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篇
计划管理   40篇
经济学   13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8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向松祚 《经济》2007,(2):42-43
挥之不去的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预期可能给中国经济带来种种反应.   其一,2006年股市暴涨,沪深股市平均涨幅超过100%,地产、金融板块上涨幅度则远超200%,是领涨股市的龙头.……  相似文献   
112.
向松祚 《环球财经》2008,(12):I0009-I0013
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世界上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The World Bank)的人非常多,而且正在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3.
2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重要报告《我国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基本成熟》,提出了我国开放资本账户的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其一,资本账户开放总体利大于弊;其二,积极推进资本账户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其三,资本账户开放风险基本可控;其四,优化资本账户开放途径,降低开放风险。  相似文献   
114.
向松祚 《新财经》2013,(7):16-16
面对中国式的流动性危机,央行此次按兵不动的策略正确。一是显示遏制期限套利和货币空转的决心;二是检验金融业应对流动性危机的能力;三是传递强烈政策信号,不会以简单放水来刺激经济。  相似文献   
115.
不久前到欧洲参加一些有关国际经济和国际货币的小型会议,所到之处,人们都在谈论中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第一、中国出口世界第一、中国进口世界第二、中国人对全球奢侈品消费的贡献第一、中国人对全球旅游业复苏的贡献第一、  相似文献   
116.
向松祚 《新财经》2013,(12):20-20
近年来,人民币“被美元化”一直是人们高度关注的重要话题。“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感受。这种现象与人民币某种程度的“被美元化”有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关系。所谓“被美元化”是指本国货币政策和货币供应量深受美元和美联储货币政策之影响,本国货币政策部分或全部丧失独立性。“被美元化”问题的要害是人民币长期单边升值和单边升值预期长期挥之不去。自2005年7月21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幅度已经超过35%。长期挥之不去的单边升值预期,给我国经济造成多重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7.
向松祚 《英才》2012,(11):32
某些国家和地区的贫富两极分化已经达到威胁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危险水平。当全球经济低速增长和衰退已经成为中长期趋势时,各国决策者和大多数学者的思维依然固执于短期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扩张。他们以为政府短期宏观政策是万应灵药,可以解决人间一切麻烦。然而,举世中央银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搞了四年多,财政刺激规模屡创世界历史纪录,全球经济却不仅没有按照决策者的期望快速复苏,反而持续下滑到衰退边缘。  相似文献   
118.
向松祚 《英才》2011,(12):36
欧债危机将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大幅度提升中国国际货币金融地位千载难逢之良机。不管喜欢不喜欢、愿意不愿意,欧债危机持续恶化,中国都"难逃干系"。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处于联系如此紧密的全球化时代,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中国第一大出口市场风雨飘摇,金融动荡,经济衰退,怎么可能是一个好消息呢?从国际货币体系竞争角度观察,假若欧元持续疲弱,美元必然持续走强。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元资金早已开始大规模  相似文献   
119.
从欧洲到中国,从英国到美国,全球到处都在谈论"新金融"。9月11日,夏季达沃斯天津年会举办一场小型专题会议,辩论"战略转型:金融之未来"。与会者是全球知名的重量级银行家,包括JP摩根集团全球投资银行业务总管  相似文献   
120.
向松祚 《环球财经》2012,(10):10-10
伯南克的美联储如期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根据美联储9月13日发布的正式公报,第三轮量化宽忪包括如下举措:第一,每月新增购买400亿美元联邦机构发行的抵押债券,主要是联邦房贷机构发行的债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