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21篇
工业经济   10篇
计划管理   35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43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4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中央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29年来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战略。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深刻领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与和谐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一直扮演着积极的角色。政府的作为是决定区域合作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针对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分析了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这样一个大背景下,针对旅游业的深入合作,应该建立一个相应的协调性机构并且适时地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43.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的"免疫系统"。反腐工作是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任务。我国国家审计在反腐工作中具有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并已经在揭露查处腐败行为、促进建立健全腐败监督机制以及加强经济、行政活动过程控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成效。但当前对于国家审计推动反腐倡廉工作的研究却不多。本文立足于腐败治理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从腐败治理的现实和国家审计的职能出发,分析当前国家审计面临的独立性不高、问责不足、腐败治理监督控制机制缺失、审计机关自身力量薄弱等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从法律、权力、公民权利和道德这四个层面提出了强化国家审计在反腐监督与制约中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4.
45.
产业集聚是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联合作用的结果,单独强调任何一方面都有所偏颇.我国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都是动态变化的,空间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的地理集聚.  相似文献   
46.
在企业公司治理理论的研究中,国内外诸多研究层出不穷.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股权激励是很多公司管理者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几十年当中,对于公司的管理者以及股票市场而言,股权激励意义重大.本文笔者主要从股权激励相关国内外学者研究入手,搜集国内外关于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股权激励效用,最后进行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的探讨.  相似文献   
47.
在国内要素成本不断上涨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将从高速扩张,"换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对外贸易结构能否相应地实现转型升级、贸易与研发政策如何制定,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纵向关联市场框架下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在核心技术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前提下,实现贸易结构转变的方式和条件,以及贸易结构转变前后的贸易和研发政策选择。本文发现,在进口中间产品的贸易格局下,我国实施研发补贴和出口补贴政策,可以实现贸易质、量增长的平衡;而在出口中间产品的贸易新格局下,我国仍然可以通过实施研发补贴和出口补贴政策,实现贸易质、量达成新的平衡。本文还发现,创新驱动发展是在贸易增速"换挡"的"新常态"下,实现出口结构转型升级和出口数量稳定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8.
49.
今年1月8日,对19岁的少女麻旦旦来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日子里,也许在一生中,注定是一个不堪回首的日子。这天晚上,正在姐姐开的理发店看电视的她,被两个突然闯进来的着便装、自称是  相似文献   
50.
传统经济学认为,地区间的资源要素空间分布差异是产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区域差异的产生归结于本地市场效应的作用,认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将形成中心—外围空间经济结构。以多地区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在于要素禀赋质量以及新经济地理学所强调的市场规模因素,虽然要素禀赋数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毕竟不起主要作用。由此,要缩小中国区域经济差距,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规模与提高要素禀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