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4篇
  免费   1149篇
  国内免费   492篇
财政金融   1405篇
工业经济   1317篇
计划管理   5937篇
经济学   4289篇
综合类   5012篇
运输经济   409篇
旅游经济   261篇
贸易经济   3412篇
农业经济   1900篇
经济概况   1925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522篇
  2021年   1164篇
  2020年   51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337篇
  2015年   1022篇
  2014年   1556篇
  2013年   1561篇
  2012年   2077篇
  2011年   2172篇
  2010年   2203篇
  2009年   2163篇
  2008年   2210篇
  2007年   1979篇
  2006年   1924篇
  2005年   1436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451篇
  2002年   365篇
  2001年   337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测度与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效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应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超效率DEA方法应用到生态效率测度中,对中国2000—2009年区域生态效率展开评估,并据此进行各区域类型划分,进而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此期间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但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且有增大趋势,各区域生态效率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生态效率演化规律各异,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强劲但内部各省份差异呈现增大趋势,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不足且其内部省份差异趋稳。  相似文献   
952.
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基于互惠性企业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隐性知识转移是提高组织知识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互惠性企业环境为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克服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互惠性偏好环境下个体间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要显著高于理性经济环境下的知识转移效率,改善了知识转移主体的利益支付,同时也为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创造了条件。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外部机制的激励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主体的总体存在着向互惠型知识转移主体演化的倾向,从而使互惠型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进入主导性的稳定状态,最终提高了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953.
经济圈发展模式已被众多国家和区域广泛采用。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中心核心要素作用的探讨和对这一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优化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中心整体就业水平,提高经济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为经济中心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经济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的体现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954.
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8年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正相关关系,但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个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提出实行倾斜的政策可以提高江苏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缓解区域经济的差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5.
我国将于2012年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GDP参与国际比较项目(ICP),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是否成立是我国能否顺利参与这一项目的关键。在中外购买力平价(PPP)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三变量模型,对1950~2009年间人民币汇率及其中美CPI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我国参与ICP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5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势必影响到地区之间的环境资源配置状况。对经济发展、经济公平与环境公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构建环境基尼系数来定量分析我国环境资源配置的公平状况;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环境库茨涅茨经验曲线假定,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均GDP、经济基尼系数对环境基尼系数的影响。我国1996~2008年SO2省际排放差异的实证研究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基尼系数变大的同时,环境基尼系数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57.
根据1990—201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FDI在制造业的投资额(FM)、FDI在服务业的投资额(FS)、FDI在房地产业的投资额(FRE)及在教育领域的投资额(FE)的统计数据进行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认为长期看,外商在制造业的投资额(FM)和在服务业的投资额(FS)的增加导致全国GDP的增加,外商在房地产业的投资额(FRE)以及在教育领域的投资额(FE)与GDP反向变动;短期看,对全国经济发展的短期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是FDI在服务业的投资额(FS)、在制造业的投资额(FM)和在教育领域的投资额(FE)以及在房地产业的投资额(FRE)。建议以国务院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为导向,积极利用外资及优化外商投资结构,在发挥外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的同时尽量减少外资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58.
中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现金先行约束.在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中通过现金先行约束引入货币冲击符合中国经济运行特征.笔者在真实经济周期理论框架内分析了外生货币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货币发行冲击主要影响消费、投资和通胀率的波动,而其他主要经济变量(产出、就业等)的波幅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959.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美平 《当代财经》2011,(11):105-111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近期提出的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的产业,因此,技术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路径的视角,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技术创新路径的共生模式。该模式能够把自组织创新、集合原生创新、次生模仿创新整合到最佳技术创新状态,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成长。  相似文献   
960.
在介绍娄底市体育公园概况的基础上,以满足“功能需求”、融合“场地条件”、实施“化整为零”策略、营造“森林围园”、打造“文化隐脉’’为其总体构思,并以体育健身、崇尚自然、生态养生为设计理念,从景观分区、重点景区设计、竖向设计、交通流线和停车场设计、植物规划设计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体育公园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