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9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2篇
旅游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31.
因压而飞:入世后中国环境与贸易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32.
文章首先分析西湖模式的制度内核及其6项意义,并与黄山模式详细比较,从而表明西湖模式基本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公益性经营与营利性特许经营,政府—企业—社区、政府—企业—游客等关系,比较全面展现其经济、社会、文化和遗产保护以及政治的正面影响.其次,提炼西湖模式具有普适意义的三点启示,即制度平台选择的基础重要性,遗产服务的非营利性经营与遗产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原则,现时旅游经济学教科书用于指导中国遗产旅游的诸多缺失.这些缺失主要表现为:未能区别遗产与非遗产类旅游资源,未能接纳遗产的特殊产权性质,未能认识遗产保护的独特要求以及独特的可持续性理解,使得教科书难以正确处理门票、供需、游客权益以及旅游收益分配等问题.最后,提出创建中国遗产旅游经济学的概念性框架:①遗产旅游经济学的观念、概念和方法,应能与遗产经济学、文化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无缝对接”;②对遗产地的遗产类资源与非遗产类资源给予有区别的恰当的旅游经济学处理;③在遵循遗产经济学和遗产保护原则基础上,重新处理遗产旅游涉及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33.
朱镕基总理1999年4月访美期间,有两项引人注目的经济贸易举措。其一是朱总理与克林顿总统重申,推动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其二是中美在能源与环境领域签署了一系列技术合作与贸易协议。如果说第一项举措的意义在于,它为中国将作为一个享有充分权利的成员全面参与WTO事务并发挥作用,打开了大门;第二项举措的意义,则在于它为重新启动中美之间正常的技术贸易与合作、化解存在日久的中美贸易纠纷,推动中美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34.
随着环境问题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世界各国愈来愈频繁地共同参与和制定国际条法(如《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等等),以此规范每个国家的环境行为。条法是针对环境目标而定的,但条法的实施却具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政治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国际环境条法既密切联系着每个国家现实的经济利益,又密切联系着他们未来的经济发展权益。这些经济利益与经济发展权益的分配只能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只能通过国际谈判来解决。 一、全球可持续发展:国际环境条法中公平与效率原…  相似文献   
35.
碳税与二氧化碳减排的CGE模型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本文建立了一个用于研究中国环境问题的CGE模型。用其静态模型分析了征收碳税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该模型与前人的同类模型的主要区别是:我们把生产税区分为产值税、增值税、碳税三部分:前人把产值税和增值税统一作为间接税处理。  相似文献   
36.
《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联合国历史上第二个在不具备完全科学确定性下达成的国际环境条约(臭氧层损耗物质控制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起草和推动这一公约签署中,自始至终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气候公约被认为是第一个真正保护了发展中国家权利的国际条约。公约所确立的公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以及污染者支付原则,使得对正确地处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大集团之间在温室气体排放责任、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减排  相似文献   
37.
中国能从发达国家的环境产业发展实践中学到什么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环境产业发展实践与中国环境产业现状的比较,对我国环境产业的发展提出七方面的建议。它们是:环境产业的概念理解;环境产业的全面推进;环境产业驱动机制;环境市场的开拓;环境投入;环境技术创新;环境贸易。  相似文献   
38.
39.
为循环经济定位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本文对现在流行于中国环境界的关于循环经济概念的若干认识,提出不同看法。为了使这一概念能对解决中国资源环境问题做出所期望的贡献,本文辨析了以下三个问题:为"循环"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时的技术意义定位;为"循环经济"在我国经济-环境战略中的地位定位;为我国实施循环经济的优先性问题定位。  相似文献   
40.
环境成本是最典型的外部性问题,环境污染成本是整个环境成本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类对环境成本的认识是随着人类对环境概念的理解而发展的。现代的环境概念,建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之上。它基本上包括着两大方面的内容:人类把自然界作为自己经济、社会活动的资源而加以开发利用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人类向自然界排放自身活动的废弃物时所引发的环境问题。由此,环境成本亦应相应地反映这两方面的内容。环境界通常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