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37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贫富差距的扩大看我国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调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镇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差距都在扩大,贫富差距已经形成并有越拉越大趋势.要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以体现社会公平原则,关键是政府要发挥其作用.为此,提出应着力解决因政策因素造成的初次分配中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健全和完善收入分配中的干预政策;推进配套改革,为实现社会公平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2.
改革开放后中国历次M2和M1增速剪刀差逆向扩大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M2和M1增长速度变化轨迹的考察,发现先后共出现过四次M2和M1增速剪刀差的逆向扩大现象。通过对四次出现在不同时期的M2和M1增速剪刀差逆向扩大现象的产生背景、不利影响以及宏观应对措施的分析,认为此种现象虽然产生的背景不尽相同,但货币更多在虚拟经济领域重复周转,没能对实体经济产生有利的推动作用却是其共同结果;同时,一旦出现此种情形,通常都会伴随下一轮物价水平的大幅上升。基于此,本文针对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及国际、国内整体经济运行环境,提出了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63.
从生产与消费的辨证关系看我国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碧云 《消费经济》2003,19(3):53-56
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逐年对600余种大类商品供求状况的排队分析,“八五”期间,我国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仍占一定比重;“九五”期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逐渐被供大于求和供求平衡的商品所取代,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基本消失。到2002年上半年,供过于求的商品占商品总数的86.3%,与2001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3.4个百分点;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占13.7%,与2001年下半年相比,减少了3.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近些年来,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已经形成并且还在继续发展着;市场商品供过于求的状况不仅表…  相似文献   
64.
伴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在经济发展不断加快过程中,由货币信贷增长过快以及贷款结构不合理进而产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也在不断加重。更为重要的是,面对日益加重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中央银行进退两难。但是,无论今后将作怎样的改革,目前的政策必须有所选择。基于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不断加重的现实,通过对中央银行两难处境及其深层次原因的剖析,提出了中央银行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5.
任碧云 《经济师》1996,(3):37-37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是发展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任碧云纵观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各国政府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都先后不同地走上了干预市场,加强宏观调控的道路,而且都非常重视财政的宏观调控。早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重商主义时期,由于小农经...  相似文献   
66.
加强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任碧云市场经济强调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和基础性方式,但这绝不意味着贬低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相反,市场机制本身所具有的弱点和消极方面,必须通过政府有效的宏观调控来加以克服和修正。财政宏观调控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  相似文献   
67.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创新驱动代理指标,结合2005—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基于创新驱动视角,对金融结构优化与共同富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实证结果表明:第一,金融结构优化可以促进共同富裕,且创新驱动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二,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金融结构优化对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更大;引进模仿创新模式在金融结构优化推动共同富裕过程中并未起到中介作用,而自主创新模式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第三,进一步讨论得出,金融结构优化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提升效率来推动创新驱动的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68.
任碧云  关秋 《财会月刊》2023,(6):114-123
本文将金融科技和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置于同一框架下分析,基于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信贷获取和生产率方面存在差异的现实背景,构建包含信贷错配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研究金融科技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我国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主要体现为,当存在信贷错配时,不利冲击导致总产出下降较多,而“稳增长”政策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金融科技能够降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溢价、提高中小民营企业生存率和生产效率,减轻信贷错配程度,从而缓解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风险。因此,应持续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