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31.
本主要对贷款抵押物与抵债资产的会计处理差异进行分析,以有助于正确和运用新制度。  相似文献   
32.
苏喜兰 《新智慧》2004,(5B):53-54
2004年1月1日起在证券公司施行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证券公司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下简称“新制度”),取代2000年开始施行的《证券公司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下简称“旧制度”)。与旧制度相比,新制度更多地体现了与《企业财务报告条例》、《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的协调与统一,本拟对一些主要变化进行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33.
财政部于2006年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新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以下简称“旧制度”)相比较,资本公积的核算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拟对二者在会计科目设置及主要账务处理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以期对新准则的理解和运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4.
苏喜兰 《财会月刊》2007,(12):72-74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拟对该变化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领会和运用新企业会计准则。  相似文献   
35.
苏喜兰 《新智慧》2004,(11A):55-56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抵债资产处置时,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为真实反映经营收益,财政部《关于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收入确认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号》)规定,对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的收入按以下原则确认:金融机构在接收抵债资产时,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在未实际收回现金时,暂不计为表内利息收入,而作表外应收利息处理。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将变现收入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计为利息收入。  相似文献   
36.
苏喜兰 《财会月刊》2007,(26):30-31
本文阐述了抵债资产的定义、形成方式和核算方法,并就企业会计准则与《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中抵债资产核算规定的差异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以便于商业银行更好地领会抵债资产核算规范,结合自身实际对抵债资产业务进行科学的核算。  相似文献   
37.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是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要,正逐步受到社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