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3篇
财政金融   14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8篇
经济学   78篇
综合类   13篇
贸易经济   67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1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有效发挥政府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2.
针对小微企业面临的困境,国务院近期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分八个方面总计29条具体措施,从财税、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对于这份《意见》,社会各方给予极大关注和极高评价。共谋小微企业的春天,共拓充分就业的大道,需要美芹之献,有待群策群力。《中国就业》特邀了三位重量级专家,让我们聆听他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73.
城镇低保救助有限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城里人的日子比农村好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下岗职工问题日渐突出,中国政府经过8年的探索,推出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制度似乎并没有完全起到保护弱者的作用.据民政部2000年9月份提供给国务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会议的背景材料,2000年6月份实际处于城镇低保线以下的人口是1382万,而当时领取城镇低保费的只有303万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大的差异?民政部的解释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相似文献   
74.
社区就业:中国城市就业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3-4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MOLSS)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合作,在沈阳、青岛长沙、成都四城市对下岗职工再就业状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总量为6245份。我作为该合作项目的首席经济学家,参与了全过程的设计和实施。这次调查有两个重要发现:(1)目前下岗职工从事社区服务业的比例达到四成;(2)对社区服务有需求的家庭所占比例为34.1%,其中16.7%的家庭已经得到了社区服务,17.4%的家庭处于等待状态。这些信息说明,一, 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下岗、失业问题的加剧,社区就业逐渐成为再就业的主渠道;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目前社区服务仍然不能满足居民的生产需求。因此,社区就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一项新兴事业,有意识地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促进再就业应该成为今后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5.
<正> 加入WTO的显著标志就是外资企业或者说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迫使中国被纳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轨道之中,由于物资和服务市场的相互开放,使得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开放。开放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遵循人才本地化原则,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  相似文献   
76.
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口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中国发展布局调整的一个新战略。西部开发过程中,外部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西部人口的发展是最根本性的因素。这里就来谈谈这一问题。一、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是西部大开发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长时间以来,一些地方政府提出向湖泊要田、向草原要粮,结果湖泊、河流的岸边或河床地摊被开垦成农田,这不仅破坏了湖泊和河流疏通水流、防洪防涝的功能,而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向草原要粮,大面积地在草原上开垦土地,造成草原资源退化。耕地和草原的锐减使得成千上万的农民和牧民被迫迁往他乡,成为中国新一代的难…  相似文献   
77.
社会保障契约是同一社会中不同的行为主体在协商一致基础上为公民提供风险保护以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而达成的一种社会契约。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社会保障是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之域,社会保障责任的划分和践行成为“立契约”和“守契约”的关键。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契约处于“立契约”的完善阶段,多元主体的社会保障责任划分和践行还存在不清和不当,需要通过“立”与“守”协同的契约治理来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强法治建设,弘扬契约精神,提升各责任主体践行社会保障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推动相关主体积极依约践责;通过高效合理的责任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多元责任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保障共同体。  相似文献   
78.
79.
2004年1~6月份,GDP增幅9.7%,中国经济增长在高位运行,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上半年,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很大一部分是针对投资行业中的过热行业。在这些过热行业中采用了一些行政的措施,也是有效的。这次个别行业投资过热,实际上是一些地方政府带动起来的,有的专家认为这是地方政府的换届效应,在利用市场手段调控不见效的情况下,采取行政手段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80.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从过去的“扩张型“演化为“双稳健型“,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向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转变,进一步拓展我国就业,首要工作要对当前的失业问题和中国经济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