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8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27篇
财政金融   3177篇
工业经济   1738篇
计划管理   5427篇
经济学   5033篇
综合类   2330篇
运输经济   121篇
旅游经济   169篇
贸易经济   2879篇
农业经济   1718篇
经济概况   403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篇
邮电经济   7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491篇
  2021年   688篇
  2020年   702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667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653篇
  2014年   762篇
  2013年   1282篇
  2012年   2108篇
  2011年   3198篇
  2010年   2921篇
  2009年   1790篇
  2008年   1959篇
  2007年   1710篇
  2006年   1934篇
  2005年   1810篇
  2004年   518篇
  2003年   455篇
  2002年   412篇
  2001年   393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47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991.
城市创新系统的创新综合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创新系统对促进城市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城市创新系统理论构建了城市创新系统创新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5-2008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的创新综合能力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评价和排名,同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静态创新综合能力得分进行了聚类分析,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的城市创新综合能力的特点,在对典型城市的创新综合能力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2.
提升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旅游生产要素、旅游需求、旅游企业发展现状、旅游辅助产业和政府行为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现状。构建核心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基础竞争力三个方面的我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构成因素模型,提出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强旅游业的资金支持、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实施旅游企业制度创新、加强我国旅游业的宣传和建立旅游产业协调机制等措施来提升我国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93.
基于SWOT的桂林工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以来,北部湾经济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成为带动广西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区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北部湾的发展也会吸引整个广西区的工业经济要素向北部湾经济圈集中。桂林位于广西北部,对工业发展要素的吸引力相对不足,发展速度缓慢,逐渐成为地区经济的低谷。所以,桂林如果不加快发展步伐,将有可能被边缘化。“十一五”期间,桂林工业总量不断攀升,主导作用逐渐凸显,科技创新力度加大,园区建设取得突破,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运用SWOT分析工具对桂林工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剖析,深度挖掘桂林工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这个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了桂林工业发展的战略措施.为探索桂林和北部湾两地的工业互补方式和促进桂林工业经济废展提供科举的决筻依据。  相似文献   
994.
三、非正规经济与社会流动 李明欢(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 我要谈的题目是关于劳动力市场跨国化和跨国的非正规经济.从字面上看,这似乎是一个和本次会议主题有一定距离的话题,因为我讲的是跨国的非正规经济,而我们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的非正规经济.那么,两者是否有联系呢?我想到一件事,大概是2001年吧,我到加拿大UBC,即位于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会上,一位加拿大教授在谈到跨国技术移民问题时,非常激动地挥着拳头大声说道:是千百万中国农民养育了比尔·盖茨!当时正是比尔·盖茨的微软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此言一出,全场一片唏嘘声,我作为在场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学者,感到强烈的震撼.  相似文献   
995.
就回族与中华民族中其他民族的密切关系而言,对回族的研究不仅对理解我国的族群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能洞悉我国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与建立现代民族国家的互动过程."清真"作为回族穆斯林的生活方式,不仅仅是解释我国回族族群认同的途径,还是理解多民族杂居社会文化整合的关键.通过民族志的方法考察关于"清真"的知识体系和生活方式,不但可以理解回族社区的文化特质,更重要的是能够获悉回族社区所在地方社会的社会文化互动机制,从而理解一些地区基层社会族群关系的相对性.  相似文献   
996.
进入21世纪的近十年来,中国大陆逐渐兴起一股草根性和民间性的传统复兴热潮.我们究竟该如何理解这波传统复兴热潮的社会文化脉络及其所蕴含的时代问题?我们是否可能透过这波所谓的传统复兴热潮来进一步把捉当代精神文化的走向?本文从当代虚无主义发生的脉络出发,尝试将传统复兴现象理解为一种时代的症候性反应,其所对治的时代问题是在经历了革命与发展后如何重建当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与基层生活共同体,如何重建一种可能贯通古今且面向未来的社会体制.为此,文章与当代几种关于传统的理解展开了论辩,强调了从中国现代问题出发理解传统问题的重要性,并尝试在儒教与儒学之间进行辩证的区分,探索儒学传统是否仍然可能作为一种批判导引的力量继续发挥其引领中国历史的作用,以重建一种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社会体制.  相似文献   
997.
经济区域化是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根本趋势,考察各类城市参与经济区域化的获益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借鉴Byrnes和Storbeck(2000)的方法,基于城市经济效率的视角,考察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水平,并基于Tobit模型对影响区域化收益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区域化收益存在显著差异,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化收益最高,长三角地区次之,珠三角地区最低。进一步的计量分析发现,专业化分工和技术研发能力有利于区域化收益的实现,而外资的引进、政府的作用和城市空间影响则扩大了区域化收益,多样化分工和对外贸易对区域化收益的影响尚不明确,分地区的计量分析也基本上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加强区域内与区域间分工,是实现区域化收益和提升城市经济效率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98.
健康、教育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与教育是人力资本诸多形成方式中最重要的两种,长期以来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和重视教育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但健康与教育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健康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在Lucas(1988),Van Zon和Muysken(2001)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最终产品、健康和教育的三部门模型。静态均衡、转移动态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在总体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中,健康对广义人力资本的贡献份额大于教育;健康的增量而非健康人力资本存量水平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健康的改善必须同时辅以教育人力资本的提高才能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公共健康支出对于健康人力资本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促进发展机会的均等和减贫;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体在10-15年后会呈现明显的经济绩效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9.
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与稳定出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异质性企业、结构转型和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理论模型,本文认为转型国家出口增长主要沿集约边际实现的原因与其农业剩余劳动力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越多,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越大、扩展边际越小。利用Tobit模型对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123个国家的HS-6位码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转移显著正向影响出口增长集约边际、负向影响扩展边际的效应确实存在。经济规模、贸易成本、人民币升值、区域经济一体化、外部冲击、语言的相通性、政治体制等变量对中国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机制不完全相同,表明要提高出口增长中的扩展边际比重,出口企业应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将目标市场从传统高收入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来,实现出口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000.
市场分割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竞争模型与规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市场分割条件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竞争模型,本文对全国性国有企业在中国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解释。全国性国有企业在参与区域竞争的过程中,具备一种区域整合的功能:它面向全体市场的决策与分别面向各区域市场的决策等价,全社会总剩余最大化目标也可以分解为各区域社会剩余最大化的子目标之和,在其效率较高的情况下,将迫使地方企业改进成本或者退出市场,而只有当地方企业有足够高的效率的时候,全国性国有企业才会选择退出策略。国有企业事实上可以作为一种内部规制工具对市场分割的负面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衡,在明确规制规则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动态调整企业目标函数以实现整体市场福利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