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量化分析中国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汇率预期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第一,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具有明显预公告效应,且在发行事件后对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下跌有短期抑制作用;第二,离岸央行票据发行对离岸人民币汇率有预公告效应和缩小人民币贬值幅度的作用,但并不能抑制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贬值趋势;第三,离岸央行票据发行使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均出现了短暂的汇率升值预期。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促进了人民币在离岸市场的使用,现阶段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仍在进程当中,人民币跨境资金流动还受到一些限制,因此人民币汇率和利率水平在离岸和在岸市场都存在差异,差异的存在主要由人民币跨境流动的难易程度决定,而且差异水平随着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而波动。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通过多种渠道产生联系并相互影响,人民币资金通过这些渠道实现跨境流动,调剂离岸和在岸市场资金池,影响离岸和在岸市场汇率、利率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为内地的发展提供了举足轻重的金融服务。近年来,我国政府力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完备金融市场的香港成为构建离岸人民币中心、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排头兵。香港已经建成了规模庞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一市场的波动和走势对在岸人民币市场的干扰和影响不可轻视,关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文章分析了在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即期汇率、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发现两两之间并不总是存在引导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前后的数据,对人民币即期CNY市场和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之间相互存在的联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实现价格的信息传导,在岸汇率引导着离岸汇率;改革之后则发现CN Y、CN H两者的汇率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两者的短期汇率互相产生了信息的双向传递性,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误差修正VECM基础模型上,引入滚动VECM模型和门限VECM模型来深入探究在岸与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联动效应的时变性以及结构性变化。实证研究发现,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8·11汇改”前后呈现不同联动效应,汇率主导地位由离岸市场逐渐转向在岸市场;汇率联动效应也会因两个市场汇价差大小不同而分为两个区制,“正常区制”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在岸与离岸汇率基本能维持长期均衡关系,“极端区制”中市场自我调节能力消失,容易出现持续贬值的情况。建议政策制定者持续监测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价差变动情况,当汇率处于失衡状态时,可调节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价差回到“正常区制”,再依靠市场自我调节功能重回均衡。  相似文献   

6.
朱华  石莉  孙妍  杨溢 《武汉金融》2023,(4):49-55
随着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离岸人民币市场的稳步推进,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之间的联动发展也逐渐加强。本文立足于我国2012年5月至2022年11月的利率与汇率价格数据,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利率、汇率联动发展视角分析利率、汇率之间的均值与波动溢出效应。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对利率联动关系,以及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和DCC-MVGARCH模型对汇率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综合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我国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联动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丁剑平  胡昊  叶伟 《金融研究》2020,480(6):78-95
在全球宏观环境背景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联动机制可以为扩大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本文借鉴Verdelhan(2018)的研究,通过VECM-BEKK-GARCH模型研究了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间均值溢出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中美元因素及套利因素的作用。结果发现:(1)“8·11”汇改后离岸人民币汇率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在均值溢出和波动溢出方面都显著上升,而在岸人民币汇率对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溢出能力也开始出现,两个市场的一体性大幅提高;(2)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对在岸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越来越强,美元因素的影响依然要强于套利因素,这也基本符合前期研究中美元因素起主导作用的结论;(3)以美元因素和套利因素为代表的全球系统性变异因素会影响离岸市场向在岸市场的冲击传导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向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波动传导。  相似文献   

8.
2021年2月,在岸(CNY)和离岸(CNH)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基本维持稳定,月末汇率较上月分别升值0.03%和贬值0.5%。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掉期点均比上月有所增加,月均掉期点差较上月增加33BP。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额较上月增加184.1%。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略有波动。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联合非对称MVMQ-CAViaR模型,对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市场间的极端风险溢出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离岸和在岸市场的极端风险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但溢出水平有限,且离岸人民币对在岸人民币的溢出更加明显;利空消息冲击比利好消息冲击引起的人民币外汇市场下挫力度更强,联合冲击会加剧市场波动;"8.11汇改"提高了两个市场极端风险的溢出水平,且汇改之后,两个市场人民币的上行风险和下行风险都明显增加。因此,货币当局要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提高在岸人民币对离岸人民币的影响力,同时应特别警惕离岸与在岸人民币的联合效应,防范人民币的断崖式贬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此次中间价报价机制改革前后的数据,对人民币即期CNY市场,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与离岸的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NDF市场之间相互存在的联动性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改革之前主要是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实现价格的信息传导,在岸汇率引导着离岸汇率,而在离岸市场上CNH市场逐渐起到了替代NDF市场的作用;改革之后则发现CNY、CNH、NDF三者的汇率存在着高度相关性,三者的短期汇率互相产生了信息的双向传递性,人民币汇率的价格发现机制不断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采用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的月度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研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汇率价差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呈正相关关系,与利差及资金存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自身的滞后一阶、在岸与离岸人民币利率之差是影响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因素.除此以外,资金存量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也会对汇率价差产生影响.因此,应进一步疏通境内和境外人民币流通渠道;货币当局应将调节利率水平作为管理汇率价差的备选政策工具;加强对跨境流动资本的监管;管理人民币汇率预期;在进一步深化国内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基础之上,培育和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2021年1月,在岸(CNY)和离岸(CNH)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总体呈先升后贬并企稳的态势,月末价较上月分别升值1.2%和0.9%,在岸和离岸人民币价差较上月收窄,掉期点下行后重新反弹,离岸汇率衍生品交易量有升有跌。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总体平稳、略有波动。境内银行间本外币市场的境外机构数量和交易量均有显著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境外人民币汇率期货概况 (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人民币汇率期货 2006年8月28日,CME推出在岸人民币(RMB)对美元、欧元、日元汇率期货和期权交易,其中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期货是主要产品。随着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快速发展,CME又于2011年8月22日推出直接标价法下标准规格和迷你型离岸人民币(CNH)对美元汇率期货合约。  相似文献   

