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67篇
财政金融   146篇
工业经济   61篇
计划管理   643篇
经济学   761篇
综合类   716篇
运输经济   9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576篇
农业经济   1503篇
经济概况   77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75篇
  2022年   130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20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320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434篇
  2010年   325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6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The “industry nurturing agriculture” reforms and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ccession led to dramatic growth in public expenditure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 This article aims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public expenditure and trad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for 2004–2015. A semi-parametric production function with shape constraints is introduced to derive more accurate productivity before the productivity determinants are analyzed with an emphasis on public expenditure and trade. The empirical result shows that public expenditure and export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while imports have no significant effects. Policy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side reforms.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tests the hypotheses of convergence to a single level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and a steady state of TFP growth rate in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 Based on multilateral TFP estimates we found that China’s agricultural sector has rebounded in recent years from a slower TFP growth in the 2005–2007 period. While convergence test results confirm a “catch-up” effect that provinces with lower TFP levels tend to grow faster than others, estimated rates of β convergence are conditional on how we capture the heterogeneity effect across regions. The rates of β convergence range from 0.016 to 0.039 under different model specifications. Estimates show that higher growth rate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R&D, and intermediate goods density (per unit of labor) can enhance TFP growth. Unfortunately,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n overall σ convergence, indicating that TFP levels are not converging except in the South region. It implies that to catch up with leading provinces, it would require extra efforts for those lagging behind by increasing their region-specific research investment, promoting rural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nd enhancing embodied technical change.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指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实现图书馆组织的系统化、网络化,藏书结构、技术方法、服务手段的现代化,干部结构的合理化,人员的专业化,管理的科学化。其内容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的需求而不断改变和充实。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辽宁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现状,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电子商务与第一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形式全面的理论梳理, 研究总结了二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基本规律,即纵向扩张和横向扩张,并对中国农产品企业扩张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对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扩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有效金融监管与我国金融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凤华 《改革与战略》2008,24(10):85-87
有效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管当局为实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鼓励市场创新目标而进行的效率和效果并重的金融监管。基于对国际经验教训和我国金融现代化基本特征的现实考虑,我国应通过对金融监管体制的审慎调整与变革,通过树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构建和混业经营相适应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加速培育有效金融监管的外部条件等措施,不断加强有效金融监管,稳步推进金融现代化,并以此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周新华 《改革与战略》2008,24(2):16-19,137
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构成了亚洲东方文化的主体。在这三大文化圈中,中国、印度和沙特阿拉伯无疑是各自文化圈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从地域上也都是区域性的大国。它们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和效用在各自区域内都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在迈向现代化的征途中,中国、印度、沙特因现实国情和历史各异,致使实现现代化的方式和选择的社会发展道路存在着明显差别,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工业化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发展是新古典经济学传统农业改造的核心思想,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以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来看,中国农业问题的症结是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农业产业化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及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也有一个生存、发展的制度变迁过程。本文在研究了合作经济及农村金融组织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法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在法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生存条件、制度变迁及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知识就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乡镇经济的发展已不仅是地方政府、乡镇企业的责任,农业院校在履行其育人、科研功能的同时,更应该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为乡镇、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推进作用。文章以位于吉林市昌邑区左家镇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为例,分析农业院校在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所在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将有高等教育辐射的左家镇与没有高等教育辐射的土门岭镇在人均收入、农林牧渔各项产值等方面进行比较,用翔实、准确的数字表明:农业院校是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