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36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4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是劳动分工深化的结果,也是某种特定交易制度安排的结果。信任的扩展是集群分工发展的基本动力,而网络以它特有的信息、规范功能有效地保证了这一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分工不仅受市场规模或范围的限制,实际上也受制度安排中交易效率的限制。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更多的是要注重经济制度的建构,对基于普遍性信任的交易进行规范,以此降低交易费用,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2.
宝鸡,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的工业重镇。中央和省属的大中型企业在此密布,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在此交汇。“5.12”大地震,让这座陕西的工业重镇遭受了巨大损失,据初步统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90户受灾,重灾企业7户,22.8万平方米厂房和39台设备受损,部分企业办公楼、职工住宅楼出现不同程度裂缝,地震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现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42亿元。  相似文献   
33.
重庆市南川区纯军烤烟合作社自2012年成立初就开始实施多项扶贫措施反哺家乡,致力解决"三留问题",是重庆市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妇女、 留守老人三大亮点工程之一的典型示范合作社,修路改善当地交通,完善基础设施,事迹多见于 《重庆日报》、 《南川新闻》 等,在南川区马嘴村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研究重庆市南川区纯军专业合作社这一典型案例对合作社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发挥重要积极作用具有借鉴意义和示范作用.本文尝试从重庆市南川区纯军烤烟合作社成立的背景与条件入手,分析出重庆市南川区纯军烤烟合作社这一典型合作社扶贫成功背后的可借鉴之处,为其他地区农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道路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人口流动改变了创新资源的空间配置,会对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创新能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创新能力的空间相关性则导致人口流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空间效应。采用2006—2020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运用普通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分析表明:人口流入会促进本地创新,而人口流出会抑制本地创新;本地和邻近地区的人口净流入均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人口流动影响区域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人口流动促进人口净流入地的创新能力并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会抑制人口净流出地的创新能力并产生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劳动力人口流入正向影响创新能力并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老年人口流入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空间效应不显著,但老年人口流入达到一定规模后有利于创新能力提升;人口流动对人口规模较大城市和距离中心城市较近城市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较强,不同的城市群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因此,应采取差别化的人口流动引导政策,充分挖掘各年龄段流动人口的潜力,有效促进各地区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5.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起点 ,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的一元论 ,承认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源泉。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 ,我们应该扩大生产劳动的范畴 ,认为凡是有益社会的劳动都创造价值 ,各种非生产劳动要素虽不是创造价值的要素 ,但却是创造价值的前提、创造使用价值的要素 ,因而现实中生产决定分配的内涵要求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的分配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是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与必然要求 ,按要素分配不存在剥削 ,按要素分配并不违反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相似文献   
36.
本文将企业异质、地区异质与多要素流动统一到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中,发展了企业异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当满足产业集聚的强条件时,企业分布异质性的增强强化了产业集聚的“黑洞条件”,反之,则会强化产业的分散力;区域间异质性增大导致区域均衡发展越来越困难。如果区域间的初始禀赋条件相同,则对称结构可能是一种稳定均衡结构,这时对称结构稳定对应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最宽。反之,如果区域间的初始禀赋条件不同,这时内部一般非对称结构可能成为一种稳定均衡结构,但这时对应的贸易自由度范围有所变窄;在区域异质性的条件下,内部非对称结构可能是一种稳定均衡结构,当地区同质时,该内部非对称结构就会演变为对称稳定均衡结构,并且,存在多重稳定均衡结构的现象。随着贸易自由度的提高,集聚是可能的,也是渐进的,这一过程会变得可逆。  相似文献   
37.
本文分析了现行学期划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学期划分的方法,并分析了其优点。  相似文献   
38.
经济一体化使得分工逐渐细化,产业内与产业间联系明显加强,企业的空间分布模式由分散逐渐向集聚发展。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藏外)的面板数据,引入人力资本投资和技术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建立模型,分析企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看,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最大,其次是人力资本投资,企业集聚与技术水平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有显著正影响。分地区看,人力资本投资对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最大,而企业集聚对中部地区的贡献度最大,劳动生产率与人力资本投资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贡献度很显著。  相似文献   
39.
资本在区域之间配置的巨大差异,不仅源自各区域内部资本形成的差异,而且源自跨区域资本流动的差异。通过对我国资本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受到资金供给、区间资本流动和外资流入的影响,资金供给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较东部和中部地区大,而区间资本的流入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大于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外资的流入对西部地区的经济产生显著的正效应,对其影响也明显的高于东部和中部地区,此外在资本已经稀缺的基础上,西部地区资本的外流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个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0.
位于西安临潼区西杨村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已尘封于地下2000多年,且不说其规模的宏大让人惊叹不已,仅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诸如无论从雕塑艺术的角度,陶器烧制的工艺角度,秦代车同轨的实物研究角度,先秦行兵布阵的军事研究角度等等,它们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因此,兵马俑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世界的第八奇迹。有趣的是,兵马俑是奇迹,而兵马俑的发现,又何尝不是奇迹?未发现兵马俑前的西杨村,虽距古都西安不远,却是贫穷落后得叫人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