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4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32.
国外控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起源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机地区。本世纪40年代,由于工业的发展,车辆剧增,加上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曾出现“洛杉矾光化学烟雾事件”。60年代初,该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o000万辆。1959年,加利福尼亚州最早提出立法,控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1963年颁布限制汽车排放的强制性法规。随后,美联邦政府也颁布了相关法规。日本于1966年、欧洲经济共同体于1970年相继以不同的方式制订了自己的汽车排放控制法规。以下便是对美国、日本、欧洲机动车污染物排放管理的介绍,希望对我国这方面的工作能有一定的启迪借…  相似文献   
33.
34.
杜赞奇  刘昶 《开放时代》2008,(2):94-101
本刊收录的都是几篇宏观的综合性论文,旨在从一个广阔的背景来探究当代中国国家一社会经验的意义。这些论文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意义为轴心来分类:历史的和比较的。当然,多数作者都知晓另一轴心的意义,但他们论文聚焦的只是其中一个轴心。  相似文献   
35.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当下激烈学术论辩的话题.一些学者强调私有企业的创业精神;另一些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公共经济部门.本文认为,第一个十年中国的改革是由企业家创业引领,20世纪80年代的转型是由底层“自下而上”推动的,自90年代以来的变化则是由国家“自上而下”主导的.通过对公司制企业的私有化和市场化,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的收入增加了,但是这些收入的来源是公共经济部门与国家之间的特权关系,因此,国有企业实际上获取的是租金,而不是利润.“重庆模式”用部分的这种租金来提供社会福利并取得很大的成功,但是在市场经济中一个可持续的福利制度应该建立在征自市场收入和利润的税收之上,而不是依赖国有企业的租金.  相似文献   
36.
先行驻马店     
“在省内,我们起步是最早的”,驻马店市农村公路管理处处长丁永峰说.今年2月,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活动的意见》(简称“乡村通畅工程”),要求各县、区人民政府,经济开发区、市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三年努力,建设2200公里以上农村公路、1万延米以上桥梁改造任务,完成投资18亿元以上,实现乡村畅通路网等级化,消灭路网上危桥和宽路窄桥.同时,加强管理养护工作,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建设规范化、养护常态化,乡村畅通路网达到“路面良好、路肩整齐、边沟通畅、标志齐全、安保完善、绿化美观”,农村公路通行条件明显改善,综合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37.
财政分权助推了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政府环境治理责任的关注。本文以财政分权理论为依据,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19年1649个县(市、区)为样本,使用渐进双重差分方法估计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相较于非改革试点县(市、区),改革试点县(市)在经历“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后,其雾霾浓度显著降低;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第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县域空气质量的改善作用主要发生在强市下辖县(市)、强县(市)以及明确了省县(市)财税分成和财政支出责任的改革试点县(市);第三,从路径机制上看,“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主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改变财政支出偏向推动实现改革试点县(市)空气质量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