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12篇
综合类   9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各省市的微观数据,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的加强都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32.
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合适的金融政策是促使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保证。因此.研究金融对策.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市场,是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33.
本文采用参数和非参数模型对2004年金融“新政”实施以来,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水平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0年不同区域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呈现不同的收敛态势;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差距主要是由区域之间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差距引起;而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正规金融发展水平差异过大是导致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文章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4.
中国农村金融排斥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在阐述金融排斥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农村金融排斥省际差异研究的问题,并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发现以往对农村金融排斥的研究多从定性角度进行理论阐述或者利用调查问卷进行理论总结。接着,选取1995~2009年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9个省市区的农村金融排斥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排斥的定量表示。最后,利用系统GMM方法建立了29个省市区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指出前一期金融排斥水平、农村人口总数、农村教育水平、地区地理特征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5.
36.
货币反替代是指在一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在本币坚挺且存在升值趋势下,普遍看好本币的币值或在本币货币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外国货币资产收益率时,改变原来对外币的偏好,从而抛售外币资产,持有本币资产,使外币过分集中于中央银行的行为和现象。本文在封“热钱”的内涵进行辨析的基础土,分析货币反替代的目的和渠道,并封1990—2007年货币反替代率进行测度,进而实证检睑货币反替代封中国股市的冲击,研究发现:货币反替代规模较大、流动速度加快、反转性强;货币反替代与国内股票价格正相关,即货币反替代会推动国内股价上涨;当货币反替代出现反转时,则会引起国内股价下跌.  相似文献   
37.
生态税以其“污染者支付”原则对环境保护起到一个柔性管理的作用。但真正意义上的生态税收及其制度体系的实践尚属空白。运用一个中国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分别在短期和长期的时间框架下,分别从能源强度、宏观经济以及产业结构三个方面考察生态税征收的影响。根据分析针对当前现状提出了生态税体系构建需坚持的六条原则。  相似文献   
38.
在居民健康差距中,既有合理的差距,又有不合理的机会不平等.首先,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5)"中的农村居民为样本,从身、心健康两个方面验证自评健康作为健康量化指标的合理性.其次,在"环境-努力"的框架下,对环境因素和努力因素的范畴进行拓展,并在考虑环境因素、身份变量、努力因素与随机扰动项存在相关性的条件下构建测度模型.最后,结合样本数据测度农村居民健康差距中的机会不平等.测度结果表明:①原生家庭环境、生活条件、社区环境对健康差距的相对贡献度依次介于18.886%~19.780%、10.730%~11.072%、28.027%~28.642%,身份变量的相对贡献度介于9.851%~10.153%,努力因素的相对贡献度介于30.969%~31.892%;②健康机会不平等对健康差距的相对贡献度介于60.436%~61.010%.以实证研究结论为基础,本文从提升国民健康素养、增加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与阻断健康差距的代际传递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9.
40.
本文基于对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弹性的构建,对我国制造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除2000年以外,产业排放脱钧弹性值均大于1,说明产业排放与产业发展脱钩状态表现为增长连结.2001年和2002年的产业发展脱钩弹性小于1,2003-2009年的产业发展脱钩弹性大于1;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弹性值均大于1,除2009年以外,二氧化碳排放脱钩弹性值呈现递减趋势.由此,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途径并不能通过限制制造业发展来实现,而应该从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