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四川金川建设阿坝新江南的核心是走符合金川特点的藏区跨越式发展道路,要以民生为本,以生态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全面跨越,发展阶段的战略性跨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跨越。突破口和重点:一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夯实新江南建设的基础支撑;二是壮大三大支柱产业,强化新江南建设的产业支撑;三是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发展;四是优先发展社会事业,强化新江南建设的社会支撑;五是创新政策,争取省州支持和对口援助省的支持。  相似文献   
82.
83.
林凌教授是我国城市经济理论和城市化道路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两次因城市研究的突出贡献荣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在中国城市经济学界享有盛誉。他与蒋一苇教授一起,向国务院总理提出的在重庆进行中心城市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议,得到采纳、实施和推广。  相似文献   
84.
水利建设具有突出的公益性、外部性、垄断性等特点,且投资大、周期长,特别是长期欠账和投入不足,筹集水利建设资金和促进投融资平台发展已成为我国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未来十年,水利建设将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阶段,任务将更加繁重.部分省市近年相继组建水利平台公司并取得许多经验,但仍面临许多体制障碍和运营风险,特别在资本金、现金流、企业体制、监管制度等方面面临许多挑战,要根据国家已明确的水利改革发展方向,进一步创新体制、拓宽渠道、务实基础,理顺体制,并积极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85.
川西北高原牧区是我国八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三大林区之川西林区的主体,还是我国第二大藏区、"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是生态脆弱区域和生态关键区域,其独特的生态地位、生态价值和战略意义,使其成为西部生态建设的先行区。经过西部大开发十多年来的生态建设,取得许多积极成果,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和转型任务:沙化及荒漠化继续向东蔓延,人口压力和牲畜超载依然严峻,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矛盾加剧,生态建设与牧区发展未能有效链接等。川西北高原牧区新一轮生态建设的努力方向和政策深化方向是: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构建易于操作的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生态建设投融资机制,借鉴对口援建方式推进生态建设,继续深化前十年的生态建设政策等。  相似文献   
86.
文章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概念延伸到投资领域,分析投资需求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现象,并提出解决基础领域和投资消费“有效需求不足”的各种工具,特别指出基础领域和大型项目建设运用“项目融资”这个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7.
本丈从成渝经济区具有可比性的四个层次进行比较发现:四川和重庆最突出的发展差距在毗邻地区。在川渝毗邻地区,四川区县的许多数据仅相当于重庆区县的一半甚至1/3!其原因主要是行政管理体制(直辖和省管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中心城市辐射范围的差异性等。重庆事实上是省域经济,川渝毗邻地区实际上是以成渝经济区双核中“重庆核”为中心的区域,川渝毗邻地区发展差距给四川提出以下启示:一是积极借势重庆加快毗邻地区发展,分享重庆机遇,重庆潼南、四川遂宁、南充合作打造成渝北线枢纽,四川泸州、宜宾等沿江城市与重庆共建纽合港,重庆要在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中积极拓展腹地;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三是四川省在扩权强县激发县域经济活力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88.
解读中国4万亿投资计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世庆 《西南金融》2008,(12):14-15
一、4万亿投资:中国重拳出击应对国际金融风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实施“十项措施”提出的工程建设,从2007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实施这些措施,总的要求是,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相似文献   
89.
上下游左右岸利益关系是流域管理和水权制度建设的难点,是国家水利部新一轮水权试点的重要内容,是初始水权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协调上下游关系的核心基础是:水资源权属依据及兼顾各方利益原则;核心目标是:利益公平分配、责任公平分担。在政策和实务层面,协调上下游全流域水量关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水量分配实行动态调整,二是任何河段用水都不能影响其他利益相关者;协调上下游全流域水质关系坚持两条原则:一是谁污染谁治理,二是谁受益谁付费。鼓励创新上下游水权交易模式,促进流域经济与政区经济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90.
笔者认为,资本、土地、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的流动具有不同弹性,这种特点对西部大开发中的产业选择具有重要影响。(1)劳动力流动具有国际国内有很不同的差异性,就一国内部而言,它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因此,西部不具有比东部更低的劳动力成本从而更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2)资源具有几乎为零的流动弹性从而独占的、排他的先天优势,发展一个地区特有的资源优势型产业和特色产业,是西部产业选择的重点,但资源开发中要强调深加工;(3)资金是高流动性要素,追逐利润是资本流动的动力,西部大开发要制定吸引国内外资金的政策,在新的对外开放领域,让西部先行,形成政策落差和西部的政策优势,西部大开发中要采取多边开放的政策、推进多国参与和多国合作;(4)区位是西部的先天不足,但可以通过发展技术密集、资金密集、高附加值、省动力的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来转化;(5)知识、技术、信息、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最特殊的要素,它们也具有高流动性特点。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信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西部不存在天生障碍,反而是西部经济发展的明智选择、重要选择、必须选择。本文与普遍认同的意见最为不同的观点是:笔者认为西部不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相反,西部具有发展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产业的条件和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