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51篇
综合类   24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2007年,我国的财政改革总的是围绕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促进科学发展;二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无论是经济的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国家财政应该,而且也可以发挥重大作用。与此相适应,2007年财政改革在多个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这些进展,有的体现在理论和政策准备方面,改革的思路进一步清晰;有的反映在收支结构的变化之中,公共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也有的展现在体制和政策的变革之中,制度、规则与政策更加合理。从变化的显著性程度来看,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重心的财政结构性改革在2007年表现最为明显;其次是以税收为主体的公共收入制度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72.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路径和方案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73.
论部门预算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门预算是由政府各部门编制,经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报立法机关审议通过,反映各部门所有收入和支出的公共收支计划和法律件。部门预算作为公共财政框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两个理论基础之上:一是财政的公共性理论;二是政府部门间财政关系理论。可以说,这是部门预算改革的目标、方向和任务得以确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4.
财政风险: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80,自引:3,他引:80  
政府既是一个经济主体 ,也是一个公共主体 ,本文从公共主体身份出发 ,构建了一个财政风险的理论分析框架 ,区别于政府以经济主体身份承担的财政风险。财政风险是私人风险转化为公共风险时的产物。财政风险的大小与制度变迁的速度有关。评估财政风险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 ,二是政府应承担的公共支出责任和义务 ,就债务论债务是没有意义的。我国的财政风险处于发散的状态 ,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原因在于制度缺陷导致的“风险大锅饭” ,破坏了收益与风险对称的基本规则 ,从而形成了一种风险累积和集中的机制。今后改革的重心在于建立不同层面的风险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5.
1.清晰界定各级政府之间的风险责任,防止下级政府随意地向上级政府转移自身应当承担的财政风险。对于最低限度的不可避免的救助,应建立一种制度安排,让下级政府清楚地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上级政府才会救助,强化各级政府规避风险的动机,提高其防范风险的努力程序。  相似文献   
176.
要回答“收多少税、如何收税”等问题。仅仅从税收自身是找不到答案的,这必须从公共财政中来寻求。我国财政改革以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为目标,这意味着两个基本面的重新定位:一是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定位;二是政府与公众关系的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77.
构建和谐社会与当前财政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其中蕴含着当代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转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各项改革及政策都必须围绕这个任务和目标,作为政府手段的财政自然亦不例外。从公共财政的工具价值来说,它与和谐社会目标有内在的统一性,即手段与目标之间具有充分的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及其程度,既表明财政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具有广阔的空间,同时又标注了财政作用的边界。  相似文献   
178.
刘尚希 《发展》2014,(1):11-13
当前社会各界对财政改革的期待很高,希望有所突破。其实,与其说是对财政本身的关注,倒不如说,这是社会各界希望财政改革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杠杆效应,以此来全面推动我国各方面的改革。在经济领域全球都在去杠杆,而唯独在改革方面倒是希望有更大的改革杠杆效应。  相似文献   
179.
不确定性是世界的本质。深入研究不确定性,对于应对当今世界大变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大变局是以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为特征的。不确定性问题涉及到哲学、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不确定性也成为经济学分析的重要概念。搞清楚经济学对不确定性的研究脉络,有助于看清楚当今经济学理论与风险社会的匹配性。数学在解释和预测不确定性的经济现实时存在局限性。当今世界所呈现的不确定性问题,集中体现到了实体现实和虚拟现实的"叠加态",这可能是今后人类社会不确定性和公共风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80.
(一)政府采购需要理论创新。近些年,政府采购进步很大,成绩非常明显。但是其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在社会上受到的褒贬不一。比如,有人说政府采购之前是分散腐败,现在是集中腐败。对于这类评价,我们需要从两面看。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对于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