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12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3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召 《国际贸易》2004,(11):18-21
对中小企业作用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19世纪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规模经济的作用,大企业受到普遍重视。194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  相似文献   
72.
目前利率水平难于变动,很大程度是因为信贷管制束缚了手脚.在汇率体制改革方面,目前人民币汇率放开浮动区间已经大大落后于资本项目的开放,出现金融风险的可能性逐步加大.利率上调不会显著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而必要时准备金率上调可起到化解公开市场操作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日本和韩国债券市场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也在对本国金融体系不断进行变革,而这种变革经常以放松金融管制为核心内容。事实上,金融管制放松的结果一方面带来了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另一方面也使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上述结果的出现,无疑对中小企业融资扩大起到巨大推动作用。一、债券市场蓬勃发展弱化了日本银行业对中小企业的歧视(一)债券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来自日本银行业自身的证据众所周知,20多年以前直到2001年,日本曾经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金融改革,史称“金融大爆炸”。这场改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金融管制放松,它使…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介绍了安顺煤矿9110工作面整体设计方面和以往的断面设计上的改进,经过长时间的实践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不但减去刷帮卧底的麻烦,在设备安装,风筒吊挂以及施工风门方面都减少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采用溜煤眼的方式减少设备过风门增加不安全因素,从而为后期工作面形成后减少风桥的施工,直接采用隔离墙与回风联巷搭接形成独立的系统,施工隔离墙铺设轨道均可以达到质量标准化的要求,取得了显著的施工效益和提高了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75.
本文认为,小企业之所以存在融资缺口,从其自身原因来看,关键在于它与银行之间存在信息距离。美国小企业融资实践表明,发展关系型贷款,广泛运用信息技术,直至实现小企业信息规模化,对于解决其融资困境意义重大。就我国而言,上述手段的现实意义更加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76.
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利率政策不但具有对所有行业“一视同仁”的一般性特征,而且与准备金率这种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在治理宏观经济时以温和称,但这不等于说可以小视利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曾经先后制定过十次“五年计划”,这些计划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历次“五年计划”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实力显著提高,并且开始逐步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核心。1978—2004年,中国GDP年平均增长9.5%,通货膨胀率6%,经济增长速度令人瞩目,物价水平变化基本温和。而此次“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出台,正是要在历次“五年计划”的基础上,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描绘蓝图。  相似文献   
78.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对科技投资的方式始终以科技贷款为主,股票市场融资、风险投资等其他投融资方式发展迅速,但规模依然有限。目前存在科技贷款相对下降、小企业贷款难、融资渠道单一、缺乏健全有效的政策性金融扶持机制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进行金融体制创新,在既有科技投入渠道的基础上,建立起以“市场引导投资方向,政府改善政策环境,企业作为投资主体,金融作为主要手段”为宗旨、全方位、多层次、全手段的科技投资金融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9.
我国金融体制经过10年的改革与发展,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已经初步呈现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货币政策独立性和科学性有所加强,金融宏观调节方式初步实现从直接调节向间主权,同时应增强中央银行大区分行职能.  相似文献   
80.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世界上已有约100个国家(地区)建立起自己的信用担保体系,成为一种扩大中小企业融资的长期通行模式。由于这些担保机构的资金来源、管理模式、担保比例、放大倍数以及担保费率表现各异,因此它们的运行绩效也有很大差别。本文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力求为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制度设计在风险与覆盖面之间找到一个较好结点,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