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地方政府由于财力和事权不相匹配,只有构建融资平台筹集建设资金,而政府绩效评价机制和商业银行经营体制等因素决定了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必然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规模出现了快速增长,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也对银行业的经营风险形成了显著的潜在压力.融资平台贷款有二个主要风险:一是政府领导任期内具有无限上项目和投资的冲动,地...  相似文献   
22.
本文运用1978-2010年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货币增长对经济增长为正向影响,提高利率能够有效抑制通胀.本文认为:货币政策应始终坚持币值稳定的目标,坚持微调操作,增强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把握好抑制通胀与促进增长的平衡,把促进创造劳动价值作为政策的立足点;有效利用利率工具,实现低通胀下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3.
本文定义了商品房库存数量为新开工面积与销售面积的差额,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与泡沫状况进行了定量估计,并对房地产市场高库存与高泡沫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了房价特性是一旦形成“泡沫价格”,要么上升要么下跌,而不可能在泡沫下稳定价格.并对去库存与去泡沫相一致、防范银行风险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4.
从风险逻辑角度分析了房地产价格泡沫的政策效应、虚拟价值、不稳定性及危害性,房地产价格泡沫投资博弈获利会产生"真实金融风险",但市场恐慌激活的"潜在金融风险"才是影响金融稳定的主因.当经济由高增长转向正常增长速度时泡沫风险矛盾凸显,房地产定位要及时从支柱产业转变为保障性产业.泡沫膨胀与泡沫破裂都将导致财富转移加剧分化社会阶层,由此引发的政治风险比金融风险更可能导致市场恐慌甚至形成金融危机.泡沫膨胀与破裂双向风险是调控房地产价格的难点,泡沫膨胀是破裂的根源但也孕育着更大泡沫的破裂,因而在泡沫萌芽时期就应采取市场手段持续抑制泡沫膨胀,在泡沫矛盾尖锐的短期时点只能用非市场手段"稳房地产价格稳到底",而长效机制是推进房地产改革、去投资属性和构建自律机制.  相似文献   
25.
由于货币信贷扩张不可能创造资源,因而货币总量增长不可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但信贷结构调整能够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货币信贷政策始终是控制总量和优化结构,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达到预定目标后,要逐步回归到正常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需要的状态,以防止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  相似文献   
26.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但发展不平衡导致金融资源和银行业务规模差距较大.当前银行业务规模将从高速增长转向正常增长,存贷比的压力将导致存款竞争更加激烈,贷款业务对风险管理能力将更加依赖.建议对县域机构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积极拓展县域机构有效规模,以电子渠道创新业务模式,以中间业务改善收入结构,以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信贷资源区域配置.  相似文献   
27.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本文在分析扩大内需、经济增长与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货币信贷政策存在过度宽松的风险。认为经济增长受经济结构及瓶颈的制约,尤其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硬约束,如果不顾结构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不仅达不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要把握适度货币信贷政策,着重完成调整结构的任务,抓住扩大就业的目标,切实防止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8.
房价泡沫的扩张对经济刺激具有短期性,而泡沫过程及泡沫破裂将给经济带来阵痛,经济对房价泡沫呈依赖性的特点,如果不及时予以控制,将导致依赖性逐渐增强.既不能贪婪房价泡沫对经济刺激的兴奋反应,也不能恐惧房价泡沫破裂的风险危害,应当主动对房价泡沫进行挤压,维护我国经济肌体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9.
本文运用全国30个省区2003-2010年度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不同投资来源对产出的影响.财政资金投资弹性为负数,即财政投资边际效果比较差,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为负向的影响.利用外资和银行贷款投资弹性较小,且统计检验不显著,即外资和贷款的投资边际效果不够好;但外资企业和商业银行有较高的效益,可以推测其高效益来自于其他个体的价值转移.自筹资金的投资弹性较大,自筹资金的投资边际效果较好,与自筹投资遵循市场优化选择相符合.我国投资边际效果总体不够好,反映了当前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不可持续,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投资结构调整和规模控制,对利用外资也要实行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30.
据对某国有银行63个县(市)支行2007—2011年5个年度的面板数据分析,商业银行呈明显的规模效益特点,存款业务和个人业务的贡献稳定。当前县域经济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县域金融市场正处于积聚发展潜力阶段,但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而银行业务规模差异也较大。国有银行要根据当地经济环境、自身资源状况和风险管理水平,积极拓展内地县域机构的业务,推进差异化经营策略,优先发展资本占用少、风险低的业务和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