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3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23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构建地方税体系。资源税、房产税改革,是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地方税体系的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资源税、房产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本文对资源税、房产税改革的背景、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源税、房产税改革的目标和框架,最后,在既定的改革目标和框架下,分析了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2.
刘尚希 《财政科学》2021,70(10):5-8
财政知识的传播有助于推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形成良好的关系,增强国家的凝聚力,提升国家的治理水平.财政知识传播能够为财政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思想源泉,为财政政策、财政改革有效落实提供助力,是财政知识继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路径.在财政知识传播过程中,应该用好通讯员制度,不断完善、创新工作机制,让财政知识更好地从财政一线和财政实践中来,建立智库联盟平台系统,更好传播财政知识.  相似文献   
133.
谈到“大国财政”,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新提法.其实,中国的“大国财政”已经在实际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只不过全社会对此缺乏足够的意识和认识,亟需转变观念. 首先是理念上需要改变.过去讲财政,多从一般的意义上去理解,不区分“大国”还是“小国”,但是在全球化的视角下,大国和小国财政所发挥的作用不一样,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尽相同.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地广人多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在综合实力上的大国,必须从观念上有意识地审视在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大国财政的作用.如果连大国财政的意识都没有,就谈不上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担当.  相似文献   
134.
财政政策既可以解决短期问题,也可以增强长期后劲,两者可以兼顾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可以这样描述,区域性与整体性在同时强化。区域性的特点指的是,当前经济的区域性分化非常明显。从大的方面讲,东、中、西部发展特点不一样。从小的方面看,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发展的特点也不一样。再从更小的方面来看,上海的发展和江苏、浙江这些省份不一样。呈现出来多层次、区域性的特  相似文献   
135.
城镇化不是单一的经济过程.而是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复合转型的过程。如果把人类社会比作一个有机体,那么城镇化就不只是社会这个有机体发生的种种物理变化。如空间、状态的改变,而且还包含着种种聚合、分解和再聚合的类似化学变化过程,会给这个社会带来许多不曾有的新东西,  相似文献   
136.
在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这样一个社会氛围下,"民生财政"也成为当今的一个热门词汇,与此相伴随的还有"民生支出"、"民生工程"等耳熟能详的说法。当民生成为一个可以到处贴的标签之后,民生的含义就已经变了味,民生财政似乎也变成了一个应景的说词,成了一个口号。从各省公布的所谓民生支出比例来看,口径各不相同,差距很大,有的省份民生支出达到70%、有的  相似文献   
137.
财政风险是政府未来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未来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文章在进行政府双重主体假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分两种不同层次财政风险的观点,并对政府的公共主体身份所承担的财政风险的性质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8.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交易过程中因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层次论来分析,可分为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宏观金融风险属于公共风险,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微观金融风险属于个体(私人)风险,其责  相似文献   
139.
一、“海峡西岸”问题的提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新的经济格局逐渐形成,传统的东、中、西经济格局逐渐被新的经济圈经济格局所接替,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圈、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新的区域经济板块异军突起。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求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依托市场机制,运用各种资源,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支持弱势地区发展,缓解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形成全国统一市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内部相对落后的“海峡西岸”如何加快发展问题便应运而生。海峡…  相似文献   
140.
经济形势和金融风险是相互关联的,需要构建一套新的认识论基础。当前,中国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叠加蓬勃发展的数字科技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逻辑、运行逻辑、治理逻辑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这意味着学术界习惯采用的基于事实与结果的传统分析框架以及基于过去和现在的预测方法在经济领域已经不再适用,需要从风险转化与演变的视角来看待各类经济问题。可以说,公共风险已逐步成为一个分析经济问题的重要参照,应更多根据风险情景来采取基于预期和行为模式的政策措施。对金融风险的防控,同样需要导入公共风险思维,注重区分微观金融风险与宏观金融风险,并进一步明确政府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中的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