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57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 毫秒
51.
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越来越被认为是解决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手段。本项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我国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的创新过程和诱导因素 ,为国家引导和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本项研究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 ,建立了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模型 ,分析数据来源于作者对河北省 3县 3 0个村的实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80年代以来 ,以河北省为代表的地下水灌溉系统的产权制度逐渐从集体产权向非集体产权演变。影响地下水灌溉系统产权制度创新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存环境、社区经济条件、社区人力资本、市场发育程度、水利财政政策和水利信贷政策等因素。本项研究还对如何引导产权制度创新更快更有效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2.
入世后中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几年国家财政拿出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入进后,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农业综合开发追求的基本目标,没有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没有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优势产品或行业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重点领域。“龙头”是牵动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是农业综合开发投资的企业重点。政府应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企业应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自己的生产。  相似文献   
53.
乡村振兴:农村转型、结构转型和政府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发展过程有其共性规律和区域差异。本文首先以亚洲主要国家为例,分析了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其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其次基于40年中国农村发展改革经验,分析了农村转型路径与转型效果以及与农村转型各阶段相适应的的制度安排、政策支持和投资重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加速农村转型速度,促进高值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加速结构转型速度,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升;要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和投资创新,加快农村转型和结构转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不同地区加速农村转型不能搞一刀切;同时也提出未来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和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54.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政府职能和市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目前农业政策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分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探讨未来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本文指出,近期农业供给侧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对市场过度干预、对市场失灵解决力度不大和农业公共物品供给不足,高值高效、绿色安全、特色、多功能农业是未来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是市场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解决食品安全、食物安全、资源安全等领域的市场失灵问题;改革要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和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55.
中国旱灾的发生状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严重,如何制定应对旱灾等极端气候的政策和措施显得尤为迫切。基于对我国6省的大规模实地调研,运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采取抗旱适应性措施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灾前和灾后为农户提供抗旱预警及防治信息,以为农户提供技术、资金和物质等政策支持都可显著提高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的概率;农户采取适应性措施还与农户和社区的其他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6.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影响日益显著。那么,国际价格变化对不同农产品国内价格影响幅度有多大?长期和短期价格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区别?导致不同农产品国内外价格传导机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国如何在开放的贸易体系下有效地调控国内物价?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成为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57.
为了预测21世纪的中国粮食供给、需求和贸易,作者建立了一个中国粮食供给、需求、贸易和政策分析模型。依据模型研究,文章虽然明确地否认了“中国会饥饿世界”的观点,但也指出,如果中国政府不重新调整其现有的农业科研投资政策,将面临严重的挑战。中国的粮食净进口量将迅速上升。  相似文献   
58.
本文以农户生产决策研究为例,探讨线性规划方法中加总偏误的来源,以及处理加总偏误的方法。有效避免加总偏误的核心在于如何选择农户关键变量,对样本进行分类。目前所采用的分类方法较为主观,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仍期待更多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59.
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形成机制及波动原因,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理论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误差修正模型研究CPI、非食品价格和食品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长期均衡关系。因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时期,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上涨都显著地导致CPI的上涨,但CPI对食品价格影响显著,而对非食品价格没有显著影响。所以,调控CPI的宏观政策(如货币等政策)、促进农产品生产和非食品供给都将对控制通货膨胀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阐述了全球生物液体能源的发展是导致近期世界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我国2005~2006年是大米、小麦、玉米的净出口国,但大豆进口快速增长;我国目前所采取的政策,虽然短期内控制了部分农产品价格,但会不断积累价格上涨的风险;应准许粮食价格适当上涨,同时对城市低收入者适当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