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66篇
经济学   5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72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41.
我以前听过威廉姆森先生的讲座,二三十年过去了,我觉得今天听懂的部分比那时候大大增强了。我知道经济学有一个分支,其中威廉姆森命名的新制度经济学,因为有学术的发展,使我们对于真实世界当中组织和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2.
为什么流动性最强的货币没有更多转为流动性较低的其他资产,从而缓解通胀以及由此形成的宏观调控的压力呢?。一个现成的解释,我国属于间接融资为主的经济,银行是金融的主打,股票等其他融资通道虽然已经有所  相似文献   
143.
所谓改革就是两个东西:一是民间基层自发的活动,碰到困难,碰到不适应的地方总要把它“拱”开;这个层面的改革天天都有,但光有这个层面的改革不行,还要被吸纳成为国家政策和制度,没有这个过程就不是完整的改革。  相似文献   
144.
“伊拉克蜜枣”调通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其仁  亦文 《东北之窗》2011,(Z3):11-11
记得陈云同志当年说:"1962年货币流通量达到130亿元,而社会流通量只要70亿元,另外60亿元怎么办?就是搞了几种高价商品,一下子收回60亿元,市场物价就稳定了。"(《陈云文选》)这里的"几种高价商品",笔者当年吃一个就永远记住了一个名字——伊拉克蜜枣。今天中国经济的情况与半个世纪之前不可同日而语。陈云当年用过的"伊拉克蜜枣"的办法,今天还管不管用?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有没有"伊拉克蜜枣"?1962年后国内市场上出现的伊拉克蜜枣,是政府动用外汇进口,以每公斤2.50元人民币之价出售的。那时5元钱差不多是城镇职工平均月薪的十分之一,属于高价。当时敞开供应,不需要任何票证。类似还有10元钱一公斤的奶  相似文献   
145.
整个改革开放,就是权利的重新界定。第一介层次是集体的所有权可以通过承包,清清楚楚地界定到个人。第二个层次,不仅仅是可以使用,还可以转让,有转让权、定价权、喊价权和还价权,中国资源的配置就不再生活在苏联教科书的那一套范畴里,看不见的手开始起作用,直到最后写入中央的改革文件,以市场价格手段来配置资源。第三个层次,界定了创业权,这一条大大解放了中国的生产力.出现了新型的企业家,才有今天这么多的服务和商品。第四个层次,把各种来路的权利放到一个合约中来,不同权利放在一起,互相保护利益,互相不侵犯,组织更大的生产力。股份制就是这方面的典型。  相似文献   
146.
改革有两方面:第一有没有冒出芽;第二冒出来的东西能不能吸纳到政策制定和法律制定过程中,即制度化。  相似文献   
147.
2009年,中国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所出台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很成功,但这种成功是有代价的。而现在已经到了政策必须退出,让市场来决策的时候,仅靠短期超发货币扩大赤字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48.
文艺春秋     
周其仁 《中国企业家》2007,(21):124-124
本书是作者在《经济观察报》《挑灯看剑》专栏的第二本结集。为了集中研究医改,那个专栏已经停了。结集出书被我拖了一些时日,其中一个原因是想不出中意的书名。想到过《这山望着那山高》。似乎可取,因为观察到的中国经济正在升级——登山是也。中国生产率的进步相当快,是许多人热切希望的"产业升级"表  相似文献   
149.
可惜了,科龙     
之所以推荐周其仁这篇文章,是因为他点到了科龙的病根,也提出了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即国有企业改制——首先应该卖给内部人还是卖给外部人,甚至卖给外国人? ——钟朋荣教授的推荐语  相似文献   
150.
周其仁 《商界》2008,(11):105-105
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的改革在策略上是渐进的,也许有点道理吧!不过渐进改革要坚持“进”并不容易。突出的就是行政权力分权后进入市场,一旦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就不容易再改了。这里的困难,不再是认识上的,或纯粹意识形态上的,而是非常坚硬的、实在的既得利益。目前的观察,凡是难度大的改革,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