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6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9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詹向阳 《中国金融》2013,(16):18-20
商业银行要顺应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实现自身的业务转型和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2年末,城镇化率达到52.57%,较1978年底提高34.7个百分点,我国开始跨入城镇化发  相似文献   
12.
民间资本缺乏管制和宏观调控的漏损是造成当前社会资金配置失衡的主要症结,因此,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将民间资本纳入管控范围之内,宏观调控应以夯实金融体系为抓手,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更大动力和空间,要充分发挥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转型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对民间资金的管控和引导,从而让民间资本成为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又一股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2004~2005年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进行的分析和预测,提出以下主要观点:2004年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但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值得关注的新问题.即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很大;电力、煤炭盲目建设现象严重;新增贷款出现中长期化倾向:企业库存和应收账款持续增加蕴含着潜在的信贷风险;货币资金体外循环风险加大。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2005年经济金融政策的突出变化是财政政策由积极转为稳健,主基调是实行财政、货币“双稳健”政策。宏观调控目标主要有两点.一是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反弹,防止通货膨胀;二是扩大消费需求,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4.
流动资金紧张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的一个难题,但这一问题却不是仅仅依靠银行增加流动资金贷款供应数量就能解决的,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经济和体制原因。本文从经济制度的转轨与变迁,以及社会资金配置方式与经济增长、发展的内在联系等宏观视角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流动资金配置方式的变迁过程,揭示企业流动资金肾张与银行流动资金贷款高不良率等问题形成的逻辑,提出化解这些难题的整体战略思路:在宏观战略层面上,转变发展战略和改革社会资金配置方式;在微观操作层面上,改进企业、银行以及政府的微观机制,使其行为和相互关系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金融》已经走过了15年的历史.这15年的历史算不上辉煌,但却是扎扎实实地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有8亿农民,其中农业劳动力有3亿多。近几年,农业劳动力流入非农产业的数量和速度,有着惊人的增长。1986年转入乡镇企业的劳动力比1979年增加51.4%。至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已拥有8500万农村劳动力,加上从事个体工、商、运输、建筑业的农户,目前已有1亿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据统计,1979~1987年期间,乡镇企业产值以年均28%的速度持续增长,且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  相似文献   
17.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能有高效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归属关系与公司治理效率间并没有必然联系,我国国有银行制度的弊端并不在于产权归属制度及关系,而在于产权管理制度及关系。  相似文献   
18.
顺应形势 积极应对从紧的货币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要正确对待宏观调控,适应从紧的货币政策要求,自觉服从宏观调控,摆正自身利益与宏观调控的关系,辩证看待宏观调控的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双防"即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结束了长达  相似文献   
19.
股份制改革后的国有银行面临经济周期性波动、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外资银行竞争三大压力,必须主动转变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加快创新发展,推进综合经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复杂性不断增加和居民金融服务需求日益多元化,国内商业银行不断拓宽经营范围,产品创新也日益活跃,银行集团内部的资源分布也日益分散化、多层次化和复杂化。而在目前“以块为主,条块分割”管理架构下,银行内部的各种资源无法实现有效整合和高效共享,“多头营销”、“重复研发”等问题屡见不鲜,不仅难以充分发挥整体运营的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也不利于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体验。为此,构建跨业务条线的协同营销制度体系,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深化改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以花旗、汇丰为代表的西方同业在愈百年的经营变迁和改革探索中,已经建立起了与企业一体化管理和客户“一站式金融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协同营销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