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小氮肥企业属于系统性、连续性强,技术密集的工业企业,设备管理在其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就小氮肥企业设备的技术管理论述如下。1.抓好技术基础工作一些小氮肥厂在建厂之初就没有做好这项工作,长期存在设备图纸、技术资料不准不全的问题,设备修理完全是一种随机状态,修后既无记录存档,也不检查评价。应该按照机动工作条例规定的内容与要求,完善技术资料管理,档案  相似文献   
32.
李俊伟  李开文 《魅力中国》2011,(17):347-347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更好的实现“十二五”规划,分析了目前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的现状,找出让社区和高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以便实现和谐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3.
“企业治理”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学者引进中国,当时,它仅仅是一个学术词汇。在国企改革过程中,中国的企业治理存在不少问题,诸如股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法律自我实施机制不健全,投资者诉诸司法救济存在障碍,企业运作存在内部人控制,以市场为基础的外部治理机制发育不全、信息披露的实际质量难以保证,缺乏成熟的受托责任和企业文化,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监督不足等,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4.
陈健  陈静莹  李俊伟 《潮商》2014,(1):35-37
正人物简介1959年12月生于汕头。中山大学文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硕士、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人文学者,书法家。现任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世界宗教与普世伦理中心主任、德国普世伦理基金会(Stiftung Weltethos)特约研究员、中欧论坛(China-Europa-Forum)宗教组中方组长。其他主要学术及社会兼职有:罗马华裔学志中心(Monumenta Serica Center)特约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部兼职教授。欧洲华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  相似文献   
35.
本文针对空调行业中的工作站式生产线,从快速接头、工装板、生产线、生产工艺等方面对总装自动对接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对实现空调总装生产的省人化、省力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6.
现代社会的思想政治工作,其实是围绕着这样几个问题展开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如何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体现,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定位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如何体现,也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开展途径和载体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工作对象的变化而不断改进和创新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机理也不是局于一点一线的发展,而是在寻求思想政治工作的合理定位、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发  相似文献   
37.
38.
企业社会责任感知与期望对企业声誉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声誉受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又受到消费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期望的调节。本文从期望模型出发,分析不同期望条件下,消费者感知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在回应执政党建设面对的新形势和新挑战、研究部署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同时,提出了党的建设科学化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党的建设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与此相应,面对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也逐步提上日程。国有企业党的建设科学化就是按照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探索、遵循企业发展与党的建设相结合、相促进的规律,当前的着眼点在于确立科学化准则、明确科学化目标、探索科学化路径。  相似文献   
40.
[目的]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我国共减少贫困人口6 853万人。在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进展的背景下,对比政策实施前后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对于揭示精准扶贫政策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贫困范围广、贫困程度深的山西省为对象,基于2010—2017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前后的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不同贫困程度县(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变化。[结果]精准扶贫政策的效果主要为:贫困县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幅度约为非贫困县的3倍,而其中国家级贫困县的收入差距缩小幅度约为省级贫困县的2倍;共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的结果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对比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得到的精准扶贫政策效果,揭示出如果忽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时间的变化,则会高估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约1.5~4倍,再次证明模型的有效性。通过引入控制变量探讨政策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发现城镇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比、人均农业产值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人均土地状况会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水平的影响不显著。[结论]精准扶贫政策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效果,且对深度贫困地区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