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企业智力资本的定量测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新经济时代 ,智力资本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最为稀缺的资源。有效地对企业的智力资本进行测度和评价 ,成为当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 ,需要在明确智力资本概念基础上 ,构建智力资本评价指标体系 ,并运用德尔菲法和AHP法相结合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品牌信用度降低碳强度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曰瑶  沙楠 《山东经济》2011,27(3):107-110
根据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哥本哈根协议》的承诺,中国在202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要达成这一目标除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以及碳交易等措施外,还可以通过大力发展企业品牌,提高品牌信用度达到。共作用机制为,通过品牌信用度的引入可以增加消费者选择该品牌的概率,进而增加企业的期望收入,在资金增加的基础上,厂商有能力进行低碳技术的研发,进而有效地利用品牌溢价带来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检验检疽收费系统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目标的系统,影响收费的因素很多,包括地区外贸量、出入境货物批次、货值等。现有的预测方法一般需要大量、详尽的统计资料,而且地区外贸增长的预测作为检验检疫收费预测的相关依据。但是,由于外贸业务增长受国内外各种不可测因素影响,造成现有方法对检验检疫收费的预测与实际偏差较大,可信度偏低。实际上,检验检疫收费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既包含已知又包含未知的灰色系统,根据少量的系统特征数据,可以应用灰色预测技术挖掘系统的变化规律,得到客观可信的预测结果。本文给出了灰色GM(1,1)模型的算法步骤,将灰色预测方法应用于检验检疫行政事业收费的预测。实际结果表明,灰色预测方法非常简洁,模拟精度很高,预测的可信度比较好。因此,灰色预测方法在检验检疫行政事业收费预测中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方差风险溢价作为度量经济不确定性的代理变量,对未来多期超额收益率具有显著的预测能力.将方差风险溢价拆分为趋势项和波动项,发现两者的作用区间存在显著差异:短期内波动项起主导作用,中长期内则趋势项起主导作用.拆分后整体的预测效果有显著提升.在分析趋势项和波动项的性质时,引入了正负跳跃风险作为控制变量.研究发现,正负跳跃风险的预测能力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负跳跃风险的预测能力较强,而正跳跃风险的预测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5.
在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阶段,乡村治理是首要问题。为探索新时代的乡村治理方式,出现了"乡贤治村"的治理方式,在部分地区取得了很大成效。本文以盖州市太阳升镇老爷庙村"乡贤治村"的实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治理情况的解读分析,为我国"乡贤治村"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徐翔  沙楠 《江苏改革》2002,(10):30-31
分析新的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对其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实效性、固定松重不能满足多重主体需要、未能考虑相关表外事项及虚拟资产以及未能全面反映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21年10月,七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提出了各国发行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13项公共政策原则,其中第一条便是“货币和金融稳定”。在肯定CBDC给宏观政策调控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其中可能蕴含的风险,本文对央行数字货币给货币政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最具价值的SNS品牌之一的"校内网"更名为"人人网"后,千橡互动集团的企业战略模式引起管理学界关注.千橡互动集团采用多品牌策略,在几年时间内利用WEB2.0时代机遇,迅速创建了校内网、猫扑网等知名品牌,从而占领细分市场份额.本文以千橡互动集团的品牌战略模型为例,通过对技术同步条件下的不同互联网企业进行品牌策略诊断,最终得到企业多品牌战略的改良模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监测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变化。测算结果显示:宏观层面上,中国金融体系的巨灾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房地产业的巨灾风险指标一度超过了风险警戒阈;微观层面上,2021年下半年农商行的风险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