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雪菲 《中国外资》2010,(14):48-49
汇改后汇率风险与日俱增。由于资本项目管制,我国境内外汇衍生品交易并不活跃,而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对我国汇率形成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对离岸人民币衍生品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利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期货与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之间信息传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人民币汇率现货单向Granger引导汇率期货,两市场的先行滞后关系保持在两期左右。  相似文献   

2.
胡俞越  曹颖 《投资北京》2012,(10):53-55
CME等交易所迅速做出反映,新一轮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争夺正在展开,而此时面对人民币汇率产品在岸市场的空缺,不能不让人感到焦虑今年9月17日,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推出了全球首个可交收的人民币期货。随后,CME等交易所迅速做出反映,新一轮人民币离岸交易中心的争夺正在展开,而此时面对人民币汇率产品在岸市场的空缺,不能不让人感到焦虑。  相似文献   

3.
汇改后汇率风险与日俱增.由于资本项目管制,我国境内外汇衍生品交易并不活跃,而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迅速,对我国汇率形成造成一定威胁,因此对离岸人民币衍生品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人民币汇率的现状,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利用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期货与我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之间信息传递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人民币汇率现货单向Granger引导汇率期货,两市场的先行滞后关系保持在两期左右.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5.
针对人民币加入SDR事件,运用事件研究法对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展开横向比较,探讨两个汇率市场有效性差异的根本原因,为今后汇改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汇率形成机制的差异,离岸人民币汇率市场的有效性高于在岸人民币汇率市场。  相似文献   

6.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市场波动状况和大量研究表明,原有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方式导致了市场交易价与中间价、在岸价格与离岸价格之间的长期背离,从而影响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2015年"8·11"汇改后,汇率中间价、在岸市场与离岸市场汇率走势明显趋同,汇差也明显缩小。因此,分别基于"8·11"汇改前和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离岸汇率和在岸汇率日数据,首先通过Chow检验从定量角度验证"8·11"汇改后汇率中间价、离岸汇率与在岸汇率时间序列发生结构突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使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框架下的脉冲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分别研究了"8·11"汇改前和汇改后上述汇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状况,并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前后的数据,对人民币即期CNY市场和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之间相互存在的联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实现价格的信息传导,在岸汇率引导着离岸汇率;改革之后则发现CN Y、CN H两者的汇率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两者的短期汇率互相产生了信息的双向传递性,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上调(贬值)1.9%,此举震惊了市场。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对汇率预期、资本流动、  相似文献   

10.
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和离岸在岸价差持续难以收敛,引起了社会对离岸和在岸人民币远期汇率价格发现能力的关注。本文采用信息份额法和共同因子法研究了境内外三条人民币远期汇率曲线的价格发现能力,并从定量角度研究了多个汇率的影响关系。作为结论,本文发现,离岸市场已经占据人民币远期汇率主导的价格发现贡献度,并且这个结论对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数据和不同的价格发现计算方法都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本文建议,我国应该协调人民币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市场化的时间表,并加快建设境内人民币外汇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  相似文献   

11.
丁剑平  胡昊  叶伟 《金融研究》2020,480(6):78-95
在全球宏观环境背景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机制可以为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借鉴Verdelhan(2018)的研究,通过VECM-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间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美元因素及套利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8·11”汇改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方面都显著上升,而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能力也开始出现,两个市场的一体性大幅提高;(2)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强,美元因素的影响依然要强于套利因素,这也基本符合前期研究中美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结论;(3)以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为代表的全球系统性变异因素会影响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的冲击传导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波动传导。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境外市场会推出人民币汇率,境内市场挂牌交易的外币也日益增加。本文采用VAR-MVGARCH模型,研究了人民币对12种外币境内外即期汇率之间的联动关系,发现大部分货币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要远远大于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对在岸人民币汇率升(贬)值的影响,没有任何一个货币对境内外即期汇率存在相互的波动率溢出效应。政策建议包括继续增加汇率弹性、更多的货币实行直接交易、稳步开放外汇市场、境内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境外外汇市场、发展外汇衍生产品等。  相似文献   

13.
3月末,在岸(CNY)和离岸(CNH)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较2月末分别贬值1.51%和1.31%。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日均价差为103BP,较上月下降23BP,在岸和离岸月均掉期点差为45BP,较上月下降38BP。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量环比下降;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隔夜、7天、3个月和1年期利率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4.
2021年2月,在岸(CNY)和离岸(CNH)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基本维持稳定,月末汇率较上月分别升值0.03%和贬值0.5%。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掉期点均比上月有所增加,月均掉期点差较上月增加33BP。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额较上月增加184.1%。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此次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前后的数据,对人民币即期CN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与离岸的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NDF市场之间相互存在的联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实现价格的信息传导,在岸汇率引导着离岸汇率,而在离岸市场上CNH市场逐渐起到了替代NDF市场的作用;改革之后则发现CNY、CNH、NDF三者的汇率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三者的短期汇率互相产生了信息的双向传递性,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6.
顾远 《海南金融》2021,(9):34-40
国内金融市场现有的外汇金融衍生品还不足以满足市场需求,与此同时,与人民币在岸市场相比,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迅猛,部分阻碍了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发展.由此,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应尽快推出在场内交易的人民币指数期货产品,让各类投资者在规范化标准化的外汇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套利和投机性交易,以满足避险和获利的需要,同时,进一步发挥外汇市场的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更好对冲和吸收内外部汇率波动的冲击、抑制外汇市场大幅波动,维护国内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7.
2014年,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结束单边升值,步入双向波动的新常态,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快速发展.新加坡交易所于2014年10月推出美元兑离岸人民币(USD/CNH)外汇期货、在岸人民币兑美元(CNY/USD)两款期货产品,并且成交比较活跃. 总体而言,离岸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成交量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率正相关,离岸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的发展未影响境外人民币汇率的形成,人民币外汇期货市场发挥了较好的套期保值功能.  相似文献   

18.
2022年1月,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先升后贬;日均价差(CNY-CNH)为53BP,较上月缩小10BP;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升。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和额度均较上月下降。CNH HIBOR 7天期限较上月末上升,隔夜、3个月和1年期限较上月末下降。  相似文献   

19.
2021年,离岸(CNH)和在岸(CNY)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先贬后升;年均价差(CNY-CNH)为83BP,较上年缩小53BP;三种人民币汇率指数走升。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数量和额度均较上年增长。CNH HIBOR 7天期限较上年末下降,隔夜、3个月和1年期限较上年末上升。  相似文献   

20.
2021年1月,在岸(CNY)和离岸(CNH)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总体呈先升后贬并企稳的态势,月末价较上月分别升值1.2%和0.9%,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价差较上月收窄,掉期点下行后重新反弹,离岸汇率衍生品交易量有升有跌。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总体平稳、略有波动。境内银行间本外币市场的境外机构数量和交易量均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