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通过将产能利用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进行分解,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产能过剩指数,并考察了技术进步偏向、投资比重等因素对产能过剩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受生产侧与消费侧产能利用率提升的影响,中国工业总体产能过剩现象呈现下降趋势;生产技术偏向于资本,导致生产过程中偏爱资本投入,加速了投资对产能过剩的恶化程度,这在重工业行业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纠正生产过程的要素使用偏好,有利于缓解当前的产能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2.
将2008年出台的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外生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创新试点城市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地,采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城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基于要素投入规模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两个维度,就创新试点政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进行讨论。研究结果显示,创新型试点城市政策显著加速了地区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经过多项稳健性分析后被证实是可靠的;创新型试点城市技术投资挤占生产性投资,导致投资数量下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但是由于政策引致的技术创新却显著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综合来看,创新型试点城市的生产率效应远大于投资挤出效应,因而总体上对经济增长表现出正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节能"攻坚战"中避免"一刀切"问题,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对不同省份设定了差异化的节能指标,超额节能指标的去产能效应有待准确评估.本文首先利用异质性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工业企业层面的产能利用率,进而利用中央政府设定差异化节能指标这一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评估了超额节能指标对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地,本文识别了超额节能指标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企业特征和指标强度的异质性效果.研究发现,超额节能指标对产能利用率具有积极影响,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被证实是可靠的;超额节能指标在生产侧与消费侧均对产能利用率产生积极影响,且该影响随着指标强度的提升而增加,这是因为该政策改善了全要素生产率并对过度投资产生了"降温"效应.因此,适当提高当前指标有助于实现节能与去产能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正>戴建良,天津蓟县新型职业农民的优秀代表,现任蓟县农广校兼职教师,天津市蓟县中亿建良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多年来一直从事食用菌培训、示范、栽培和技术推广工作。戴建良先后荣获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蓟县优秀科技特派员、天津市农村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合作社种植食用菌3300亩,种植社员1068户,年产鲜菇14000吨,年创纯收入5000多万元,安置剩  相似文献   
5.
杨振兵  张诚 《财经研究》2015,(9):133-144
中国工业部门工资扭曲的影响因素众多,但现有研究尚未从环境规制的视角进行探讨.本文通过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工资扭曲指数,进而采用能够有效控制“内生性”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环境规制强度等因素对工资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几乎所有行业均出现了实际工资低于劳动边际生产率的“向下扭曲”现象,且工资扭曲指数经历了先升后降的“倒U形”演化趋势,不同行业的工资扭曲程度差异较大;环境规制强度的提升一方面增强了劳动边际产品价值,另一方面抑制了实际工资增长,并因此加剧了工资扭曲程度;而行业竞争强度、创新投入、外资比重和行业的资本化程度等因素的提升则有利于缓解工资扭曲现象.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要求加强环境治理,然而这将恶化工资扭曲现象,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辅助政策来维持要素市场的竞争秩序.  相似文献   
6.
<正>位于天津市蓟县下营镇的郭家沟村,依山傍水,风景秀丽。葱郁的采摘园,特色八卦蔬菜园,别致的葡萄架,静谧的垂钓园,芬芳的荷花沟,郭家沟村将塞北民居的粗犷与江南水乡的婉约巧妙结合,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民居、道路、绿色长廊,形成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果品采摘和水上游览于一体的具有塞上水乡风情特色的农家旅游示范村。优美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带给纯朴的郭家沟农民享不尽的资源。如今,生活殷实、安逸的村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有研究忽视了市场竞争等重要因素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构建的环境规制指标也有缺陷。本文首先测算了2001-2012年中国工业行业的显性贸易比较优势,并构建一个新的环境规制指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以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首次综合实证考察了除禀赋因素以外的、环境规制和市场竞争等多个不同因素对中国工业行业贸易比较优势的差异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行业整体的贸易比较优势较好,环境规制强度对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趋势,市场竞争、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创新投入对贸易比较优势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而劳动成本的升高与2008年金融危机则显著降低了贸易比较优势。重视人才战略、鼓励研发、规范行业竞争秩序对提升贸易比较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了中国工业行业的要素偏向技术进步指数,并试图通过考察相关因素对技术进步偏向的影响对上述问题进行解答。研究发现,中国工业部门整体技术进步偏向于资本,但是偏向程度呈现逐年减弱的的趋势,不同行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程度差异较大,少数行业已经出现劳动偏向型的技术特征;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要素偏向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工资扭曲和要素禀赋结构弱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而创新投入、行业竞争强度、环境规制强度与国有经济比重等因素则强化了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性;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资本偏向在更深层次上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由行业竞争所引致的“生产比较优势”和生产习惯的“棘轮效应”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课程思政”是如今高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从“课程思政”的性质及其未来发展出发,联系《发展经济学》课程建设,讨论了《发展经济学》课程中思政融入的难题。另外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情况,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课程思政”理念下《发展经济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思路,指出了发展经济学与课程思政建设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外资企业能否适应中国的文化非正式制度关系到投资的成败,然而现有研究对此关注甚少。文章采用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测算并比较了2005-2012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工业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进而采用能够有效控制内生性问题的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文化非正式制度及其他因素对外资企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中国工业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文化非正式制度和创新投入对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动态延续效应较为明显;出口对外资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不明显,而劳动成本的提升、两税合并政策对外资企业技术效率产生了消极影响。政府应关心外资企业生产状况,充分利用文化非正式制度催化剂的功能,积极促进外资企业与内资企业的文化交流,以提升外资企业的生产效率,保证经济健康、有序、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