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58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贸易经济   1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文中从介绍工作流的概念入手,分析了引入工作流的必要性、典型的工作流介绍及工作流实例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电力特点,介绍了工作流在电力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前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供应链(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电子商务;业务流程重组(BPR);建立以工作流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平台,可以实现方便、快捷、灵活的系统集成。  相似文献   
72.
文章以供电成本为研究对象,以成本动因理论和标准成本法为理论基础,在分析电网企业预算编制难题的基础上,采取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电网企业业财联动预算形成机制,重点探讨了业财联动的内涵、供电企业成本开支范围的确定、供电成本预算标准的建立、预算模型的构建,展示了机制构建的具体成果。在案例分析基础上对机制的实施效果和推广价值进行分析,并对该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3.
外贸依存度标志着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那么,对外开放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否能产生积极的作用,保险业是否非常需要在外向型的经济环境内发展,本文利用37个国家在24年内的面板数据就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的确会影响保险业的发展,但是这一影响不是非常大.同时,由于人寿保险和财产保险的本质不同,开放型经济对人寿保险的影响略大于财产保险.  相似文献   
74.
本文基于我国财险业2009~2018年数据,用复杂网络理论模型构建了财险业承保业务网络,并模拟了承保风险传染过程,分析了承保风险对财险业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轨迹及程度。研究发现,我国财险业承保业务网络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承保风险的增加会引发传染风险,进而导致爆发系统性风险。但当前我国财险业整体稳定,只有发生1600亿元及以上的初始损失时,才会有保险机构陷入危机;当初始损失大于8500亿元时,才会有保险机构因传染风险而陷入危机。在承保风险的传染过程中,损失至少以数倍的速度下降;保险机构主要在承保风险和前两轮传染中损失较大,在后续传染轮次陷入危机的可能性极低。因此,防范巨灾风险、监管重点公司、探索巨灾转移机制并建立承保风险预警机制显得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75.
银行业的快速增长使资本充足率告急,保险业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也使保险业偿付能力告急。银行业和保险业都急需融资,并都陷入了相似的融资怪圈。本文利用熵值法、动态评价分析法和泰尔指数法,动态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寿险和财险业在2007-2010年间的综合融资能力。数据分析表明,利润是决定综合融资能力的根本因素,利润增长率是决定投资者预期的根本因素。财险业因在样本期间具有较高的利润增长率而具有明显很强的综合融资能力,而银行业次之,寿险业的综合融资能力较差。更为具体的是,银行业因具有持续较高的利润率而具有较强的内部融资能力,寿险业的债务融资能力明显偏弱,财险业因高利润增长率而具有较高的吸引资本的权益融资能力。融资渠道贡献度的分析则表明,这三个行业也存在明显的股权融资偏好,权益融资对综合融资能力的影响最大,而内部融资的影响一直较弱。差异分析则表明,寿险业因业务的复杂性而具有较大的内部差异,而银行业和财险业的表现则相对集中。而且,由于市场的调节,资金在各行各业之间能较为自由地流动,故行业之间的差异不大。金融业融资能力差异的主要来源则是行业内的差异。本文最后的结论表明,金融业只有沿着“改善经营—提高利润—增强融资能力”这一路径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脱离“融资怪圈”。  相似文献   
76.
为了分析向中国财险业投资的投资行为和投资动机的合理性,本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分位数模型,以2007~2011年间在中国经营的33家财险公司为研究样本,测度了财险公司的融资能力与融资效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投资于财险业的资金整体上是"逐利"的,不存在"融资效率悖论"。这一特征尤其在融资能力较低的财险公司中体现得更为明显。而且,投资者在制定有关财险公司的投资决策时,基本仅仅关注目标公司当期的融资效率,而不考虑历史业绩。进一步对不同的融资渠道分析,财险公司通过内部融资渠道所获取的资金是显著"逐利"的,不存在"融资效率悖论";而以债务和权益形式投向财险公司的资金则存在明显的"融资效率悖论"。这说明财险公司的外部投资者没有正确选择优秀的投资对象。根据资本属性来分析,投资于财险业的外资具有更强的"逐利性",能更为准确地选择值得投资的财险公司;而中资由于受制于信息不对称、抢占金融资源优势及"羊群效应"等原因,存在着明显的"融资效率悖论"。  相似文献   
77.
基于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不同含义,利用1985~2012年的样本数据,本文利用CF滤波法计算了非寿险三大险种的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并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比较了影响不同险种保险周期与承保周期的不同因素。研究结果发现:不同险种的保险周期基本一致,都为4至8年左右,也基本同时达到波峰或波谷;不同险种保险周期的影响因素也基本相同,主要受GDP、利率等宏观经济变量因素的影响。但是,不同险种的承保周期具有很大的差异,不但承保周期的长度差异很大,而且也并非同时达到波峰或波谷;不同险种承保周期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其中机动车辆保险的承保周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而其他险种则除受赔款支出影响之外,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不明显。因此,保险监管部门的逆周期监管应以承保周期为主要对象,并根据不同险种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8.
目前,有效防范保险欺诈的问题在保险界中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了。各国都纷纷成立了反保险欺诈的组织,并设立了相应的识别工具。但是,中国保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保险服务的工具还不成熟。本文介绍了美国ISO索赔查询工具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对如何在我国也实施有效防范进行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79.
基于战略导向的全面预算管理框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传统全面预算与企业战略不相联系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战略导向全面预算管理框架的构建,并分析了在我国实施战略导向全面预算措施和条件。  相似文献   
80.
近年来,西方不断在WTO的框架下对我国进行汇率指控。其实,货币汇率问题主要应该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而不是WTO的管辖。从国际法的视角看,我国既没有人为低估人民币汇率,也没有因此而形成特定的行业和企业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政府或公共机构更未通过财政资助的方式,给予企业任何直接的利益:西方所称的我国操纵汇率.提供出口企业补贴的指控都缺乏法律依据,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