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04篇
工业经济   161篇
计划管理   208篇
经济学   541篇
综合类   66篇
运输经济   21篇
贸易经济   274篇
农业经济   321篇
经济概况   1037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4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7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促进辽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财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政策研究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与环境禀赋情况在各区域间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大国,显然不能寄希望于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协调发展政策,而必须在国家总体政策的指导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区域发展情况制定符合当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情况的区域性协调发展政策。同时,协调发展问题又是一个宏观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增强,协调发展政策的边界在不断扩张,它逐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协调发展政策研究也不能过于微观,必须将其置于一个较大的区域系统背景下认真研究。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联系到省级政府的政策管理权限和绩效评估层次,一般认为,针对省(直辖市、自治区)这一层面进行区域性的协调发展政策研究是合宜的,其政策适用性也是较强的。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辽宁的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人口与社会发展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区域环境治理问题等都在全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而如何确保辽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策研究的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42.
一、2004年前500家企业集团规模的行业分析营业收入平均规模最大的行业集中在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等基础性产业。按营业收入计算,2004年前500家企业集团的平均规模是198·61亿元,比上年增长35·54亿元,增长速度为21·79%。按营业收入计算的企业平均规模在前10位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2271·67亿元,是前500家企业集团平均水平的11·44倍)、石油加工及炼焦业(1713·00亿元,8·76倍)、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08·01亿元,3·06倍)、其他金融活动(539·00亿元,2·71倍)、保险业(485·00亿元,2·44倍)、零售业(392·32亿元,1·98倍)、水上…  相似文献   
4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正处于从单纯的直接信贷传导向信贷、利率和资产价格多渠道传导过渡之中。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与整个金融体制改革不协调,在新的利率渠道和资产价格渠道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致使原有的信贷渠道己开始阻塞或萎缩,致使货币政策不能及时、顺畅、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改革方向来看,利率以及资产价格渠道应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途径,但从我国现实来看,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因此,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当务之急不仅仅是发展货币市场、健全利率渠道,更加重要的是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和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构建健全的商业银行体系。  相似文献   
44.
2004年以来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总体上看,2004年以来.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比预先估计的要小。出口退税机制改革使拖欠出口退税问题基本解决.出口企业资金状况明显改善。随着企业的逐步适应,出口退税率调整的影响在持续减弱。2004年前几个月。国内需求旺盛拉动了对技术设备和能源原材料进口需求的上升.关税下调和配额进一步放开,  相似文献   
45.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省委、省政府对体育产业发展寄予厚望。张德江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对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作出重要指示。张德江书记提出,要把体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提升广东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做贡献。黄华华省长在200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求要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现阶段要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因此,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政策的扶持,树立“政府提供服务、市场优化体育资源配置”的观念,把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结合起来,在“管理”和“培育”四字上下功夫,才能促进体…  相似文献   
46.
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在有关单位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以公开资料为基础,再经资料的对比、核实、甄别,在前六届的基础上,完成了第七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7.
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已开始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及在国际经济、贸易环境趋于好转,以及2004年在坚持扩大内需的长期战略方针下,宏观经济政策要从目前的“扩张型”向“双稳健型”微调,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向“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考虑“一次性转型”,即将原来每年增发的15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纳入经常性预算,以专项发展基金的形式用于西部大开发,增加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包括九年免费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医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财政政策要在“积极中保持稳健,稳健中保持积极…  相似文献   
48.
企业如何从红海的残酷竞争中杀出重围?如何才能开创一片蓝海?蓝海的创建是否有可以遵循的模式?这是一个难以定论的话题,太平洋建设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严介和先生在“中国(深圳)国际北景下的运营创新”经济大师论坛中明确阐述:  相似文献   
49.
7月底开始在广东出现的罕见“油荒”,给广东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油荒”一度有在全国蔓延之势。“油荒”的出现向我们提出了种种拷问。其一是,我国现存的石油体制是否合理?据采访调查,这一场“事故”,有人为制造的迹象。在本国石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有人为了牟取暴利,罔顾国家能源安全,居然向国外抛售成品油与原油;也有人在“油荒”出现后,以逼迫国  相似文献   
50.
一、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发展特点2005年是我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与作为经济发展脊梁的大型企业集团的迅速成长和带动作用密切相关。(一)前500家大型企业集团整体规模和个体规模持续扩大,增幅显著上升,行业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规模竞争仍然是当今企业国际竞争中的重要表现之一,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总计和销售收入持续强劲增长。2005年,中国前500家企业集团年末资产总计173817亿元,比20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