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克强总理在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教育部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管理办法,各大高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开设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部分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平台和智力支持。本文将以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创业意识,提高创新创业成功率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在校大学生为导游服务群体、亲子家庭为导游服务对象的校园亲子游是旅游导游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也是在校大学生真实的创业实践模式。本文从校园亲子游和导游服务内涵出发,以校园亲子游实际项目运营为参考,通过对客群需求分析、服务线路设计、旅游现场接待、互动交流服务和服务反馈等方面优化,探究校园亲子游导游服务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人才储备的核心群体。大学生创业孵化园是即企业孵化、项目研发、学生培养、对外服务四位一体的综合实践平台,以引导大学生创新思维,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为目标,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质量。当前,高校创业孵化园建设中,存在帮扶形式简单,资金投入不够,制度管理不完善等问题,因而本文在分析以上问题基础上,提出对应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双创"孵化园质量,促进孵化园生态模式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面临着全新的社会环境,在国家积极倡导发挥创新经济引领作用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就业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帮助大学生克服创业就业心理困境,提高他们创业就业成功率,成为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系统探究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新时代大学生创业就业心理困境的积极作用和意义,并提出了面向大学生创业就业心理困境的思想政治教育措施,力求能改善大学生创业就业现状,推动我国创新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当代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相关专业知识通过在企业进行实践的过程,能够充分挖掘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同时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实现了校企双赢。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互联网+"的理念被充分运用到各个领域,在这一背景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更需要结合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分析了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研究了"互联网+"背景下的应用,以提出"互联网+"下高校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模式培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出现拓宽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领域,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和创业的能力,并鼓励学生更加了解创新的意义。但是由于传统创新和创业教育存在根本问题,如创新内容不足,创新教育形式单一,教师对于创新教育能力薄弱和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创业精神等。为了发展高校创新型的能力,为高校创新型创业人力资源创造重要责任,必须让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做"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7.
高校创新创业风兴起,利用互联网便利、快速的优势,结合旅游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商业思维,并且能够一定程度解决就业问题。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能够促使高校旅游专业与时代背景有效融合,并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保障学生具备专业素质以及创新思维[1]。  相似文献   

8.
现在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将眼光转向自主创业上来,由于校园是他们一直生活的地方且又比较熟悉,校园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创业的重点偏向视角。但是由于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缺乏、资金不充足、心态不稳等缺陷,这些创业项目往往很容易夭折。本文综合这些现象提出充分利用优惠政策、营造校园创业氛围、加强师资队伍的指导建设、搭建校园创业平台、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素养等一些创业相关困境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创客空间"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受到高校的重视。民办高校需要充分利用"创客空间"来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与素质,以实现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本文首先阐述"创客空间"的内涵,然后分析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创客空间"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探索"创客空间"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与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这个时代日趋深入人心,创新创业已经不只是一个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思想解放、一次价值取向的改变。我们正处在一个技术变革的大时代当中,人们的价值观也急需重新定位,各种要素及资源都需要新的配置和整合,必然会迎来一个新的浪潮。当前在大学校园里,很多大学生走上了创新创业的路途,但是因为资金、地点等桎梏,往往创业充满羁绊,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曾经的劣势都因为新兴网络技术的兴起,而变得不再是问题,高校大学生如何利用好移动互联网,就对创业能否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试着对大学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创业项目选择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希望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有一点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大众创业"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的引导下,掀起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潮。但是,相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技能这一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弱势,导致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因此,文章与大学生创业发展现状为研究背景,结合"工匠精神"的理论知识,分析"工匠精神"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通过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进一步探讨如何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2.
市场发展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国家由此大力推行"双创"战略,促使高校都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当前,共享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经济模式,风靡全球,影响着社会的多个领域,教育领域也在其中。文章从共享经济模式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基础分析入手,重点探讨共享经济模式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四大影响: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转变发展思维、引领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大数据、助推创新创业教育构建共享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资源配置,旨在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旅游+"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进行针对性研究,提出了"旅游+"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并从教育模式、师资培养以及创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高校必须创新创业教育,发挥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优势,对课程设、教学内容、方式等进行改革,才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自身实力,从而更好的适应创业的需要。同时要加强宣传,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到政策、观念等因素的束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创新不仅仅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对于高校的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业则可推动经济、改善民生,更重要的是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由此可见,创新创业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不容小觑。本文基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鼓励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主要阐述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与因素,从而研究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旅游管理专业。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创新、创业"政策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应用的高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的不断变化与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就业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大学生创业也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的就业形势。而单反的日益普及,约拍成了一种新兴的摄影方式,个性毕业照带火毕业摄影的同时,也催生了大学生创办摄影工作室。本文以大学生创办跟踪摄影工作室的可行性为研究对象,针对大学生创办摄影工作室为毕业生拍摄写真毕业照等服务的创业项目做出一定的研究。随着单反相机的日益普及,摄影工作室这个新兴行业诞生了。电子相册等新兴产品代替了传统纸质相片,摄影工作室真正充满个人风格的写真,受到了年轻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的青睐,特推出跟踪摄影这一模式,与广大的消费者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生的"最难就业季"的来临,大学生就业难创业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她们的就业创业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本文通过对"女性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权利"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提升女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8.
"微阵地"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利途径,也是大学生创新思想观念的全新引擎。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政"微阵地"面临的困境,从而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微阵地"创新模式,以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高校网络环境,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创业教育发展,与之配套的创业服务也随之出现,目前存在缺乏认知定位、人才队伍等问题。而高校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抓手,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高校党建与创业服务工作相结合,能有效解决创业服务与目前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方式创新问题。本文以安溪茶学院为例,探讨一种"党建+"高校创业服务模式,为建设双一流高校献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大学生现实需要角度出发,在探讨高校思政教育中引入创新创业指导意义的基础上,概括出两者的关联性,最后归纳出一些实践经验,具体包括: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中植入创新创业指导模块;营造相关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二者交互联动的社会实践平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