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5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西方,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我国个人银行业务目前正面临"信用缺失瓶颈",征信体系的建立是其发展的突破口.目前发展征信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专门管理机构未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和信用法规不完善.征信业的发展必须从建立管理机构、完善运作机制、加速征信立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2.
城市商业银行区域发展的两大任务分别是促进增长圈的“极化”与推动发展极的“扩散”。城市商业银行打造区域增长圈应进行区位选择、产业选择与客户选择。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在经济区域内组建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同经济区域内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要加强联合;地方政府对城市商业银行应进行政策倾斜。  相似文献   
23.
在西方,个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我国个人银行业务目前正面临“信用缺失瓶颈”,征信体系的建立是其发展的突破口,目前发展征信业面临的主要障碍是专门管理机构未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不健全和信用法规不完善,征信业的发展必须从建立管理机构,完善运作机制,加速征信立法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4.
管理是最重要的生产力,效率是检验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准,管理与效率是决定入世过渡期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外银行业在管理与效率方面的差距较大,表现在管理者的目标、管理手段及运作效率等领域。我国银行业必须推动管理革命,以促进管理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5.
21世纪初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与资本是21世纪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进步关键在于增加投资。农业投资根据国情分成公益性投资、基础性投资与竞争性投资,分别由政府、政府与企业及农护、社会投资者与企业及农户承担。加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必须创新农业投资体制,强化农业投资管理。  相似文献   
26.
27.
消除西部"资金瓶颈":金融成长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融资策略中,“输血论”是较流行的一种观点,然而“输血论”并不可取,长远看,“造血”必将取代“输血”。西部的“造血”面临着一系列困难,要强化西部的“造血”机能,必须利用国家财政转移机制优先发展西部的金融业;实行向西部倾斜的货币金融政策;培育西部的微观经济金融基础。  相似文献   
28.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存在一些不足,原因在于薪酬激励的自身因素和薪酬环境因素两方面。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忽视长期行为激励、缺乏同业竞争优势、轻视普通员工激励;环境因素主要有银行治理结构不完善、市场非充分有效、法规制度不健全等。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高管人员及普通员工的薪酬与业绩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基本上是有效的,但是其有效性并不十分理想。据此,本文提出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薪酬激励有效性的具体建议:从微观层面看,优化薪酬激励机制;从中观层面看,强化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从宏观层面看,改善外部相关环境。  相似文献   
29.
中国碳金融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碳金融是环境金融在低碳领域的创新,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气候经济学、环境金融学、企业社会责任和外部性理论等都为碳金融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现阶段学者们对碳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金融的源起研究、碳金融的特殊属性研究、碳金融的动力机制研究、碳金融的国际博弈研究和碳金融的适应性研究五大方面,并已取得一些重大进展,但是仍存...  相似文献   
30.
对于银行突发事件,若处理不当则会演变成银行危机,乃至会对社会金融和经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从内生性突发事件和外生性突发事件出发,探讨了“蝴蝶效应”导致发生局部银行危机的可能性;运用外部性经济学原理,对银行突发事件的负外部效应和风险溢出进行了探讨。对于突发事件与银行危机的解决,可以从监管机构与商业银行两个方面加强治理:对于监管机构而言,央行要发挥金融稳定职能实施外部援助,银行监管部门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外部监督;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应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增强管理层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防止工作人员道德风险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