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90篇
  免费   1117篇
  国内免费   493篇
财政金融   1406篇
工业经济   1322篇
计划管理   5956篇
经济学   4317篇
综合类   5034篇
运输经济   413篇
旅游经济   261篇
贸易经济   3420篇
农业经济   1921篇
经济概况   1942篇
邮电经济   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07篇
  2022年   522篇
  2021年   1166篇
  2020年   516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33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340篇
  2015年   1027篇
  2014年   1562篇
  2013年   1564篇
  2012年   2087篇
  2011年   2177篇
  2010年   2215篇
  2009年   2170篇
  2008年   2223篇
  2007年   1993篇
  2006年   1937篇
  2005年   1443篇
  2004年   728篇
  2003年   453篇
  2002年   369篇
  2001年   344篇
  2000年   162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自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要求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做出更多贡献的呼声越来越大,我国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也越发关注。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有了初步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样本企业的数据研究,分析了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现状,并从员工、股东、客户、供应商、政府、社区、社会公益事业及反商业贿赂等方面研究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现状。通过对我国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管理的现状分析,我们认识到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认知与实施方面与国外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为缩小这一差距并提升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水平,我国企业应重视社会责任管理,把社会责任融于企业的使命、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及评价等各方面,实施企业的全面社会责任管理。  相似文献   
922.
创新系统范式的古典解释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技术创新理论和管理实践的进一步发展,系统论和复杂网络科学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创新理论研究已不再局限于熊彼特理论的传统线性范式,创新系统范式愈来愈受到专家学者的认可和重视,标志着创新系统理论的成熟与发展。以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为依据,创新系统范式依次经历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微观到中观、最后至一体化的过程。本文运用技术创新的系统范式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分析,探析技术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剖析国家、区域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的内涵、本质及其演进路径;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的创新实践,深入阐释不同创新体系或网络的结构、要素、功能及动力机制,并重点分析了当代创新系统范式研究中复杂网络和小世界模型的作用机制,提出创新系统范式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923.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非理性假设存在着较高的现实意义。互惠性理论的提出不仅动摇了传统经济理论的基础,也促进了管理理论与管理行为的变革。互惠性理论从一个侧面为行为经济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巩固了行为经济学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卓越性地位。  相似文献   
924.
本文主要对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这种违规行为的监管进行了博弈分析,并使用基于主体建模的动态仿真方法在Swarm仿真平台上建立了仿真模型,同时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指出,严厉的事前监管、完善的上市公司管理制度以及更高的监管者素质可以有效地杜绝机构投资者侵害违规行为的出现。本文通过运用经济仿真方法对股票市场具体违规行为监管问题进行研究,将股票市场监管、博弈论与经济仿真这三个研究领域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对股票市场监管的研究手段,在经济学研究中做出了一定有益的探索。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25.
中国区域生态效率测度与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效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测度指标,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应用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超效率DEA方法应用到生态效率测度中,对中国2000—2009年区域生态效率展开评估,并据此进行各区域类型划分,进而从全国及东中西三大经济带视角研究区域生态效率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在此期间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呈稳定上升趋势,但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且有增大趋势,各区域生态效率同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生态效率演化规律各异,东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强劲但内部各省份差异呈现增大趋势,中西部地区生态效率提升动力不足且其内部省份差异趋稳。  相似文献   
926.
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基于互惠性企业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是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隐性知识转移是提高组织知识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互惠性企业环境为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从而克服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诸多障碍。互惠性偏好环境下个体间隐性知识的转移效率要显著高于理性经济环境下的知识转移效率,改善了知识转移主体的利益支付,同时也为互惠性企业环境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演化博弈分析创造了条件。演化博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外部机制的激励下,组织隐性知识转移主体的总体存在着向互惠型知识转移主体演化的倾向,从而使互惠型个体间隐性知识转移进入主导性的稳定状态,最终提高了组织隐性知识转移的效率。  相似文献   
927.
经济圈发展模式已被众多国家和区域广泛采用。经济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发挥作用的决定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生产性服务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中心核心要素作用的探讨和对这一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产性服务业能够优化经济中心的产业结构,增加经济中心整体就业水平,提高经济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能够为经济中心吸引高素质人才。因此,经济中心城市核心作用的体现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相似文献   
928.
基于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方法,对江苏13个地级市的地方财政科技投入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8年间,地方财政科技投入对地方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正相关关系,但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各个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提出实行倾斜的政策可以提高江苏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江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缓解区域经济的差异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29.
我国将于2012年通过购买力平价换算GDP参与国际比较项目(ICP),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在长期内是否成立是我国能否顺利参与这一项目的关键。在中外购买力平价(PPP)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三变量模型,对1950~2009年间人民币汇率及其中美CPI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旨在为我国参与ICP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930.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逐渐扩大,势必影响到地区之间的环境资源配置状况。对经济发展、经济公平与环境公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通过构建环境基尼系数来定量分析我国环境资源配置的公平状况;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环境库茨涅茨经验曲线假定,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人均GDP、经济基尼系数对环境基尼系数的影响。我国1996~2008年SO2省际排放差异的实证研究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基尼系数变大的同时,环境基尼系数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