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近两年来,我国一般贸易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353.7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57.1%;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831.4亿美元,是上年的2.35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63.3%。一般贸易顺差激增加大了外汇储备压力,加剧了人民币升值预期和通货膨胀压力,影响国民经济的平稳健康运行,使得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为摸清一般贸易顺差激增的现状和形成原因,进而厘清抑制一般贸易顺差激增的策略建议,日前,我们以盐城市为例,对该市2006年一般贸易顺差激增情况进行了调查。[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来,我国一般贸易持续顺差,且规模逐步扩大。2005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353.7亿美元,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达57.1%;2006年一般贸易实现顺差831.4亿美元,是上年的2.35倍,对整体贸易顺差增长的贡献上升到63.3%。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顺差运行格局。国际收支持续大额顺差,不但增加了国际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加大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加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一、当前我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是本轮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的结构性失衡1990-2006年的17年间,我国国际收支有14年为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同时出现顺差。从经常项目顺差、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规模变动趋势看,经常项目顺差自2002年开始规模呈不断上升态势,2005年突破1000亿美元,增速明显加快,2006年继续向上达到2499亿美元。经常项目顺差占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自2005年开始明显攀升,到2006年达到96%的近年新高。2007年1-8月份我国实现贸易顺差达1617.58亿美元,同比增长70.6%,预计经常项目顺差仍将继续增长。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在2004年达到1107亿美元的高点之后,2005年、2006年呈持续下行态势,2006年其顺差额仅有100亿美元,在国际收支总顺差的比重降到了4%。国际收支结构性失衡与我国本轮经济增长的特征有关。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在经济周期的后期,前期形成的生产能力往往形成大幅出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我国国际收支持续性的双顺差,造成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与超适度规模。本文分析了外汇储备的超适度规模对我国货币政策运用带来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均大幅增长,多年的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也给人民币升值带来巨大压力。最近美国在G20会议上即将大额贸易顺差看作汇率低估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各个项目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降低顺差,有效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6.
细心关注我国对外经济运行的人会注意到,2002年和2003年我国外汇收支出现了两个特别鲜明的特征:一是贸易结售汇顺差的增长远高于贸易顺差的增长;二是个人结汇呈现历年来罕见的高速增长。上述两个因素成为直接推动我国结售汇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重要渠道。笔在此拟结合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后一个特征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持续了数年的中国对外贸易顺差并没有因为全球经济的恶化和外需的钝化而放慢自己急行的脚步。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贸易顺差达689.2亿美元,扩大56.4%,其中6月份贸易顺差额为317.3亿美元,单月顺差额度猛增至三年半以来的最高点。顺差形成的常规机理就是出口大于进口。  相似文献   

8.
一、坚持将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外汇管理的中心任务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量顺差,2006年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初步判断,如果宏观经济政策不作大的调整,预计2007年外汇形势仍可能延续长期以来的顺差格局,经常项目尤其是贸易顺差可能维持较高规模,境外资本净流入仍将持续。对我们这样一个处于体制转轨时期的发展中大国来说,保持一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遏制双顺差和对外资产增长失控,从对外经贸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减少、取消过度激励出口的措施,将出口激励措施重心从扩大出口数量转向优化出口结构,同时扩大进口,削弱贸易顺差过快增长势头。  相似文献   

10.
该文讨论了在我国对外收支“双顺差”的格局下,汇率与对外收支“双顺差”的关系以及对外收支对国内货币供求的影响,然后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IS-LM-BP模型探讨了应对“双顺差”的汇率政策选择。探讨了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何时升值以及如何升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际收支余额变化与宏观经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国际收支从10%盈余到基本平衡的过程中,经济中的产出、投资、消费、就业会出现何种变化。本文发现经常账户的盈余会造成投资水平的下降,进而会影响到真实经济增长。如果我国能把国际储备转换成真实对外购买,则消费率和真实经济增长率都会得到提高。另外,人民币真实汇率年调整7%-10%对就业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汇改后中国对6个主要经济区域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的确导致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但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是影响我国贸易收支的唯一变量,中国的实际收入增加也会导致我国贸易收支恶化,中国实际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减少0.0835%;贸易伙伴国实际收入的增加则会改善我国贸易收支,贸易伙伴国GDP上升1%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加0.138%。  相似文献   

13.
过去十年,全球性不均衡问题逐渐成为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中心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外部失衡问题,研究了2008年后促使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下降的影响因素,预测了中国外部顺差的走向。本文认为,未来几年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将保持适度。外部失衡不能反映当今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特征。随着中国国内经济越来越依赖投资的拉动,内部失衡问题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4.
秦斯 《中国外资》2009,(24):94-95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中国在劳动力及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得进出口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飞速增长。随着中国每年巨额的贸易顺差,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所采取的贸易壁垒措施也急剧增加,频繁提出反倾销中诉。我国企业在面对应诉与否之间有着很大问题,本文从反倾销会计角度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两方面得出了关于应诉决策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在边境贸易、跨境贸易和货币互换等方面已见成效。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国际地位的变迁,人民币应当从便利贸易投资的结算工具发展到多方位的国际使用。可以借助国际金融市场使人民币成为重要的投资品种和金融工具。应探索成立境外人民币结算中心,发展人民币衍生产品。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是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条件.而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有助于推进上海金融市场的开放,有助于提升上海金融市场参与者国际化程度及化解金融风险。因此,应加快推进人民币“走出去”,为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6.
孟芸 《中国外资》2010,(4):18-19
目前我国自由贸易化进程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并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自由贸易区战略”,研究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双边贸易的影响逐渐成为热点。本文借助贸易引力模型,对2007与2008年中国与17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进行实证研究,得出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还介绍了目前中国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情况,最后对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国际化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它一般要经历贸易结算功能的国际化、金融交易职能的国际化和价值储备职能的国际化三个阶段。影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经济因素归结为四个方面:中国出口贸易规模占全球比重、对外投资额所占全球的比重、金融市场的发达与开放度才及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人民币的国际化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深入推进,同时中国对外投资的发展能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对外投资的视角看,为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应该在对外投资区域、投资产业及投资方式作出重大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已经成为了一项国家战略,而保险业在其中则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保险起源于海上国际航运,并已成为国际航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促进航运、贸易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保险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和银行、证券业一起共同拉动,产生协同效应,才能真正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往往要具备一定的金融规模、较高的金融效率以及金融交易的安全性、金融交易的国际化等基础条件,围绕“两个中心、一个试验区、一个基地”的要求,上海保险业正在积极推进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FAVAR模型,根据中美两国1985-2010年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升值能否纠正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退税和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对中国经常项目顺差的带动作用显著,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反向调节效果不明显;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跨境资本在中国境内存在较高的投资回报率预期和套利收入,能够有效削弱国际资本对购买力损失风险的敏感性,使得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表现出较强的内生性;在人民币升值作用受到制约的条件下,中国人民银行在追求宏观经济目标时将面临"三难选择",希望通过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成效不明显,应通过结构调整最终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伟 《海南金融》2005,(9):19-22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考察了1978-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对外贸易的核心影响因素;无论是名义汇率还是实际汇率,都不是对外贸易的重要影响因素。事实上,中国的贸易顺差来源于中国得天独厚的成本优势以及美国对中国不当的贸易政策。因而,要解决中美之间贸易失衡问题,美国必须调整国内的经济政策和对中国的贸易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