保费收入与赔款支出。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建立未决赔款准备与净保费收入和净赔款支出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我国非寿险业不存在较普遍的人为调整现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未决赔款准备金分摊方法进行了研究,旨在通过合理的分摊方式确定分支机构未决赔款准备金水平,从而对分支机构经营结果进行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14.
未决赔案管理和合理评估未决赔款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加强未决赔案的管理与合理计提未决赔款对于提升保险公司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监管部门监管能力有重要意义。未决赔案非正常积压的弊端保险公司在正常的生产经营中,随时有客户出险报案、随时有案件在查勘定损等处理环节、随时有案件在结案支付赔款。在某一时点,存在未决赔案是  相似文献   

15.
为度量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结果的波动性,需要研究随机性评估方法。基于GLM的随机性方法,得到准备金估计及预测均方误差。特别地,在过度分散泊松模型中,分别应用参数Bootstrap方法和非参数Bootstrap方法,得到两种方法下未决赔款准备金的预测分布,进而由该分布得到各个分位数以及其它分布度量,并通过精算实务中的数值实例应用R软件加以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两种Bootstrap方法得到的参数误差、过程标准差、预测均方误差都与解析表示估计的结果很接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的产险公司2003~2009年财务数据,采用面板数据建模实证分析了我国产险公司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以达到盈余管理的动机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盈余修饰、净投资收益率和承保业绩作为调整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动机在我国产险公司上市前后均比较显著,其中净投资收益率影响作用最大,税收筹划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利用我国产险业2001--2005年的财务数据,本文采用盈余频率分布模型,发现产险公司存在盈余管理现象。在此基础上,本文实证分析产险公司赔款准备金与盈余管理及其他财务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揭示公司调整赔款准备金的动机。结果表明,产险公司存在利用赔款准备金评估方式修饰盈余的动机。当承保结果不佳、赔付恶化,或者投资收益较低时,产险公司会低估赔款准备金,虚增账面盈余。应对监营也是产险公司利用赔款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诱因。中、外资产险公司税赋动机存在显著的差异。2005年赔款准备金评估方法的改变并未显著减弱产险公司利用赔款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但赔款准备金提取的谨慎程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法定规则下IBNR准备金评估过程为起点,介绍企业会计准则2号解释下IBNR评估方法的区别,最后指出目前方法下我国财产保险公司计提已发生未报案赔款准备金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基于所采用理论方法和样本数据基础,本研究的结论表明,在现行规则下IBNR提取方法存在过多人为控制因素,可能造成恶意修改,建议参照国际通行的评估方法,尽快制定明确的计提IBNR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非寿险赔款准备金对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和财务决策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准备金评估方法通常基于汇总的流量三角形数据进行建模,没有充分利用个体索赔案件的信息,且存在参数过度化、难以处理大额赔款和负增量赔款等问题。本文基于每份保单的个体索赔信息,使用随机森林和XGBoost等机器学习算法对案件的赔付状态、赔付金额分别建立了预测模型,改进了传统准备金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赔付状态的因素主要是结案状态、报案延迟等跟案件相关的信息,而影响赔付金额的因素则主要是历史赔付金额等反映出险事故严重程度的信息。本文最后还给出了RBNS准备金的预测分布,其结果更加接近准备金的真实值且方差更小,表明在非寿险RBNS准备金评估中,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个体索赔准备金评估模型优于传统的准备金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利用我国非寿险公司2001~2007年的财务数据,采用分位数回归方法探讨非寿险公司赔款准备金调整的动机,并比较非寿险业务准备金评估方法改变前后公司实现盈余管理动机的差异。研究发现,非寿险公司存在实现盈余管理的现象,相比规避递延税收的目的而言,管理层故意调整公司当年赔款准备金数字进行盈余平滑的动机更为显著。当公司当期盈余表现差于前一期时,管理者倾向于低估当期赔款准备金提升账面盈余;若当期盈余表现优于前一期时,则高估准备金平滑盈余。在当年承保业务不佳,赔付率较高时,非寿险公司具有低估准备金掩饰承保质量的动机。2005年非寿险业务赔款准备金评估方法的改变,显著增强了非寿险公司利用赔款准备金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