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7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7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王菁华 《特区经济》2007,74(12):287-288
而可转换债券交易特征不易确定性又使可转换债券的确认、计量等问题成为会计难题之一。本文试图对可转换债券经济实质的界定、初始价值分离确认等问题的研究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42.
龚朴  王菁华 《财贸研究》2007,(1):140-144
本文在对业已存在于会计实务界和会计理论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交易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经济实质所在,指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兼有债性、股性和转换期权三重特征的复合金融衍生工具。认识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经济实质是对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条件,是研究可转换公司债券问题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43.
在乌拉圭回合之前,GATT成员中滥用保障措施的现象就已成蔓延趋势.正是为了制止这一危及关贸总协定规则体系的现象,乌拉圭回合专门设立了"保障措施"这一谈判议题,其目的就是要使GATT第十九条的规则更为具体化、更为明确化及更具有监控性,将保障措施行为约束在其合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4.
会计中介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市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宁波会计中介组织发展迅速,但也存在市场发育不健全、供需不均衡等等问题。寻找供需平衡点,弥补会计市场供需平衡是宁波会计中介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可供选择的路径有:合伙制、战略联盟、双向开放等。  相似文献   
45.
改革教学模式是联合升本院校过渡时期需要突出解决问题中的重点,但由于过渡时期教育教学的特殊性,决定了既不能一味照抄照搬成熟本科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一贯沿用原来专科的教学模式,必须结合过渡时期的特点,架构适合新升本科院校过渡时期人才培养双重性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本科教学模式为引导—讨论型,专科为情境—达标型模式,这种二重结构模式同步协调并行。  相似文献   
46.
为了满足大中城市蔬菜的高需求,稳定蔬菜价格,解决城市居民买菜贵的问题,应重视发展城郊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47.
一、知识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学的差异 近年来,有关知识经济的文献呈爆炸式增长,关于知识经济的讨论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这场如火如荼的讨论中,大部分经济学家则以冷眼旁观的态度置身于讨论之外,这与以往经济学界对于热点问题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48.
王菁华 《商》2013,(17):37-37
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可谓是有目共瞩,高速公路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承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功臣之一。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对高速公路的兴建力度,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存在于道路交通体系当中。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与技术支持,加强对高速公路的经济管理,对于规范高速公路建设行为,提高高速公路质量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以浅析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体制及措施为题,从高速公路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出发,阐述高速公路经济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49.
长期以来,浙江按销售收入对企业进行百强排名,然而这一排名方式存在许多弊端。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方法体系——综合点数评价体系,以此对《2005年浙江百强企业》进行了排序验证,发现多数企业的排名产生了变化,其中10余家变化十分明显,并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0.
王菁华 《当代财经》2004,(8):115-118
西方国家90年代以来,创值率已取代利润成为公司绩效评价的主要标准,并由此掀起了价值管理风潮。我国不少学者也明确了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价值取向,进行了以EVA等指标为中心的业绩评价系统的研究。但这些并未解决什么指标最能体现公司价值,如何以价值指标为导向构建业绩评价系统,并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等问题。故本文以最能代表公司价值的总股东回报指标为核心,对现行公司业绩评价系统重新思考,以使其在评价指标、管理导向以及逻辑思路等方面有重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