14.
3月末,在岸(CNY)和离岸(CNH)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较2月末分别贬值1.51%和1.31%。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日均价差为103BP,较上月下降23BP,在岸和离岸月均掉期点差为45BP,较上月下降38BP。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发行量环比下降;离岸人民币货币市场隔夜、7天、3个月和1年期利率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慎扎实推进,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渐成为常态,市场风险传递较以往也愈发迅速。构建MODWT-DGCt-MSV模型,测量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在不同频次交易下形成多个尺度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离岸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比在岸更强,在岸人民币汇率长期尺度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中期、长期的动态相关性较强;在岸和离岸人民币汇率波动存在明显的集聚效应,各尺度之间大多存在波动传递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离岸人民币市场更多地作为波动溢出的源头;在岸人民币汇率在美联储加息时对离岸的波动溢出效应较非加息周期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6.
吴宇 《中国证券期货》2012,(12):312-313
随着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大以及在岸人民币市场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协调机制的逐步完善,对于离岸人民币市场可能对境内产生冲击的担心的也在逐步增加。对于这种担心,我们认为,在岸人民币市场与离岸人民币市场协调机制属于本币项下的开放,这种开放风险可控。因此,对于离岸与在岸人民币市场的之间的资本流动应以积极的心态看待,堵不如疏。更进一步的,为实现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多个人民币离岸中心,应通过资本输出以及境内企业走出去,培育真实有效的境外人民币需求。  相似文献   

17.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与在岸人民币市场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帆 《新金融》2012,(2):28-32
本文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发现,在香港市场上,离岸CNH-DF市场的出现与发展对离岸人民币NDF市场与在岸即期市场间互动关系产生影响并使之改变。这种影响的机制在于CNH-DF市场对离岸人民币NDF市场产生替代影响使得NDF的信息中心优势与价格发现功能弱化,从而使其从之前引导在岸即期市场价格的格局转变为不再引导在岸即期市场价格的格局。由于CNH-DF市场不能完全替代NDF市场,这种影响将得到延续。在这种影响的延续以及在岸市场有效性限制下将可能会产生一些问题,进一步发展在岸NDF市场是解决问题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FAVAR模型,从人民币升贬值预期、市场的流动性、市场之间收益率差异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情绪四个方面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之间汇差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以及中港之间利差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之间汇差在短期内均具有相互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地,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以及市场之间的收益率差异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之间汇差均具有正向影响,国际市场流动与国内市场的流动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之间汇差均具有负向影响,市场的波动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之间汇差具有正向影响,说明人民币并不是投资者们的避险工具。最后指出,国内因素对人民币离岸与在岸之间汇差的解释能力强于国际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Copula函数研究了人民币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之间的尾部相关关系,估计结果表明上尾相关系数和下尾相关系数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特征。其中上尾相关系数均值较大、波动性较强,而下尾相关系数均值较小,波动性较弱。这说明境内外人民币市场一体化程度显著提高,同时也表明境内外市场对人民币贬值更为敏感,在岸市场容易受到离岸市场的冲击,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修晶 《南方金融》2012,(8):17-22
本文检验了人民币在岸市场(CNY)即期汇率、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CNH)即期汇率和海外人民币无本金交割市场(NDF)远期汇率之间的交互关系。通过DCC-MVGARCH模型研究CNY、CNH、NDF三个市场汇率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不仅考虑了三个市场汇率波动性的条件异方差性,还考虑了该波动性的相关性。通过计算三个市场的方差方程,得到衡量不同市场波动溢出效应的时变相关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市场相关程度较强,信息传递较快;2007年前人民币在岸市场即期汇率与离岸市场即期汇率波动性关系不强,2007年后波动性影响显著,说明人民币国际化影响在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